文 章

总有一种力量无可阻挡——共和国农机长子成长纪实

作者:陈洁   2024年08月06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2024年4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作家李芸霞的长篇报告文学《东方铁牛——共和国农机长子成长纪实》。这部作品同时也是“中宣部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项目。全书通过采访当事人、查阅档案、收集老照片等方式,记录了“共和国农机长子”——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一拖”或“一拖”)的发展历程,真实再现了中国一拖从选址、筹建、试产、量产,到市场经济形势下转型创新的变迁历程,带领读者重温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记录了创业者、建设者的丰功伟绩,展现了中国一拖人不怕牺牲、敢想敢干、勇于奋斗、富于创造、无私奉献、勤俭节约、团结友爱的可贵品质。

《东方铁牛——共和国农机长子成长纪实》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作者:李芸霞 编著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

作家赵克红在这本书的序中写道:“近年来,能震撼人心的报告文学作品并不多见,工业题材的优秀作品,尤其是机械工业题材的优秀作品极为稀缺,真正能够拨动读者心弦、触及人们灵魂的作品更是罕见,究其根由,是作家不能深入开采和探究所选择的领域。”

令人敬佩的是,李芸霞在近五年的时间里,以惊人的毅力辛苦地采访,掌握了第一代创业者大量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又历经两年笔耕不辍,终于将这部四十多万字的报告文学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她把枯燥的生产建设与人物故事相结合,几十个人物都是栩栩如生,且独立成篇,一些重要的节点也都一一呈现。有实有情,虽有四十多万字,但读起来不枯燥,读者大都会被书中的情节和人物感动并产生共鸣。

李芸霞

从在一拖工作到为一拖写作,一切都是使命使然

一拖以及代表作品“东方红”拖拉机,对于当代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而在上个世纪,一拖为新中国圆了拖拉机耕地的梦,改变了几千年牛耕人拉落后的农耕状态,很多人都对它仰慕不已。李芸霞是在1975年作为知青被一拖招进去的职工,但是她所处的时代正是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换时期,产业结构出现变化,拖拉机的销量也一直下降,所以在经济转型重大变革中,一拖关停了不少分厂车间。

后来,南京大学的师生到洛阳采访并编写一拖工业口述史,李芸霞接受了采访。这件事就像一个火把,一下子点燃了她心中的那团火,她也想用自己的笔写下这段历史,记录下老一辈工人阶级的担当和创造,以及敢想敢干、无私奉献的大国工匠精神。毕竟随着第一代一拖人一个个离去,还有谁能了解并记住这段历史?

随后,李芸霞便开始着手收集资料、整理采访,在这个过程中她的思想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我走进这段历史,了解这段历史,听到那些老人讲述他们将自己的整个青春无私地奉献给了这个事业,无比感动。多少次,我陪着老人们流泪,也陪着他们激动。他们也都希望我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让子孙后代知道。”

当年李芸霞进厂后在车间当过近十年的工人,开过车床、刨床,后来拿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凭,被调到了新成立的热加工自动线,这让她对热加工的工作程序也有所了解。她回忆起曾经的工作经历,不禁感叹道:“现在回想起来,当年才二十岁出头,一个爱漂亮的女孩整天戴着工作帽、身穿工作服和机床、图纸、零件和工具打交道,差不多十多年的车间生活,感觉很辛苦、很枯燥、很难熬。”

但是,正因为有了基层、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李芸霞才有了创作工厂题材的底气。这本书中涉及到很多生产术语、机床零件名称,还有热加工、冷加工等不同的生产工序,如果没有这十多年当工人的劳动过程,基本不能很快准确地写出来。她在工作的同时很喜欢写作,从进厂的那天起,她就为厂报写通讯、故事和报告文学,一切都是围绕生产拖拉机而写作,现在看来那些经历好像就是在为这部作品做准备的。

从东方铁牛到大国重工,一拖的从0到1变形记

1955年10月1日,被称为“共和国农机长子”的中国一拖在洛阳奠基。从诞生的那天起,一拖就肩负着新中国“农机航母”的重任,要把世代沿袭的传统人力农耕劳作方式,转变成现代化机械工作。

20世纪50年代的洛阳是一个破旧、落后又封闭的城市,一条马路半道不通,被人戏称为“道路不平,电灯不明”。一心想投入火热的新中国工业建设的建设者们一下火车都蒙了,不但没有火热的场面,甚至没有住房和办公地点,到处都是临时工棚。冬天的风雪穿透席棚,工人们早上醒来被子上蒙了一层雪花,南方来的工人冻得整晚睡不着觉。无论是摸枪的军人、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还是从全国各地来工厂上班的人,对于生产拖拉机都是门外汉,他们要学文化、学机械加工、学开机床……厂领导们也都是利用早上上班前、晚上下班后或者星期天的时间主动去找为数不多的大学生请教三角函数等知识,去车间找有技术的师傅学习开机床。大部分领导带兵打仗是好样的,但是让他们和机床、零件打交道,只能从零开始学习,到后来有的人甚至能把整个拖拉机的零部件名称全部背下来,一个个都学成了专家……随着拖拉机的底盘、发动机、箱体等零配件一一诞生,洛阳东方红拖拉机开始名扬天下。

新中国刚成立初期,工业相对比较落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农业机械却是一片空白,广大农民仍处在牛耕人拉的状态,面对这样的情景,农业机械化是当务之急,刚刚解放了的农民都焦急万分地盼望着拖拉机。在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国家从国外购进一千多台拖拉机,只能分配给少数农场用。这样的现状,国家等不起,农民也等不起。当听说洛阳有生产拖拉机的工厂,很多农民写信来关心、咨询,送来他们省下来的粮食、棉花和油料,连少先队员也用种菜的收入把钱集中起来,寄到一拖,用他们的行动支援一拖的建设。

当时洛阳没有一个像样的机械制造厂,连一颗螺丝钉都不会造,但是生产一台拖拉机就需要两千多个零部件。即便拖拉机的零部件出来了,如何组装也是大难题。很多人没见过拖拉机,后来去借了一台拖拉机,装配工人们用几天的时间先拆开,并一一做记录、做记号,才摸清了拖拉机的组装技术。

李芸霞回忆并总结说,“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没有勇于创新精神,不可能这么快造出中国的“东方红”拖拉机。拖拉机的每一道生产工序都体现了摸索、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开创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从无到有、由落后到先进的不断突破和发展,才有了我们祖国今天的富强和繁荣。”

一拖的精神不仅体现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持和努力,还体现在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上。上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粮食增产,土地开发,无不显示农耕机械化的紧迫,干部职工压力很大,但还是加班加点,通宵达旦,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如果没有这种对国家、对社会、对农民的责任感和担当,是不可能完成的。“他们提前了整整一年生产出了拖拉机,这种责任感和担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每一个时代都需要的精神财富,也是我写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从诗情画意到务实接地气,一人高的资料和不停的采访整理

创作之前,李芸霞回到阔别一二十年的拖拉机工厂,把拖拉机城重新看了一遍,当年她上班的车间、开过的机床都落满了灰尘,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自动化数据操控机床,这一切又激发了她心中的那份情感,更加坚定了她记录这段红色历史的想法。

为了更加生动地还原当时的情景,李芸霞除了到图书馆查阅“一五”计划时期的涧西工业史料,翻阅一拖的厂志,还把网络平台上或央视传媒上所有关于一拖50年代的视频、相关大事记都一一收集起来。在她翻阅了将近一人高的50年代到90年代与拖拉机厂有关资料之后,心中初步有了梗概。然后,她开始寻找那些曾经在一拖工作的人,因为他们的回忆最具说服力。有的老人有写日记的习惯,有的老人珍藏了大量那个时代的照片,这些都对李芸霞的写作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当年除了个别出国留学的工程师,其他人都没见过拖拉机,不知道它的样子。这些对工厂几乎一窍不通的人是怎么由外行变成了内行?遇到困难,他们是用什么样的心态去迎接和克服的?是什么样的理想及信念支配着他们勇往直前?李芸霞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东奔西跑,到处采访。

有的故事发生的时间久远,当事人也不在了。为了佐证它的真实,保证准确无误,李芸霞把那些拿不准的事情都记下来,在采访当年的亲历者之后,又去报纸上查找。当事人的口述与文字资料相结合,她的心中才更有数。

很多人问李芸霞:“谁安排你做这个事的?”她回答说是自愿的。

开始创作的时候,李芸霞心中一片热忱,但面对一个几万人的大厂,以及浩瀚如海的历史事件,作为一个退休职工、一个文学爱好者,想要写好东方红拖拉机诞生的故事是不可思议的。可是她没有想那么多,只要有人给她讲关于制造拖拉机的故事,只要故事有价值,她就会记录下来,让这些故事不丢失。她说:“即使只是让这些老人开心,我也得到了慰藉。”

后来,听得越多,采访得越深入,李芸霞完全被那个年代的人们纯真、忘我奉献的精神感动了。不知不觉,她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逐渐把写好这本书变成了她的责任,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让子孙后代知道共和国有一段这样的历史。“从一头扎进这本书的写作开始,‘东方红’拖拉机的故事就让我不能自拔。”李芸霞说,“我爱那个年代,爱那个年代无私拼搏的人们。”

有人对李芸霞说:“你过去的文章都很浪漫,充满诗情画意,而这本书却给人务实、接地气的感觉,更显真情。”对此,李芸霞坦言道:“在没写这部书前,我喜欢书写自己的内心情感,而当我了解了一个又一个被采访者的故事之后,我的情感发生了变化,境界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和拓宽,越来越觉得那些为共和国无私奉献的精神远远比自己花前月下的抒情更加纯粹、更加高尚,而这样的文章也更有一种永恒的美。”

作者:陈洁

终审:李星星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