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王瑶说:海口有故事,让图片讲给你听

作者:刘瑞丽   2024年03月29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2023年,《海口记》由海南出版社出版。这是“海南自由贸易港 瑶见”丛书中的第一种。该书作者——世界新闻摄影“荷赛”组照金奖获得、中国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王瑶说,要拍好这本画集,关键是在历史印迹和时代特征中捕捉城市和人的鲜活影像。因此,她对这本城市摄影画册做了故事化的呈现,从拍摄手法、图片编辑、装帧设计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创新。

《海口记》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作者:王瑶 著
出版时间:2023年05月

海南出版社历史文化分社社长白多说,如果你想看景色,这本书可能会让你失望。因为它最大的亮点是,把浪漫的海口故事讲述得深刻而有力量,你能看到最真实、最鲜活、最有力量的海口。

在百道网的专访中,王瑶和白多给我们分享了关于这本书的感悟。

王瑶

白多

为什么拍海南?一拍即合,讲好海口故事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同年6月3日,海南自由贸易港11个重点园区同步举行挂牌仪式。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既是我国扩大改革开放重大举措,也是我国在自贸区先行先试的窗口,社会和经济意义重大。也是在这一年,海口市相关部门希望通过图书出版项目做好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宣传服务工作。

2020年,海南有关部门找到了王瑶,提出请她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拍摄一组图片并编辑成书的想法。王瑶当即表示:中央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列为国家发展战略鼓舞人心,海南将再次成为举世关注的新焦点,而“镜头下千秋史”正是摄影人的责任与价值。

白多介绍称:“王瑶老师新闻记者出身,她过去除了有一些重要的人物拍摄作品外,对城市、河流、自然景观也非常熟悉,每一张照片都在讲一个故事。海南建设自贸港这段时间,她对海南的关注很多,这刚好契合有关部门和出版社结合自贸港建设做选题的初衷,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出版社领导高度重视,派出白多等三位年轻精干的编辑协助完成这个项目。刚开始的时候,白多做司机,带着大家漫无目的地在海口转。先从骑楼老街、红城湖公园,这些海口市民游客散步、游玩的地方走起,边走边观察和思考。王瑶的创作思路在镜头的多次举起和放下之间,逐渐定格清晰。三天后,他们四个人第一次开会汇总所有线索,明确书的框架和风格。之后他们在2020年冬天和2021年盛夏先后两次走遍海口的大街小巷,用近一年的时间完成拍摄,又花费了两年年左右的时间选照片、撰写文字、设计打磨。

“海口是个很特别的城市,它很复杂,诸多新和旧相交融。首先,它是包容的,既有高楼林立的CBD,有快速发展的繁忙景象,同时还有老街古巷,有老爸茶店里慢悠悠的旧时光。新和旧是不矛盾的,这些都是海口,它有极大的包容性。其次,海口的发展历史是不断融合的历史,比如民国时期那些下南洋的人带回了南洋的建筑风格,和本地建筑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骑楼街区。海南菜也是这样,现在有很多新派融合的海南菜。第三是面貌的变化,十几年来海南一派繁荣,欣欣向荣,这是第三个荣。我们工作,大概就是把这些东西用一些很新的方式表达出来。”白多说。

出版社给这套丛书取名为“海南自由贸易港 瑶见”。白多说,这个丛书名有三层含义。首先,“瑶”最表面的含义是指摄影作者王瑶,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她很个人的表达,我们希望有更多的“顶流”关注海南。其次,遥远的“遥”和这个“瑶”同音,王瑶老师或者是任何一个观察者,从远处审视着海口这座城市和人的生活,采用一种不打扰的远观的方式去看这一切,用镜头聚焦、定格,这本身就是一个有益的实践。最后一层含义,是王瑶老师用新闻人的眼睛去注视现实,讲述纪实性的故事,她的注视包含着一种人文情怀。

白多表示,《海口记》不是大众期待的海口最美的风景照,如果你想看景色,这本书可能会让你失望,因为它最大的亮点以最平常的生活画面,却是最深刻的方式讲述海口故事,从中你会发现和你所知不一样的,最真实、最鲜活、最有力量的海口。“我们做的是对一座城市进行系统的整理总结的工作,就个人体验而言,更像是一次又一次把自己从在海口具象的生活体验中抽离出来,重新去审视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这会带给我自己更多不同的体验。”

怎么拍海口?王瑶说:海口有故事,让图片讲给你听

王瑶认为:拍摄人物肖像最难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拍摄城市最难的不是外观而是内在的灵魂与气质。而城市的气质需要摄影人在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中寻找与发现,城市的灵魂则更多地蕴含在这个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里。她把《海口记》称为自己拿到的一篇命题作文。对此,她的策划与构思是对这个城市的十个方面进行分割,然后找到这十个方面有代表性的典型形象,进行故事化、杂志化的拍摄与呈现。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是一个宏大的主题,王瑶将“大主题”分解,从“小切口”着手,从点到线再到面的讲述。为了出版《海口记》,王瑶和白多等人走遍海口城镇,还在白多的努力沟通下,找到渔民“钱多多”(他的微信名叫“赚钱多多娶老婆”,后来王瑶和白多他们就一直叫他“钱多多”。大家觉得这个名字很有趣,把新一代渔民的很风趣幽默的一面展现了出来。后来这个皮肤黝黑、身材健硕、总是叼着烟的“钱多多”就成了十个故事中最早写完的一个故事的主人公。),说服他第一次允许女人上船出海打鱼,两个月里拍了几万张照片,最终从中选出了200多张照片,通过这些照片,从10个故事娓娓道来。

“摄影是偶然的邂逅,绝大多数照片都是瞬间的抓拍,而且很多是在街头完成的,它看上去是普通市民生活中的常态,但是又不可复制。这些瞬间客观存在,同时也是我心中找寻的典型形象,我按下快门的一刻,它和我的思想情感产生了同频共振,但愿也能生发出读者的联想与共鸣。”王瑶希望这些抓拍的日常生活碎片,能够像数码照片里的像素,按照一定的排序组合,逐渐勾画描摹出一座城市的轮廓与个性。

据王瑶介绍:这10个故事展现了海口的10个方面。比如第一部分“这里是海口,奋进的诗与远方”抓住了2021年建党百年的重要时间节点,突出了红色海口的浓厚色彩。第二部分“花开美兰,建功自由贸易港”报道了自贸港建设中的重大工程。第三部分“从制造到‘智造’,未来已来”呈现了海口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智能生产的转变。第四部分“一次湿地生态的漫游”主要讲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第五部分“汗水浇热土,智慧促发展”以热带动植物研究所为主,侧重于海口的科学研究。第六部分“旧港新渔民:赚钱多多娶老婆”聚焦了海南岛最主要的传统人群——渔民,用以“钱多多”为代表的现代渔民的故事,展现个人生活生存与自贸港建设的关系。第七部分“老村新事,当代人的田园情怀返归”是美丽乡村的改造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第八部分“红色守望,一个收藏家的故事”是红色收藏家张振宇为代表的海南本土文化人的生活与追求。第九部分“青砖石坊,老街新表情”讲述了以骑楼老街和府城老街为背景的“老街新表情”。第十部分“此谓闲适,此谓生活”是海口市民多姿多彩的夜生活。

这本小书还选择了46位正在读高中或大学的青年学生,他们在拍摄当天认认真真地写下畅想到了“2035年4月13日”这天,自己会从事什么职业,能够为自贸港的建设做出怎样的贡献。白多说:“我们当时去拍这一组照片的时候,非常感动。每个嬉笑的孩子认真起来的样子让人动容。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到2035年将完成一个阶段性的工作,到那个时候这些年轻的孩子们才是建设自贸港的中流砥柱。”

“我设计这个部分,是因为每一个年轻人的梦想都与他们生活的这片热土,与这个时代息息相关,也正是每个个体理想与追求的实现,才推动了国家的发展,所以我们把这部分放在结尾,实际上它是第11个故事。这11个章节比较完整地、立体勾勒出自贸港建设下海口这座城市的时代画像。”王瑶说。

《海口记》在拍摄、编辑与设计上的探索和创新

首先是拍摄手法上的多样表达。如果每个故事都用同一种摄影语言,读者看起来会视觉疲劳,所以王瑶尽量在11个故事里运用多种形式,让整本书的变化更有节奏感。“每个摄影人都会有自己习惯性的语言或表达方式,而我想尽量拍出不同的风格,这对我自己来说是有难度的。”她介绍道。

第一种是在书中运用了“特定性瞬间”的抓拍技法(王瑶在《瞬间的触觉》一书中论述过),这是一种纪实性的街拍手法,从脑力和体力上都让摄影师面临挑战,为此王瑶和拍摄团队经常从早到晚地在高温高湿的天气下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场景式肖像式的拍摄,类似于视觉问卷。第三种是对动植物拍摄时使用的微距摄影,能让读者更好地看到细节。

书中用到的第四种摄影技法是多重曝光。在《一次湿地生态的漫游》中,王瑶为了营造魔幻现实的视觉效果,选择了多次曝光的方法,有的照片达到6次曝光。这种拍摄方式和后期制作不同,是一次拍成的,基本盲拍,通过设想多重曝光的构图,然后一次次拍摄,失败率高。王瑶为了获得一张多次曝光的照片,往往需要在几个不同的场景间好几个小时跑来跑去,大汗淋漓,最后把画面合成出来,如果不满意,还得再重新跑一遍。第五种是弱光摄影,这种手法在第十部分《此谓闲适,此谓生活》拍摄夜生活时被大量运用。因为拍夜景时光线很暗,弱光摄影的速度也很慢,这对摄影者来说也是较大的挑战。第六种是借助多棱镜、滤镜、水下摄影工具等的特殊技法表达。

其次是图片编辑上的探索与创新。这主要体现在王瑶把传统的纪实摄影编辑手法、电影蒙太奇手法、当下流行的短视频编辑等进行了结合和运用。她在海口花近一年时间拍摄了上万张照片,之后的编辑时间将近两年,还有之后的设计阶段。编辑过程中她反反复复琢磨这些画面所蕴含的视觉元素、内在逻辑和表象意义,从而找到恰当的影像词汇。“古诗讲究每个字的打磨推敲,摄影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一个现场我可能连续拍了N张照片,之后从中选择的过程非常复杂,要根据所讲述故事的主题、本书的结构、每个故事之间的逻辑关系、图片之间的衔接节奏、色彩色调搭配与变化等来综合考虑。因为有这诸多复杂的因素,不可能一次就选准,所以需要时间反复考量。”

王瑶回忆说,她曾被邀请担任美国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的评委,这个奖项的评选分为两次完成,初评和复评之间要隔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因为组织者认为评委对作品的认知过程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这也是认知的规律,时间的沉淀会带来不同的选择结果。她认为,当观众去看一张图片的时候,第一眼一定会被强烈的光影和色彩效果等表象吸引,或者作者本人因为拍摄的难度而带来强烈的分享欲等心理作用,但是过一段时间我们再回头看,会发现这些东西往往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应该是信息,是思想,或是作者的换位思考:对于读者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应该分享那些读者看不到,或是常常被忽略了的元素,一些可能会看而不见的重要内容,还有那些与读者亲近、相关的内容。这些画面也许摄影师个人不是最喜欢,但是当你站在读者视角,站在出品人或出版社的角度去观看,也就是多视角地综合评价一张画面的价值与取舍时,也许才能发现这或许正是他们想要的。所以我说图片编辑其实是一个艰难的反复思考和琢磨的过程。”

最后是图书设计上的探索与创新。《海口记》由著名设计师孙浚良操刀进行装帧设计,这是王瑶和孙浚良第一次合作。孙浚良不仅是一流的设计师,也是纸张专家,并且读图能力极强,他对王瑶的图片、影像所表达的内涵深度理解和认可,而王瑶对他的设计理念和个人风格也十分欣赏,所以两人在沟通时很有默契,在讨论图书设计、图片排版的过程中,相互给予了灵感和启发。

王瑶认为,一本好书并不是作者主导的,作者是一个引导者,引导读者成为主人,所以一本书必须和读者对话,邀请读者参与其中。这种想法和孙浚良重视读者的做书理念如出一辙。孙浚良设计的图书封面上有两个透明的塑料封套,可以让读者动手选择随书附赠的明信片式的照片插入其中,把自己的表达融入封面的呈现。在印刷时,孙浚良提出用不带涂层的纸替换铜版纸来印照片,实现丰富内敛的特殊效果,王瑶坚定地支持,在上海雅昌的全力配合之下,最终达成的印刷效果超乎很多人的预期。

“能和孙浚良老师合作,我感到非常幸运。很感谢上海雅昌的师傅,认真地实现了这么高难度的印刷工作,同时也感谢出版社的支持认同”王瑶说。

白多说:“孙老师和王老师是真正的大咖,从拍摄到设计,从封面的材质选择和工艺处理,到内文的色彩呈现和涂层效果,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用足了心意。作为这本书的编辑和文字作者,我们一直很忐忑,生怕自己的工作配不上这么顶流的作者和设计师。”

希望更多人成为自贸港建设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2023年5月,海南出版社出版“海南自由贸易港 瑶见”系列的第一本书——《海口记》终于面世。王瑶希望通过这本书带动更多的人关注海南,和大家一起见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特殊历程,通过自己的方式成为自贸港建设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海口记》最令王瑶感动的是年轻人。在书里,中学生和大学生写给自己的2035年的人生畅想部分,是最简单最直白的不带任何技巧的摄影表达,但是拍摄的时候和每次翻看的时候,王瑶都会被他们发自内心的青春梦想感染着,那些个性化的语言令人怦然心动。比如与“贫困”“势不两立”等这些话传递了他们的心跳,充满光和热的力量,让我们看到自贸港建设者的未来,这或许也是最激动人心的部分。

王瑶觉得这本书的出版不是他们工作的结束,而是一个开头。“不管今后用文字、视频、音乐还是绘画等任何一种你喜欢的或者熟悉的语言,每个人都可以继续在本书的影响下关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过程。我和海南出版社的领导反复沟通,他们非常支持和认同我的想法。”

她希望这一工作可以成为长期的文化活动,出版社能够不断出版系列丛书,积累自身的出版资源,打造自己的出版品牌;同时带动方方面面的读者关注海南,到2035年自贸港建设完成时,回头看这种通过出版等方式记录自贸港建设的过程,会发现大家一起为时代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档案,这将是非常有意思和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王瑶也计划通过《海口记》发起一些公益活动。她曾经在2019年在三亚发起带领黎族少年“看家乡”的摄影活动,她拍卖自己的摄影作品募集资金捐献希望工程,并和企业家合作为孩子们购置相机,免费发放,然后王瑶到村里去给孩子们讲摄影课,带着他们拍摄家乡。当她们把孩子们拍的照片收集上来时,所有人都愣住了,因为这些从没有见过相机、拿过相机的孩子,掌握了摄影语言后,拍出的照片充满了童趣,散发着渴望、激情,就像一团团小小的火苗在燃烧,跳动出点亮更多人的力量。“我想延续这类公益活动,让更多的海南孩子拍下自贸港建设,这个时代背景下自己家乡和生活的变化。”

此外,王瑶还正在计划和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合作筹备一个工作坊,以《海口记》为例,开启《关于影像化叙事和自贸港国际传播》的学术探讨与研究。

总之,《海口记》的出版只是个开头,王瑶觉得他们还可以做很多事情。过去王瑶当记者的时候,往往为了抢时效,很多好的题材只是有了开头,该深入的地方没有时间和精力深挖,就像是很多的富矿却只是开采了表层就放在那里,她感到遗憾。从这本书开始,她想把矿深入挖下去,让后续的思考都一步步得以完成。

《琼海记》是“海南自由贸易港 瑶见”的第二部作品,目前王瑶正在和孙浚良、白多等人全力打造这本书。她对这本书充满期待,希望给读者带来一份惊喜。此外,在这本书里她设计进行一些新的尝试,例如最后一部分里,她想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畅想琼海自贸港建设的明天,这将是相对于《海口记》来说全新的表达。

“人和机器的区别是,人有价值选择、情感归属和心灵指向。在《琼海记》里,我最后想通过人工智能来畅想琼海的未来,我不知道机器会给我们构想一个怎样的琼海。也许,面对琼海的变化,人工智能的想象也是苍白和无力的。”王瑶说道。


作者:刘瑞丽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