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一个节气一首诗》,山西教育社持续开发传统文化选题

作者:刘瑞丽   2023年07月26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节气是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一个节气一首诗》这本书里,历史写作者章雪峰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轻松幽默的语言讲述节气和诗词背后的故事,赋予节气以生命,赋予诗词以温度,给读者提供丰富的阅读体验。

《一个节气一首诗》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章雪峰
出版时间:2023年06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生活结合起来,是时代赋予每一位创作者、出版人的重要责任。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凝结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与祖先广博智慧的世代传承,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二十四节气已经成为人们的时间体系,它以自然时序提示着、服务着我们的生活,带来传统文化的温暖、温馨与智慧。

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个节气一首诗》,是章雪峰在《唐诗现场》后,给广大读者奉献的又一部传统文化著作。这本书有哪些魅力?百道网专访作者章雪峰,责编许亚星、周宇。

《一个节气一首诗》作者章雪峰

《一个节气一首诗》责编许亚星、周宇

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读者体会古人的生活智慧

立春了,去吃个生萝卜,“咬春”吧;又是一年小暑到,娇憨稚子绕膝,祥和家宴之时;寒露时节,就物候而言,有三样好东西,菊花、红叶、螃蟹;小雪时节,气温急剧下降,空气变得干燥,正是做香肠、腌腊肉的好时候……

《一个节气一首诗》是一本将“节气”和“诗词”融为一体的书,章雪峰以四季为序,为每一个节气选定了般配、登对的那首诗,然后把节气和诗的故事娓娓道来,带读者感受自然与文化的交融。作者引用权威的史料,以轻松幽默的笔调讲述了节气的来源及习俗。书中有通俗易懂的诗词释义,有生动有趣的诗词故事。

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图书并不少见,甚至成为一个热门的传统文化出版小分类。这本书的责编许亚星和周宇指出,《一个节气一首诗》这本书与其他同类选题相比,显著的亮点有三个。

第一,节气,是凝聚古人智慧的时空坐标;诗词,是承载古人才华的文字密码。节气与诗词的完美结合,从《诗经》中的那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已经开始了。此后,我国历朝历代的诗人们,不仅极为重视二十四节气,在节气当天要饮酒作乐、吟诗作赋,而且深谙节气转换之间气温升降、季节变化、物候代谢、天地运行的道理,还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在诗词作品中描述和揭示这些道理。

典型的例子,就是苏轼在《冬至日独游吉祥寺》一诗中写下的那句“井底微阳回未回”。这句诗,如果不了解古人的“冬至一阳生”理论,是无论如何也搞不懂在冬至日那天,水井底下是如何出现“微阳”这个东西的。同时,我们也不会意识到,原来在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之中,还蕴藏着古人“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人生智慧。

第二,作者章雪峰是历史专业科班出身,以史料为依据,深入浅出,将古诗词解释得通俗直白,重现诗人们的生活场景与历史现实,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诗歌与节气。

关于大暑节气的有名的古诗,要数白居易《夏日闲放》,诗中有“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句,作者的解释非常简单直白:“中午吃的是什么呢?菜肴不多,但有鱼有肉。”接着,作者提出一个问题:“白居易午餐吃的鱼是怎么做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作者根据史料,从唐朝食用鱼的品种和主流吃法讲起:“唐时,鱼的产量丰富,而且被公认为可口的美食。当时食用鱼的品种,和我们今天差不多……唐人食鱼,有‘脍’法。所谓‘脍’法,就是指将鱼肉细细地切成丝儿,经过调味之后,直接生吃。这种鱼肴,又叫‘鱼鲙’。……唐人的‘鱼鲙’,色泽鲜亮,造型优美,如果再加入橙丝拌之,称为‘金齑玉脍’:‘南人鱼鲙,以细缕金橙拌之,号曰金齑玉脍’。”

再结合白居易的其他作品分析他的吃法:“白居易似乎不大喜欢‘鱼鲙’这种生吃法,他的个人偏好是把鱼煮熟之后的吃法。他在《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中说‘朝烟烹白鳞’,在《晨起送使病不行因过王十一馆居二首》中说‘饭香鱼熟近中厨’,这都是把鱼煮熟了才吃的。”如此娓娓道来,章雪峰的文字令读者印象深刻。

第三,本书内容丰富,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诠释节气的来源与习俗,让读者体会古人的生活智慧,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立春是一年之始,从古至今的人们都非常重视这个节气。章雪峰在写作立春节气习俗时,先引用古代古代博物学著作《二如亭群芳谱》:“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再由前文张九龄《立春日晨起对积雪》诗中提及的春祀发散开去,详细解说了古代立春日“祭春”“鞭春”“饰春”“咬春”四项活动的具体内容,如“立春之日,还要‘饰春’。所谓‘饰春’,就是用与春天有关的装饰物,来营造春天到来的气氛。简单地说,就是‘人戴春胜,屋挂春幡’……春幡,就是把彩纸剪成悬挂或张贴用的小彩旗,以表达人们迎春的喜悦。春幡上写的字儿,一般是‘迎春’‘宜春’‘大吉’等吉利字,或是‘春风得意’‘六合同春’等吉利话。这些春幡,可以贴在门楣之上,挂在院子花枝之上,从而使整个房屋或者庭院呈现出一派春意浓浓的迎春气象。”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吸引读者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习俗。

文字写必有据、写必出新,设计丰富、细腻、华美而不失质朴

章雪峰是学者、文史作家、出版人,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济南大学出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湖北大学文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校外兼职导师,现任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编审。他出版过《中国出版家·章锡琛》《唐诗现场》《藏在节日里的古诗词》《武汉留守记》《名画中的隋唐史》等多部著作。

在许亚星和周宇的眼中,章雪峰是一个专业、严谨的,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斜杠青年”。作为专业的出版人,章雪峰在本书的内容编排、装帧设计、营销宣传等方面都提出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建议。

作为严谨的考据派作家,章雪峰要求自己写必有据、写必出新。二十四节气和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与图书市场中常见的画册形式不同,《一个节气一首诗》不仅美在配图,更美在文字。章雪峰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并将其内化于心,倾泻成轻松诙谐的文字,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历史、诗词与读者的距离更近一些。

《一个节气一首诗》共22.1万字,平均每个节气九千字左右,着眼于历史的讲述,落笔于习俗的传承,少了一分正襟危坐,多了一分亲切随和。比如在讲解白居易《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一诗时,“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一句提及粽子和烤鹅,章雪峰用了七百多字综述历史文献中唐朝人包粽子及烤肉的方式,详细又生动,代入感极强,令读者垂涎三尺。

本书的美编薛菲,从业三十年,二十多年来屡获殊荣、拿奖拿到手软。设计图书封面和版式之余,她亲笔绘制的《小白龙的山坡》书籍插图作品于2018年获得山西省第二届图书装帧艺术设计评比金奖。

《一个节气一首诗》是一本关于节气与诗词的书,节气与诗意、自然与文化、历史与民俗交融。内容充实丰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解读全面而生动。薛菲在介绍设计思路时表示,为了表现出这本书内容的丰富,设计内文时她决定使用大量的图片。篇章页由古诗词和一幅绘画作品组成,作品选取了表现力强烈的写实静物油画,油画中中国精神的意境、细腻的表现手法,使每一个篇章都有了统一的气质。

薛菲在每一章节的开头也以图片引领,使用了节气国画小品,使读者感受到浓浓的传统文化情境。内文从历代的美术作品中选择名家的画作,对应各节气,既要能跟随、衬托文字的内容,又要与诗的意境相符,还要反映我国节气文化的悠远流传。全书用四个色彩切分四季,以书眉的水彩色点来提示,文字的设计采用比较细的字体,行距宽松适中,使版面更加干净,阅读更加舒适。

装帧的形式采用了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露脊装,印装要求高。露出的书脊能展现书脊缝合的痕迹,脱离标准工业化的常规,适配书籍的文化气息。护封用一整张蓝色调水彩笔触底图铺就,叠加嫩枝、小花,营造湿润、清新、婉约的气氛,采用类似古版书的封面贴标元素突出书名,选内文美句制作竖排文字,丰富、细腻、清洁的性格基调跃然纸上。图书纸张选择有柔韧性又不是很厚的特种纸,使读者在翻阅时感到亲切,同时,露脊的形式也增加了接触图书时的趣味感。封面工艺方面,烫黑的书名增强了色彩的对比度与图书的质感。

“《一个节气一首诗》的整体设计追求丰富、细腻、华美而不失质朴的风格,力求能给读者带来全方位的阅读美感。”薛菲说。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山西教育社十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

章雪峰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轻松幽默的语言讲述节气和诗词背后的故事,赋予节气以生命,赋予诗词以温度,提供给读者舒适的阅读体验。《一个节气一首诗》也适合亲子阅读,让节气在孩子心中不再是枯燥的儿歌,而是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立体而有生命,教育孩子从小就热爱自然,热爱生命。

在营销方面,山西教育出版社的公众号是读者比较集中的平台之一,因此在新书上架后编辑们在公众号发布了新书推荐和书摘,推送给广大读者。由于章雪峰在文史类图书写作领域已经积累了一批粉丝,同时他在出版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营销渠道,所以双方还合作通过视频号和央视《读书》的推荐,让更多读者看到了这本书。

山西教育出版社的新媒体录播室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开通了“风云晋”官方宣传账号,在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平台同步更新。编辑们挑选书中趣味性较强的片段制作了短视频,按照节气顺序更新。目前,书评征集活动也已经开始,近期该社已经收到了几篇不错的书评,正在联系纸媒发布,并且将继续关注大家之后的投稿。

此外,因为今年全国终于整体告别疫情,行业内的书展数量不少,《一个节气一首诗》的读者见面会正在筹备中,很快也会与大家见面。周宇透露,章雪峰还准备了限定版签名图书和写作过程中有趣的小故事,届时与大家分享。

作为文化企业,山西教育出版社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十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近年来,该社出版了多部面向青少年读者的关于传统文化的图书。

作家杨宝利的儿童文学作品“王小树的朋友们”第二季,《奔跑的小黄》《晋祠神秘夜》《偷时间的龟》分别以山西省著名景点芦芽山、晋祠和皇城相府为故事发生的地点,巧妙借助本土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建筑,在讲好有趣故事的同时,提升了图书的文化含量与阅读价值。我们可以跟着王小树,越过汾河,翻过芦芽山,听听晋祠铁人的对话,再找找皇城相府里能暂停时间的老龟,在童话的世界里放飞想象、充盈心灵。

《诗经草木魂·采采卷耳》依托“诗”与“植物”两大文学史中的不朽主题,解读了《诗经》中的130多种植物,探究中国人与植物的关系,探究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无穷好奇与无限热爱。本书由自然文学作家韩育生执笔,没骨画花鸟画家南穀小莲绘制插图,“中国最美的书”大奖得主韩湛宁设计,诗意的解读与优美的画作联合呈现,是一本亲子共读、一起领略诗经与植物之美的图书。

许亚星表示,在接下来的出版计划中,山西教育出版社会继续与章雪峰等作家合作,为广大读者制作更多内容优良、装帧精美的传统文化类图书。

作者:刘瑞丽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