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中国风之《满月》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作者:余耀   2015年09月29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专稿】满月与正常的孩子一样快乐地成长着,尽情享受着童年的时光。但她的经历让她更懂得珍惜,更懂得关爱,更懂得回报。月缺月圆,悲欢离合。不变的又是什么呢?

《满月》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作者:保冬妮 著,马俐 绘
出版时间:2009年06月

 

人的悲欢离合,与天上月的阴晴圆缺一样,有时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但是,先哲说得好:“当我们无法改变现实时,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

这位名叫“满月”的小女孩,生活并不圆满,甚至是不幸的。她的爸爸在输血时感染了重病,妈妈也被传染了。这种可怕的疾病,让满月相继失去了爸爸和妈妈。她成了孤儿。她失去了温暖的家,没有了一个正常孩子应有的正常成长的环境。她能像她的同龄人那样健康快乐成长吗?

然而,满月又是幸运的。她有一位极具爱心智慧的妈妈。妈妈在临终前没有给心爱的女儿留下恐惧和不安,留给她的是“妈和爸会在满月的那天来看月儿”的承诺,留给她的是未来的希望。这是一位母亲最后的善意而美丽的谎言。她还有一位善良的王爷爷。王爷爷与满月非亲非故,只是一个村子里的邻居。(或许,他也是一个孤独的老人。)但庄稼人的朴实,让他成了满月失去双亲后的唯一依靠。他知道要让孩子健康成长,必须有温暖的家,必须有父母的爱。我们有理由相信,那对领养满月的夫妻,正是王大爷精挑细选的贵客。他觉得,他应担负起这样的责任。

王大爷的眼光没错,幸运之神再次降临到满月身上。当那对夫妻与满月“无缝对接”之后,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丽的光辉。没有施予和受予的代沟与裂痕,有的只是人伦之爱、天伦之乐。于是我们与满月一起相信,相信那个美丽的神话成了现实——月儿的父母就在她的身边。

满月与正常的孩子一样快乐地成长着,尽情享受着童年的时光。但她的经历让她更懂得珍惜,更懂得关爱,更懂得回报。

月缺月圆,悲欢离合。不变的又是什么呢?

我们是何等地幸运,能读到这样感人的故事,看到这样优秀的作品。作者在参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全国妇联的关怀艾滋孤儿活动中,真切地看到艾滋孤儿们那种渴望温暖的眼神,那种渴望关怀和被爱的眼神,从而激发起自己创作的热望,把目光投向这样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甚至容易被人歧视的群体。这是她的眼光和气魄,也是她的悲悯和责任。作者要把多元的社会缩影放大给孩子看,让孩子知道世界上不仅有月圆,也有月缺,只要心存一点点的温暖,那么人间的童话就出现了。

这是值得我们敬重的,也是值得我们扪心自问的。在历经人世间的沉浮之后,我们该问问自己,是否仍具有这样的恻隐心和慈悲心。

这是至简的,也是至难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一千多年前的祝愿,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本文作者:余耀   亲近母语项目组织者、扬州市东关小学副校长)

(本文编辑 司淑娴)

作者:余耀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