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专稿】这次对话发生在两个著名的作家之间,一位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贝娄,另一位是该奖项的有力争夺者马内阿,我们可以在谈话中读到了很多有趣甚至滑稽的小故事,感受到两位作家思想的交汇与碰撞。这本访谈所谈论的已不仅仅是贝娄及其家人的美国经历,而是那一代美国犹太人的共同记忆。
《索尔·贝娄访谈录:在我离去之前,结清我的账目》是一本对话集,它最初是以录音访谈的形式完成,时间约6个小时。这次访谈是在1999年,索尔·贝娄84岁的时候,距离他离世尚有6年。因此,贝娄毫不讳言地说:“我正在结清账目,在我离去之前……这是成为一位艺术家的意义所在。”
这次对话发生在两个著名的作家之间,一位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贝娄,另一位是该奖项的有力争夺者马内阿。两位作家有着共同的社会与创作背景,那就是他们的身份,他们都拥有犹太人身份,都是定居美国的东欧移民,这在出生于上世纪的人身上意味着他们的思考与创作或多或少都与那场种族大屠杀以及流亡有些关系。
这个访谈可以说是借由马内阿的提问,索尔·贝娄对自己一生的一次回顾,一切开始于贝娄刚刚2岁随家人从彼得堡移民美国的时候。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我们更熟悉的可能是贝娄的作品,而这本对话的特别之处在于贝娄以一种口语的方式向“听者”讲述了他与他的家人、朋友的故事,他们可能很琐碎,但却十分生动,因为它使用了并不严格的文学语言。因此我们可以在谈话中读到了很多有趣甚至滑稽的小故事,感受到两位作家思想的交汇与碰撞。
贝娄虽然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父亲和哥哥们看来,只有一种未来和职业,那就是做生意,其他任何事情都不重要”,因此,贝娄无疑是这个家庭中的异类。但这也并不妨碍他去领取诺贝尔奖时宾馆里被“叫贝娄的人”挤满,贝娄戏谑的称其为“家庭马戏表演”。
贝娄作为作家的身份是我们所熟悉的,但作为居住在美国的东欧犹太移民身份却很难感受到。移居美国的犹太人通常要么迫切地期望美国化(就像贝娄的大哥);要么恪守着犹太教规,谨慎小心地生活(贝娄的二哥)。但在这一身份认同上,贝娄是一个特别的人,这或许是因为两位哥哥的示范影响。贝娄似乎从来没有这种身份焦虑:他认同自己的犹太身份,同时又坚持着美国化的街头生活。我想说,或许这是因为贝娄有一颗强大的心。也或许像贝娄说的“我认为,我只是在特定的年龄段将宗教封存了起来,并且许多年都没有把它拿出来”。
这一切大概始于贝娄8岁住院时开始阅读“新约”《圣经》的经历,自此,贝娄自言开始读到“另一个世界、另一种生活的描写”,也开启了他作为一个作家的启蒙与思考。这是属于贝娄的“文学始于秘密”。
这本书体量很小,但内容却十分丰富。两位作家由艺术创作出发,追溯了贝娄的家庭、信仰、意识形态。他们喜爱并受其影响的作家;谈到当代美国及欧洲政坛上的政治家;他们的知识分子朋友;谈到阅读、死亡与爱情。它不是一部传记,却在传记的内容以外容纳了十分丰富的信息,其中有马内阿对贝娄及其作品的解读、贝娄对自己作品的看法,也有贝娄对许多作家、知识分子的尖锐评论。简短有料,非常好看。
这本书我们是与马内阿的另外几部作品《黑信封》《流氓的归来》等一起归入“马内阿作品集”出版的。马内阿作为访问者也是故事中的一份子,作为流亡美国的犹太人,马内阿同样困扰于身份认同问题、犹太人的美国化等,在此意义上,这本访谈所谈论的已不仅仅是贝娄及其家人的美国经历,而是那一代美国犹太人的共同记忆。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