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这片土地上最终问世的每一本优质人文社科图书背后都有着不为外人道的窒碍和艰辛。曹明明编辑的《破译史前人类的技术与行为》动用了四个旧石器考古研究人员,历史10多年才成功付梓;王长刚在2004年读到《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胜利之前的政治争论》便念念不忘,直至今年才有回响;姜乐英与《树的秘密生活》的空中缘分在8年后才结出果实;艺术价值极高的《桃花源的故事》为满足读者需求被二度引入中国。“只问耕耘莫问收”便是编辑工作的真实写照。请看本期中国好书榜编辑访谈。(部分访谈为节选)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杨华谈《桃花源的故事》:蔡皋画笔下的桃花源是那样的恬静美好而又充满了人间温情:因战乱迁徙的孩子背后竹筐中的小猫;渔人出门捕鱼,与小女儿在岸边依依惜别;桃花源中,在阡陌中嬉戏玩耍的孩子……杉浦康平别具匠心地在封面图下衬了一种如云般的淡粉色,更加衬托出桃花源的梦幻感。
《桃花源记》在古代便被翻译到日本,对日本人的精神文化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本书的日文改编者松居直先生,从幼时记事起,就看到父亲每逢三月,便在家中挂起桃花盛开的山水画。画上有一小舟逆流而上。松居直小时候总是想象,这只小舟到底要去哪里呢?他说,这一幼时的想象,是构成他日后喜欢儿童图画书的出发点。1995年唐亚明老师陪同松居直先生参加北京国际书展,认识了当时湖南少儿出版社社长张天明先生和该社图画书编辑蔡皋老师。后来,张天明先生邀请松居直先生来湖南看武陵桃花源,一到武陵,松居直就被别有洞天的风景深深吸引住了。后来松居直先生才提出想为《桃花源记》创作一本绘本,邀请蔡皋在长沙画,他在日本写,由唐老师担任编辑。正是在桃花源的奇遇,促成了《桃花源的故事》的诞生。
在创作的过程中,作者把自己对散文的理解和感情也融入到图画书中,“作家用不禁放声朗读的优美语言,再现了中国古代大诗人陶渊明的名著。”而蔡皋画笔下的桃花源是那样的恬静美好而又充满了人间温情:因战乱迁徙的孩子背后竹筐中的小猫;渔人出门捕鱼,与小女儿在岸边依依惜别;桃花源中,在阡陌中嬉戏玩耍的孩子……杉浦康平别具匠心地在封面图下衬了一种如云般的淡粉色,更加衬托出桃花源的梦幻感。而本书的编辑唐亚明老师为了把最好的视觉效果呈现给读者,创造性地采用了一种超越常规的大开本,像大画册一样,后来这种开本被称为“唐size”。2002年,正值福音馆成立五十周年,作为献礼的图画书《桃花源的故事》以其经典的内容和精良的制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被选入日本小学国语教材,图画也因其极高的艺术价值,被日本美术馆收藏。
2009年,中国出版社引进出版了《桃花源的故事》,读者对这本书的口碑虽然很好,但因为当时中国图画书的阅读环境尚在建立中,而且图书的定价也相对较高,所以市场的反响一般。经过了多年图画书阅读推广的开展,阅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读者对图画书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环境下,2015年由小活字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联手重新引进出版了《桃花源的故事》。
广东人民出版社古海阳谈《如此世界:转型选择与再启蒙》:国内史前考古学的教材很少,关于方法论介绍类的图书就更少了,当时授课的奥德尔先生,带来的这本书,被作为教材使用。我们一方面视其为考古学方法论的“圣经”备加珍视,另一方面又为国内没有相关的读本而感到遗憾。
这是个泥沙俱下的时代,出版当然也不能独善其身。大数据、云计算、 “互联网+”等熟悉而陌生的概念像箭镞一般,每日盈贯耳目。在今日规模庞大和运转快速的出版市场中,很大一部分图书沦为了快消品,即便是过往被定位为“高端精品”的思想类图书,也在大环境的引导下难逃厄运。就以思想随笔为例,每年出版的同类图书无虑过万种,当中不乏真正具有文化含量的精品,但更多的是高度同质化或被反复反刍的知识碎渣。然而,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思想随笔,难道就只是做点知识搬运的工作吗?难道它不应该体现出作者主体对历史或现实的独特的思想创新吗?难道它不应该针对真问题而非伪命题做出言说吗?而《如此世界:转型选择与再启蒙》在思想体系的独特性和完整性上,应该说是优秀的。它无处不体现着作者的精神之光。
作者金岱先生的个人经历与毅力为人所称道。由于行动不便和处事风格等各种原因,金岱先生在公众和媒体上露面的机会不算太多,因而国内读者对其熟悉程度比较有限。然而,仅凭两个理由,我便决定必须出版这本书。其一,这是一本燃烧着“知识分子”情怀的生命之书。如今称得上“知识分子”的人何止千万,但真正拥有天然责任感、道义感等精神底色、信仰的人则少之又少。其二,这是一本对转型中国文化建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启蒙之书。《如此世界》对部分我们认为天然正确的东西做出了质疑和重新思考,并体系性地构建出了一条独特、可行的文化建构之路,即作者所称的“再启蒙”,而这样的“再启蒙”又是现时代的人们急切需要的。
全书最令我获益匪浅的是作者对儒家文化的反思。儒家文化有着无可比拟的辉煌成就,对今日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但近年持续升温的“国学热”及其仪式化表演使儒家文化正面临着某种反理性、反常识的窄化与曲解。例如,东莞蒙正国学馆“女德学堂”把“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作为“女德”的四项基本原则。正是格于儒家文化遗传下来的“信而好古”的思维惰性,每每出现社会乱象时,不少人总会一边将问题根源归罪于“五四”对传统文化的断裂,另一边习惯性地回到古代传统中,试图找寻道德理想主义的解决之道。殊不知,他们所仰仗的文化资源很可能便是问题的滥觞,从而堕入一个死循环。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郭银星谈《只计耕耘莫问收》:厉老师著名的《中国经济的双重转型》一书,主要内容即来自于《只计耕耘莫问收》这部文集里的一篇文章《论中国的双重转型》,而这样有分量的文章在《只计耕耘莫问收》里还有不少。“只计耕耘莫问收”,是厉老师为他的这本新的论文选题写的书名,也是我为厉老师做编辑的真心写照。
厉以宁先生是经济学界大师级学者。我们做编辑的都知道,大师的文集往往比专著更有分量,更有影响力。就厉老师来说,事实正是这样:他近10年间写的文章,涉及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各个方面和各类问题,他是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进而提出理论的。比如,厉老师著名的《中国经济的双重转型》一书,主要内容即来自于《只计耕耘莫问收》这部文集里的一篇文章《论中国的双重转型》,而这样有分量的文章在《只计耕耘莫问收》里还有不少,只是他没有时间和精力把他的思想都写成专著。所以我说,文集的含金量大大高于专题著作,我们就出您的文集。“只计耕耘莫问收”,是厉老师为他的这本新的论文选题写的书名,也是我为厉老师做编辑的真心写照。
我与厉老师相识多年,其间编辑出版过《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一番求索志难移——厉以宁论文选2008~2010》。厉老师对我来说,一直是和蔼可亲的长者和谆谆善诱的导师,从未有过传闻中的严厉甚至责备。我在厉老师那里组稿,也未遇到过什么为难的事。现在的很多知名学者,组稿不易,催稿更难。厉老师的特点是,从来不需要催稿。在合同约定交稿日期前几天,他一定会让秘书寄来一部完完整整的书稿,连后记都亲笔写好了。厉老师的文稿也从来都是整洁干净的,很少涂改,也很少有错字。发稿前,我一般会去他家里再核对一些文字或发表出处,老人家总是亲自解决,一点儿也不含糊的。
为了宣传好厉老师的新书,学术分社的年轻人日夜兼程地工作,为厉老师的两部文集重新设计,整体包装。我们一起讨论的原则是,先认真读读厉老师的书稿,封面语和主题词的选取都要准确、到位、平实,让人一目了然。“中国经济改革顶层设计的理论参照”和“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解决方案”,这两句提炼话语,现在看看,也还算精当。基本达到要求了。
江苏人民出版社韩鑫、石路谈《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近半个世纪以来,伊懋可纵横于中国农业史、社会史等多个研究领域,这使他在这部拓荒性著作的撰写中左右呼应、水到渠成。在这部书中,他向我们讲述了中国4000年来的经济、社会、政治制度、观念、知识和表达方式,与所在的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土壤、水、植物、动物之间既互利共生又竞争冲突的漫长历史故事。
《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的引进,与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社会整体环境意识的加强有一定关联。2003年“非典”事件后,我社策划了《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报告》,向复旦大学环境科学系专家组稿,这部原创书稿出版后,引起了人们对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视,也使出版社开始更加深入地考虑中国环境史问题。利用我社积累有一批海外汉学家资源的优势,社领导开始在“海外中国研究”书系下寻找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学者,随即伊懋可先生进入了出版社的视野,经过多方联系,于2005年购得《大象的退却》中文版版权。
与同类书相比,本书被誉为西方学者撰写中国环境史的奠基之作。本书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作者将环境史上的众多具体问题有机楔入到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中,将生态环境与朝代更替、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区域差异、社会构造等要素联系起来,并进一步深入到所谓环境问题的最终本质——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对人类寿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上述特点使得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也使翻译出版工作成为一大挑战。书中涉及领域广泛,从地理、水利、农林、矿产,到正史、典籍、杂说、文学,都成为作者论述的切入点,人名、地名、专业术语及中国古文献引文在书中比比皆是。由梅雪芹教授领衔的翻译团队在签约后,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翻译,对各处细节进行了一丝不苟的考证和推敲,还通过译注形式,对原文中的谬误加以纠正,对涉及的背景知识进行补充,经过六年多的努力,拿出了一部高质量的译稿。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曹明明谈《破译史前人类的技术与行为》:近年来,考古非常火,但是考古学却是一个冷门学科,有考古领队资质的人,比拿飞机驾驶执照的人还要少。从事旧石器考古学研究的学者,更是凤毛麟角。而Lithic Analysis这本书的,却动用了四个旧石器考古专业研究人员,可见这本书的分量之重。
2004年,和这本书有关的六个人,他们的关系是这样的:作者乔治·奥德尔先生和本书审校者高星、沈辰,是受邀讲课的教授;译者关莹、陈虹以及我,是听课的学生。单纯的培训教学活动,让我们这群人有了交集。而这本书,是我们师生情谊的见证。
国内史前考古学的教材很少,关于方法论介绍类的图书就更少了,当时授课的奥德尔先生,带来的这本书,被作为教材使用。我们一方面视其为考古学方法论的“圣经”备加珍视,另一方面又为国内没有相关的读本而感到遗憾。在培训期间,关莹用读书笔记的方式,读一段英文,写一段中文,就这样,慢慢地竟将整本书的意思大致译了下来。高星老师在看到关莹的译稿之后,萌生了出版中文版的想法。
2012年,我到三联书店工作,我觉得作为这样一位顶尖的作者、顶尖的科研专著,应该由最好的出版社进行出版,三联可以、也有义务承担学术的普及角色。于是我联系了施普林格出版社,购买了本书版权,将出版中文版提上了日程,对每位译者和审校者的工作,开列了详细的进度表。关莹和陈虹二位译者非常尽职尽责,对稿件进行了重新的翻译整理,而高星作为国内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学科带头人,亲自对稿件进行了通读,尤其对书中专业词汇的翻译进行了审定,对以往国内学术文章中自行翻译的各种词汇进行了规定和统一。沈辰教授作为在北美地区研究多年的华裔考古学家,熟悉北美考古材料,对本书的审校做出了贡献。作为编辑的我,除了调整四位译者的工作进度之外,在文案上也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力气。主要问题是书中的遗址名称,查不到规范的翻译,所以只能根据翻译上的一些原则自行确定,并做到全书统一。而美编康健老师,为了制作一个适合本书风格的封面,将本书通读一遍,成为第一个和惟一一个读过本书的非考古学专业读者。如此经过一番打磨之后,这本书终于出版了。但非常遗憾的是,奥德尔先生没有看到中文版的出版,他已于2011年10月14日去世,享年六十九岁。
资深出版人、宝宝中心中文网站负责人姜乐英谈《树的秘密生活》:在一次飞往新西兰的航班上发现《树的秘密生活》,从此,我被树的各种神奇迷住了,将其托付给商务印书馆,并张罗着找译者,找原书作者写序,亲自翻译序言,购买原书插图。一路下来,八年成书,生逢其时。
《树的秘密生活》融溶了科林·塔奇对树的精湛知识和切切深情。为讲述树的故事,他的足迹踏遍世界,从哥斯达黎加、巴拿巴和巴西的热带雨林,到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中国、美国的森林……再回到自己的家乡英格兰。他对树这种生命体所独有的深刻理解和虔诚敬意,加上与树相伴的流年岁月,锤炼出了这部注定被列入科普经典的作品。
塔奇描绘的树木世界是如此令人神往。从“什么是一棵树”,到地球上无以计数,多姿多彩的树的分门别类。树木的族系身世,树木的邻里家园,它们或张扬或谦卑的品行德性,它们机智无比和不可思议的生存策略。从地球上最高的加州红杉树,到最古老的开花树玉兰,从移居海外的华裔银杏,到生活在海水里的红树林,《树的秘密生活》告诉我们,树和地球上所有生命体一样,有着自己的生存智慧和生命故事。阅读塔奇的“世界上所有的树”这些章节,犹如观看一部炫丽的魔幻大片,神奇的故事让你目不暇接,陶醉其中。
《树》的迷人不止是塔奇的精彩文字,英国植物艺术家协会的知名插画艺术家波福特女士专门为该书创作的近40幅写真手绘为树的故事精彩生辉。一位热爱艺术的好友看到英文版插图后爱不释手,彻底被一幅幅唯美插图所陶醉。她说,就冲着这些插图,我会毫不犹豫地买这本书。在她看来,很少有科普读物的插图能将科学与艺术结合得如此完美。这些“树”的写真手绘源于科学却超越科学,有着诗一般的感染力。这位朋友从此为促成中文版摇旗呐喊。遗憾的是最初获得的中文翻译权并不包括这些精美插图。为了《树》的完美,我又几费周折,联系并购买了原书所有插图。真高兴中文版读者也有机会欣赏这些让树的故事更加充满生机的手绘艺术。
浙江大学出版社王长刚谈《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胜利之前的政治争论》:2013年,得知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将《欲望与利益》列在“Princeton Classics”系列中又出了一个新版,就立即请国际合作部的同事咨询版权是否可售。听说可售后,不禁偷着乐了好几天,终于捡到了一条“大鱼”。
2012年年底,赫希曼逝世。在一篇悼念文章中,汪丁丁教授评论道,只要读了赫希曼的文字,就不能再用以前的眼光看世界。这也是我2004年第一次读到《欲望与利益》一书的感觉。当时刚在导师的推荐下读完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还没有从韦伯的思想冲击中缓过神来,又在特价书店里偶遇了赫希曼。在某种程度上,赫希曼的这本书可以说是对韦伯的一个回应,讨论的也是资本主义的文化/精神起源。但赫希曼比韦伯更加宏阔,韦伯是要解释资本主义为何首先在某些地区或国家出现,而赫希曼则对资本主义的兴起过程提供了一个更加一般性的视角。只要是处在商业社会或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社会,从这个视角来审视都会得出许多洞见,对我国当下也是如此。可惜,由于当时那个版本译文不够准确,再加上出版社宣传发行不到位,这本书并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关注。但我也从此对它念念不忘。
冯老师的译稿,是我迄今为止从编辑角度来讲最喜欢的译稿或者说是最佳译稿。译文的准确、流畅自不必说,甚至在翻译体例和文字格式上也做得极为规范。
由于译稿非常成熟,编辑过程几乎没有费太多力气。设计封面时,本想选一张当时反映十六十七世纪商业社会兴起的古典油画作为元素,但无论是聚在一起商谈的商人,还是港口密密麻麻的货船,都觉得过于具象,设计出来效果比较普通。后来在一位老师的提议下,从约瑟夫·透纳的作品中选择了现在这幅《暴风雪:汽船驶离港口》,那个价值取向、社会风尚急遽转变的时代,书中那些思想家的内心,不正像是一场暴风雪吗?
在冯老师为这本书所写的导言写就之后,《读书》杂志就希望能够先在它们那儿发表,为此,下厂时间还推迟了一个月。后来,这篇导言以《小观念里的大见识》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2015年的第2期上,算是对本书的一个预热。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汪俪谈《数字化时代的十大商业趋势》:在数字化互联网时代,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挑战着曾占据GDP过半的传统行业,新技术、新思维冲击着原有的经济形态和商业模式。站在时代的转折点,你该如何面对未来?答案是,趋势超越优势,思维引导战略。
《数字化时代的十大商业趋势》自2015年1月初版以来,半年的时间已重印4次,累计销售达一万余册,对于一本带点学术性的书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去年10月中旬,我社原总编辑韩正之老师找到我,说有一本书作者要在年底出版,11月中旬交稿,只有一个半月的编辑加工时间,问我愿不愿意做。我从事出版快20年了,还没有出过这么急的书,但翻了一下初稿,觉得内容真的不错,作者又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原院长朱晓明教授等,于是决定:赶!
为了节省时间,在作者没有正式交稿前,我先翻阅了一遍书稿,熟悉了一下内容,并改正了相关错误。11月中旬交稿以后,我抓紧时间编辑书稿,完成编辑流程,排版校对等工作,准备12月22日下厂印刷,12月31日前出版,1月7日开新书发布会。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现在中国每年新出图书几十万种,如果没有营销跟上,一本书很容易淹没在书的海洋中。图书出版后,我们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配合做了一个新书首发的活动和论坛,邀请了中欧的校友参加,500人的会场坐满了人,济济一堂。一天的论坛,除了朱院长对新书的介绍,还有书中相关企业的案例分享,如高德地图、去哪儿网、阿里支付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都做了案例分享,一切都围绕着数字化时代这个主题。现场销售图书十分火爆,一天就销售了约500册,另有数千册的企业订单。
之后我们又配合朱院长的演讲做了好几次现场推广活动,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较有意思的是,有一次是支付宝业务的负责人在现场购买图书,就直接用支付宝转账了,真的和我们这本书的主题很贴切。现场购书的读者很多都是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支付,数字化时代真的到来了!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王滟明谈《思考的魅力(共24册)》:人生的过程,是前面十多年阅读的内容的展开。当孩子成人以后,他们是用孩提时代所获得的东西为根基,继续去构建内心的成人世界。让他们在成年之前接触有深度的图书,会让他们的生命体验也增加厚度。
今天的孩子比任何一代人都有更丰富的图书选择,我们有很多途径获得好书,增加知识、娱乐时间、鼓舞士气。但像《思考的魅力》这样的一套书,可以说是一个新领域、新节点中与我们相遇的好书。希望在成长中遇到它的愿望,胜过任何一套别的图书。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充满了迷惑和矛盾的过程,每一位父母都对成长中的孩子充满了种种担忧。不光是希望他们在知识储备上能够尽可能全面,更是希望他们在适应各种挑战和困境上,能够既勇敢又理性。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得关于大自然、关于历史、关于艺术等等的知识,却还不太容易获得关于如何独立思考、如何看待工作、成败的图书。《思考的魅力》就是一套关于个性、关于尊重、关于公平和自由、关于服从、关于社会角色等人生核心问题的图书,它直面了很多我们生活中既不想面对和深究,又无可避免的问题。这些问题看起来抽象,实则会对孩子的思考方式、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产生深远的影响。
虽然今天的孩子成长的环境安定、富足,但他们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父母精心维护的童话般安全的世界,和教科书里面的知识,总有一天要面临现实的挑战。这个世界不完美,但是理解她的不完美,你才能去创作和拥有更美好的世界。这也是我们出版这套书的价值:让孩子能够接纳社会、接纳他人,也能够接纳自己。
浙江文艺出版社颜颖颖谈《我的旅行方式》:职业作家陈丹燕,在经过二十几年不间断的行走之后,对旅行的意义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她也看到了很大一部分国人在旅行中遭受到的精神迷失,而这种迷失是时下流行的各种旅游书籍所无法解决的。于是,经过多次探讨,这套“陈丹燕旅行文学书系”的方案最终确定。
《我的旅行方式》是陈丹燕旅行文学书系的第四本,也是作者最新完成的一部散文集。陈丹燕是当代海派作家代表人物,也是为数不多的严肃文学畅销书作家之一。其早期的儿童文学作品蜚声国际,这为她创造了诸多走出国门的机会。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出国旅行尚不普遍,她那时已拿着国际版税游历了欧洲多个国家,成为中国职业作家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行走世界的背包客。如今,旅行乃至出国旅行也在国人中变得普遍起来。而职业作家陈丹燕,在经过二十几年不间断的行走之后,对旅行的意义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她也看到了很大一部分国人在旅行中遭受到的精神迷失,而这种迷失是时下流行的各种旅游书籍所无法解决的。于是,经过多次探讨,这套“陈丹燕旅行文学书系”的方案最终确定。该书系是关于旅行的,但不是游记,而是在探究中国人面向世界的内心世界,描绘并建立中国人的旅行世界观。
承担本套书系设计工作的是作品曾获最美图书奖的知名设计师杨林青。针对套书的整体设计,杨林青和编辑团队多次开会探讨,几经意见磨合,终于得出一个令双方满意的设计方案。由于内文的图文排版形式多变,设计新颖,给编校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在稿件处理过程中,作者也精益求精,根据初排的效果,对文章篇目和插图进行替换调整,使内文构成更为协调和完整。图书印制过程中,编辑配合印厂上机时间,下班后前往看样,尽可能保证内文颜色的准确性。
4月8日,上海浦东喜马拉雅中心的“申活馆”开幕,同日举办了《我的旅行方式》的首发式。陈丹燕应邀担任该店书店品牌的首期客座主编。她的旅行书系和她所挑选的其他好书,组成了“客座主编推荐”部分。这一颇具新意的推广形式,获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在首发式结束后,还进行了对谈活动,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本文编辑:王倩纾)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