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李昕:从电影想到小说《狼图腾》的出版

作者:李昕   2015年04月22日   来源:百道网·李昕专栏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网·李昕专栏】一般来说,小说改编电影,总是有得有失。原因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有优劣。其实小说写狼的故事,原本不宜电影表现。让狼做演员,而且成为主角,对于导演来说自然是极限性的挑战,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是最终成功地驾驭了狼演员出演,这只是电影成功的一个基础,电影的思想文化价值,与此却关系不大。

《狼图腾》电影片头

看电影《狼图腾》,在春节期间是当作一件大事安排的。满街的广告,众多名人的推荐,媒体对于拍摄艰难过程的渲染,对于导演让·雅克·阿诺的介绍和宣传,再加上小说原本具备的艺术魅力,给人以无限的期待。然而看过之后,多多少少有几分失望,或者说,它没有给我带来预期的惊喜。相对于原著,电影的改编删繁就简,使其文化蕴含被抽去了大半。读过小说的人,是不能没有一点遗憾的。

一般来说,小说改编电影,总是有得有失。原因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有优劣。其实小说写狼的故事,原本不宜电影表现。让狼做演员,而且成为主角,对于导演来说自然是极限性的挑战,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是最终成功地驾驭了狼演员出演,这只是电影成功的一个基础,电影的思想文化价值,与此却关系不大。观众看电影,毕竟不仅仅是看场面,看狼群的奔跑,听狼群的哀嚎,而且要受到感染并为之思考。导演确实是太看重场面效果了,所以他不惜以3D的方式拍摄这部电影。其实就影片中的画面而言,除了少数几个野外镜头通过3D加强了空间感、立体感、纵深感以外,基本不需要借助3D技术,整体上有一点杀鸡用牛刀的意思。当然,狼群围猎黄羊、狼马大战、夜袭羊圈的场景也足够震撼,算得上惊心动魄,但这些画面所表达的意义,却被局限在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生死搏杀的框架之内。在电影里,草原野狼的形象,始终是令人恐惧的、邪恶凶残的、危险至极的一群,而陈阵驯养的小狼,多数情况下不过是令人怜悯的、孤苦无助的小生灵,虽然偶尔咬人,露出野性不改的一面,却也至多显示狼的不可驯服的反人类性,而难以表现原著作者所真正推崇的“狼精神”。总而言之,狼作为图腾的意义,它的神性,它的种种令人敬畏的品格,它之所以被北方游牧民族崇拜的精神,在这样的艺术表现中,是很难窥探的。尽管作品不断通过老阿爸的提示,试图把狼的精神境界拔高,但是那些外在的标签(例如说它们是神的使者,是英雄,是战士等等),恐怕无法贴到影片中的一群穷凶极恶的草原狼之上。 

影片试图把狼群对人类的祸害,归结为它们对于人类的报复,因为人类掠夺了原本属于他们的自然资源。这样狼群对于人类的抗争便被赋予了某种合理性。影片告诉人们,狼群的存在,原本是保持大自然生态平衡的一种必须,这可以用某种食物链效应来解释。至于人类,大抵是可以和狼群和睦相处的。如果那些“坏人”不去抢夺狼群作为过冬食物的黄羊,如果不去掏狼窝,摔死狼崽,狼与人应该可以相安无事。且不说这是不是一种理想化的假定,即使这个假定成立,仅凭这样一个逻辑,就希图颠覆人们心目中几千年来有关恶狼的认知,改变狼与人的天敌关系,怎么可能?所以狼还是凶残邪恶的化身,而不会一下变成令人崇拜和敬畏的图腾。这便是电影将原作多义性的主题单纯化之后所不可避免的结果。

影院里的《狼图腾》海报

在小说里,由于作者加入了大量的语言描述和议论,不断向读者灌输和强化狼图腾的理念,一方面写狼的故事,另一方面谈狼的文化,使得狼图腾作为一个历史文化主题贯穿始终,这样艺术效果便大不相同。作者讲历史掌故,从狼的精神对成吉思汗的军队的影响谈起;谈民间传说,把北方游牧民族的狼图腾与华夏民族的龙图腾相提并论,意图重塑人们关于狼的概念。他又通过一段段故事,展示狼的灵性与”神性”,狼所具有的超人的能力:说他们懂气象,懂地形,懂选择时机,懂知己知彼,懂兵略战术,懂近战、夜战、游击战、运动战、奔袭战、偷袭战、闪击战,懂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而且还能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战略意图。他们的组织观念极强,服从命令听指挥。所有这些,目的是想说明,草原狼有一种“让人不能不崇拜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强悍智慧的精神征服力量”。如果说,原作者的理念,在小说中得到比较完整的表述,那么在电影里,受到艺术形式的拘囿,导演对此显得力不从心。尽管有些细节,看得出导演匠心独运,例如夜袭羊圈时,群狼在羊圈外“叠人墙”;撤走时,又以死羊堆放在羊圈墙下踮脚铺路,显示出了狼的智慧和协作能力,但这些点滴的表现是不够的,远远不能表达小说所提供丰富内容。比如小说曾提到头狼在考察地形、选择时机、战略布局以及指挥作战中的作用,恐怕就是导演挖空心思也无法呈现的了。 

当然,如果不把小说作为参照,孤立地评价这部电影,那么它的创新意义,还是值得高度肯定的。毕竟拍摄制作费时三年,从训练狼崽开始,导演和演员付出的辛劳,非一般影片可比。尽管片中也有一些明显的败笔,诸如乘吉普车追猎狼群的人们为了得到完整的狼皮在穷追38公里将最后一匹草原狼活活累死,却最终舍弃狼皮而去,人物性格显然不合逻辑;再如节外生枝地安插了陈阵的一段爱情故事,既突兀,又生硬,纯属画蛇添足。但是整体上看,作为以狼为题材的电影,它的高难度摄制使它仍不失为一部精彩大片。

从电影的改编和放映,我们不由得想到小说《狼图腾》的出版。这本书迄今出版整整10年,始终保持在文学类图书畅销榜上,累计销量达到600万册。这在近年来的文坛上,是个不小的奇迹。

这个奇迹是怎样产生的?我想,如果有人写当代中国出版史,《狼图腾》算得上一个典型案例。

据我所知,《狼图腾》的书稿,是知名出版策划人安波舜推荐给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安波舜从一开始就认定这是一本“旷世奇书”,它将给人们带来一场“精神盛宴”。但是,出版这部作品,能不能打开销售局面,不仅出版社的同事们有诸多疑问,就连安波舜自己也没有把握。

首先,作者姜戎,是个政治学方面的学者,从未写过小说。从叙述方法上看,作品用几十个“狼故事”串接起来,中间加入大量的议论,尽管具体故事精彩而有神秘感,但如此结构,看起来不大像长篇小说;

其次,这是一本关于狼的小说,这样的题材,文学史上罕见。人们读过写狗的名著,如《雪虎》、《白比姆黑耳朵》等,却不曾见过写狼的佳篇,这是因为对于人类来说,狼的邪恶性和危险性,已经是一种固定的文化符号,难以改变,所以古往今来的作家,通常不会歌颂狼。可是这部小说不仅把狼作为正面形象加以塑造,而且简直把狼性作为神性来表现,意图使读者对狼产生崇敬,这种情感倾向,读者能接受吗?

再次,作者提出的有关狼图腾的理念,从一开始就存在争议。出版社征求了一些学者的意见后发现,颇有一些人不认同作者以狼图腾作为蒙古族的原始崇拜的观点,也有一些和作者有着相同的内蒙插队经历北京知青,认为作者对狼的描写、对狼与蒙古民族的关系的描写并不真实。

《动物农场》中文版封面

这样的作品,该不该出版,长江文艺出版社曾经有过短暂的犹豫。决策的困难,让人想起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出版的波折。

《动物农场》是一部以动物世界寓言人类社会的小说,现在已是影响极大的世界文学名著,但是读者未必知道,它出版前曾遭遇了几次退稿。当然每次退稿都有不同的理由,其中一个最简单的理由就是,“描写动物的小说从来不受美国读者欢迎”。联想到《狼图腾》竟然以令人恐惧和反感的动物----狼作为主人公,那么若以“不受欢迎”作为理由退稿,对于《狼图腾》在中国投稿时不仅适用,而且还很充分。

《动物农场》另一次被退稿,还有一个著名的理由,是被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诗人艾略特提出的。艾略特去世以后,他的遗孀公布了他的一批遗稿,其中有一封艾略特在一间出版社当编辑时给奥威尔的《动物农场》写的退稿信。艾略特当然看出了奥威尔作品的政治寓意,但是他不认同奥威尔的理念,他说:“我们没法确信《动物农场》的观点是批评当前政治局势的正确视角。”因此,他说“我认为《动物农场》不是现在我们需要的东西。”联系《狼图腾》的出版来说,我想,如果出版社过分担心学术界关于蒙古族原始崇拜问题的争议,那么《狼图腾》这部小说也会面临被枪毙的命运。

但是长江文艺出版社最终作出了正确选择,决定隆重推出这部作品。他们看重的,主要是这样两点:

第一,这本书的题材、写法、情节、艺术形象都太新颖别致了,太与众不同了,它的内容是独特的、个性化的、唯一的、不可复制的;

第二,它有一个宏大的文化性主题,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对于自己的民族精神的再认识和反思。尽管作者提出的理念具有一定争议性,但这种争议恰恰可以开阔思路,促进人们思考。

因此,出版社表示,这是一本具有重大艺术创新和理论创新的作品,哪怕出版了赔钱,他们也愿意尝试。

但社会和读者对这部作品,并没有立刻显示出足够的热情。召开新书发布会时,尽管出版社邀请了一些名家前来站台助阵,但在场的媒体几乎没有人看好这本书,因为它的定位模糊,叙述方式怪异,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有些地方甚至像是学术著作。当出版社邀请报刊连载时,多数报刊拒绝,只有《京华时报》一家同意连载。


《狼图腾》封面

但这时编辑们却显示出了一种自信,他们觉得只要能让更多的读者读到这本书,它的销售局面就能够打开。是好书总会有人读,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他们必须促销。用什么方法?分析了现实情况以后,他们认为,媒体不买账,名人推荐无效果,现在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向社会大量赠书。赠给谁呢?他们决定,赠给向全国各大城市中心书店的总经理们,每位赠送50本,请他们送给自己的朋友,愿意给谁就给谁。这样需要多少书呢?大概三四千本吧。第一版总共才印刷两万册书,拿出这么多无偿赠送,称得上大手笔,对于艰苦经营的出版社来说,也可以算是孤注一掷。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得《狼图腾》的口碑口口相传。许多书店的老总把书送给了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校长和老师读后发现,这本书不仅故事很好看,可读性强,而且包含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并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很适合向自己的学生推荐。长江文艺出版社负责人黎波曾对我说,“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对于推广《狼图腾》是立了大功的。”他们的影响力使学生们踊跃买书,于是这本书渐渐地火了起来。

后来,这本书不仅在国内畅销,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长篇小说,而且走向世界,先是出了英文版,继而向国外输出了几十种版权,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名著。

因为这样,才有了让·雅克·阿诺导演的电影《狼图腾》。

出版者最初的眼光和魄力,决定了后面的一切。

电影放映后,小说的新一轮销售高潮正在兴起。昨天我到书店购书,发现此书又高高地占据了书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排队购书的人,站在我前面的和后面的,手里拿的都是《狼图腾》。

于是我想,应该让今天读者知道《狼图腾》出版背后的故事。

2015年2月23日

作者:李昕

(本文原载于:本文原载香港《橙新闻》和深圳《晶报》)

来源:百道网·李昕专栏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