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虽然我的专业学的是经济学,但当时人大经管品牌已经做得很大,很强。是墨守成规做专业,还是寻找新的突破口,我面临艰难的抉择。
刘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分社社长、编审
1,做编辑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作为财经类图书的策划编辑,我最大的乐趣是可以和许多著名经济学家成为朋友,每次和他们相聚畅谈都很有收获,也会彼此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可能一次畅谈之后就可以策划出一本好书。比如最近人民大学一批上世纪80到90年代毕业的经济学博士成立了“人大老博士论坛”,他们本来打算把第一次论坛会议的资料集结成册,出版个纪念性的文集。我和这些老博士畅谈一番之后,大家达成一致意见,要出版一本探讨中国经济改革、转型、升级的学术畅销书,为中国的改革发展献计献策。一块璞玉经过编辑的打磨和雕琢,能够成为一件艺术精品,这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2,心中的好编辑是什么样的?
我们人大出版社的产品主要是精品教材和学术著作,所以就我们经济分社来说,我认为一个好的策划编辑,首先要有比较好的经济专业知识积累,这样才能和专家学者沟通,才能判断一个稿子的学术水平,才能更好地积累人脉;第二是要有激情,有创新精神,不断追踪学术前沿热点,并且把这些学术热点转化成好的选题来实现;第三,要精通出版行业的专业知识,从编辑加工到策划、营销,能够全流程把控。
3,如果新编辑问你,好编辑是如何炼成的,你的答案是?
好编辑是认真做好每一件工作,一年一年积累经验锻炼出来的。人脉资源需要积累,出版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需要实践经验。今年我社首次实行导师培养制度,由业务骨干担任新员工的导师,这将成为提高新员工的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的一个举措,希望师傅积累的经验能够传给徒弟,帮助新员工尽快成长。
4,说一段至今还让你兴奋的编辑的故事?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1999年入社,虽然我的专业学的是经济学,但当时人大经管品牌已经做得很大,很强。是墨守成规做专业,还是寻找新的突破口,我面临艰难的抉择。
一番权衡,我觉得更喜欢开拓新的领域。于是,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分析及对当时市场状况的判断、把握,我决定从做公共管理学科领域入手开拓市场。
万事开头难,我从没学过公共管理专业,没有这方面的人脉资源积累,也从未做过选题策划工作,困难重重,我必须知难而上。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成功。这种信念支撑着我艰难前行。首先要疯狂补习公共管理知识,以作为和专家沟通交流的敲门砖,之后不惧艰难,克服重重困难,拜访了全国公共管理领域几乎所有的著名专家,并赢得了他们的认可和支持。记得我当时几乎以我的邻居——全国著名公共管理专家张成福教授(公共行为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主编)的家为家,每天下班或周末、节假日都要去他家坐坐,讨论工作。经常废寝忘食,工作到深夜,因为要做的事太多了,经常夜里突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赶紧爬起来记备忘录,生怕忘了重要的事情。
经过几年这样不懈的努力,背靠全国公共管理的专家智库,本着“争做第一,引导潮流”的目标,沿着“为我国的公共管理教学、科研提供服务,为我国的政府治理改革提供借鉴”这样两条策划主线。策划出版了全国最早、最系统、最权威的公共管理引进版和本教材及学术著作30多个系列,300余种图书,涵盖了公共管理的整个学科体系。社会上形成了读公管书,找人大社的共识,奠定我社在全国公共管理学科领域领先的地位。每每听到老师们、同学们的赞扬声,心中总是满满的成就感,这时我就觉得,付出多少艰辛,都是值得的。
5,设想一下,五年之后,如果你不再做编辑,可能是因为什么?
个人的职业选择,无论走向哪里,其背后都是受到时代之手的指引。五年之后,如果我不再做编辑,可能是由于传统媒体的改革和转型,给了我新的机遇。但我想这个转变还不会那么快到来,五年后如果我不退休,很可能还是在做编辑。但五年后的编辑理念可能会有变化。
6,五年之后,你认为如果编辑理念和方法或编辑手艺发生变化的话,最主要的改变会是什么?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商业形态不断冲击,互联网思维成为了一个特别热门的词汇。出版业对互联网并不陌生,由于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内容供应平台和传播平台,打从互联网一诞生起,就与出版业紧密相关。互联网思维也必将冲击传统的编辑理念。我想今后编辑理念可能有这么几个变化:一个是用户思维,转变“内容为王”的发展路径,强化以读者为中心,体验至上;注重参与感,让读者参与品牌传播。二是简约思维,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读者的耐心越来越不足,要想办法在短时间内抓住他们。三是大数据思维,用户的数据有助于企业做好预测和决策,要深度梳理用户数据,针对个性化用户做精准营销。四是平台思维。出版业主动和新媒体融合,开放、共享、共赢。五是跨界思维,手握用户和数据资源,敢于跨界创新。
7,请推荐五本你策划的书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公共部门经济学(第3版)(套装上下册)》
8,推荐十本你读过且喜欢的书
刘晶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分社社长、编审。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硕士毕业。曾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苏联东欧经济研究所、外国经济管理研究所。1999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工作,曾担任公共管理分社社长,策划了30个系列300余种公共管理图书,奠定了人大出版社公共管理学科出版全国领先地位。其中,“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100种)、“政府治理丛书”(50种)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2013年策划的厉以宁的《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一书被评为2013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2013年度“中国好书”(全国25部)。
(刘晶在2014凤凰传媒·中国好编辑评选中入选财经榜好编辑)
(本文编辑 岳尚华)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