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王为松专栏】元化先生甚至说,当我逐渐懂得去欣赏契诃夫之后,不管经历多少岁月,面临怎样的艺术新潮,我再也不会发生动摇。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俄] 契诃夫
译者:焦菊隐
出版时间:2014年09月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俄)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著
译者:焦菊隐
出版时间:2014年09月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俄] 契诃夫
译者:李健吾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俄] 契诃夫
译者:童道明
出版时间:2014年09月
到今年,契诃夫已经去世110年了,我这才惊讶地发现这位“天赋源自父亲、灵魂源自母亲”的伟大作家,他的所有作品都写于45岁生日之前。据说,如今在欧美,他的戏剧演出次数仅次于莎士比亚。
我听王元化先生说过不止一次,他18岁的时候,刚结识了满涛,并且读了满涛翻译的《樱桃园》,由此找来契诃夫的其他作品,偏爱很自然地倾向契诃夫朴质无华的散文性戏剧,而不是莎士比亚的传奇性戏剧。元化先生甚至说,当我逐渐懂得去欣赏契诃夫之后,不管经历多少岁月,面临怎样的艺术新潮,我再也不会发生动摇。
我从媒体报道中得知,这次《戏剧全集》在北京首发式,来了濮存昕等19位大腕,这恐怕也创下图书首发式的嘉宾之最。嘉宾的阵容,我想,既是冲着契诃夫,也是因为两位前辈译者。焦菊隐先生在1943年的译后记中说,《樱桃园》是契诃夫灵魂不肯随肉体消逝而表现出的一个遗嘱。李健吾先生在1948年的短序中引了萧伯纳的话:我每回看到契诃夫一出戏,就想把自己的戏全部丢到火里。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