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专稿】文本的自足性不言而喻,重提文本系统性和全局性的深读,具有重要意义,而从文本出发,注重(时代)在场的经验,坚持批评的立场,以自己的内心来审视文学及文学批评,同时兼具批评的情怀及责任感,甚至批评的野心,才是“80后”批评家的枪和玫瑰。
周明全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周明全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周明全在《隐藏的锋芒》(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中谈到“80后”批评家的困境,即“浮出”的重重阻力,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代际的压力和焦虑。“50后”、“60后”批评家老而弥坚,“80后”批评家不仅从数量上难以和老一辈评论家抗衡,而且在社会关注度上,甚至是圈子内,时常被遮蔽,显得黯然落寂,“80后”批评家成为孤独的坚守者。二是时代让批评弱化甚至失效。一方面在当今社会网络繁荣、自媒体发达的时代背景下,人人者是作家,人人都是评论家,评论像是情绪的释放和吐槽,人们对于评论家的话语,通常抱着“谁在乎?”“关我什么事?”这样的冷漠态度,对于评论家而言,评论的“波稀米亚人”越来越多。陈思和教授所提出的文学批评“权力的隐藏”与“话语霸权的失效”,显然已经扩散到了个体之间。另一方面,周明全也提到刊物出版、阶层固化、平台机遇、“80后”批评家的自我放逐等原因。可以说,这种总结是比较客观的。“80后”批评家的内忧外患,在一定程度上锁定了他们的成长路径,学院成为当今文学批评家的黄浦军校。目前比较活跃的“80后”批评家杨庆祥、黄平、金理、刘涛、何同彬、傅逸尘、徐刚、李德南、陈劲松等无一不是来自国内一流大学,名门加名师更易成就一位优秀批评家。普遍认为,“80后”批评家如何跨越批评这堵高墙,与他们的跑步鞋、踏板和起跑线关系很大。但必须看到,这些活跃的“80后”批评家,其学术成就离不开他们健魄的体质和辛勤的汗水,毕竟批评是坐冷板凳的事情。
其实,拨开当今文学批评纷繁乱象与浮躁,正本清源,我们发现,当今文学批评的高墙也并不是真正的高墙,它根本无法比拟悬崖与绝壁。十七年文学的意识形态桎梏、文坛左右之争带来的批评的失败,那才是真正的批评之难。批评的难度还在于批评理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理论飙进的热潮已经成为过去式,如今的理论多是话语的代名词,制度化、教条化、枯燥化的理论和实践中的秩序效应,成为的批评家们的掣肘。
“80后”批评家的难度,实际上与“80后”批评家自身息息相关。作为“80后”批评家,我们如何看待文学,如何看待时代,是我一直强调的“80后”批评家的难度,也是所有作家和批评家的难度——我们怎么看?比如70后作家,不断有人感叹他们前有狼(“50后”“60后”)后有虎(“80后”“90后”),是被夹击的、受到冷落的一代,但不可否认的是,徐则臣、乔叶、鲁敏、葛亮、张楚、戈舟、路内等一大批优秀作家崛地而起,“70后”批评家则有谢有顺、李云雷、李静、王晓渔等胜利突围。时代赋予每个人的机遇是不一样的,文学批评亦然。
我们面临的时代是一个更加开放的时代,科技带来新颖的体验,社会分化得严重,当代性及异质性愈加突出,这其实给文学及文学批评带来了新的难度,同时也是化解传统批评难度的利剑。“80后”批评家的优势在于这个时代的“在场性”,网络给文学带来新的形式,新媒体精神赋予文学更充沛的活力,社会涌现大量“以荒诞击败荒诞”的现象,文学批评也同样有了新的变化,更加多元、开放的批评方式,形成互动性更强,更有效的批评,批评的权力与中心彻底瓦解与分散,批评的功利性演变为一种参考,即文学批评只是阅读者和创作者的一种可选择的参考,推翻了传统意义上的价值决定论。文学批评家通过与作品的创作者、读者、旁观者的沟通,及时了解到更多关于批评的延续可能,它可能持续完成,也可能永远无法完成,一切取决于人们对该文学批评及文学作品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即取决于灵魂与灵魂的距离。
这是“80后”批评家的诺亚方舟,但同时也是达摩克利斯之剑。
《隐藏的锋芒》这部批评专著给“80后”批评家的难度提供了另外一种化解之道,同时也显示出 “80后”批评家的野心与优雅。著名批评家洪治纲认为,批评实际上是阐释、发现、判断和创造的过程,特别是分析、说明、解释、评价等,是文学批评的基础。阐释的依据或者说批评的证据,就是文本。周明全正是以系统性的文本细读、深读作为其批评武器的。他提出了创新性的诠释,同时也意味着挑战了批评的功利。在对莫言作品《蛙》的批评中,他以严密的论证结构及以系统性、客观性的文本深读、分析,对小说“忏悔”及“赎罪”主题进行阐释,提出了姑姑的忏悔、杉谷义人的忏悔、蝌蚪的忏悔、代孕者的忏悔和作者自我的忏悔以及他们的赎罪。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评论“莫言式忏悔与赎罪”最全面而且深刻的批评作品之一,甚至超越了莫言自己对这部作品的背书。反观当下许多针对《蛙》的批评,由于片面性和主观性,而成为浅批评或者类批评,显得相对功利与狭隘。莫言的另外一部巨著《丰乳肥臀》,自问世以来,批评之盛几乎可以自成系统,周明全却另辟蹊径,从革命叙述和母亲形像的颠覆着手,证明了一个作家正确面对历史的担当与责任的可能性。系统性全局性的阅读分析,多重视野的批评与比较,是这篇论文保持独立性的重要因素。在文本的基础上,构建批评体系,是批评家不可偏废的道路,也是周明全批评的方法论。他既对莫言的经典作品进行“批评的再创造”,也对当下文学新锐的新作进行评论;既对余华、王朔、阿乙进行批判或整体阐释,又对夏衍、傅雷、郁达夫的作品进行重温;既固执地解读“文坛异类”老村、姚霖等作家,又立体地呈现吴洪森这位正在被人们遗忘的文学巨擘;既对当今文坛“显者”进行与众不同的挖崛,也对“潜者”进行不卑不抗的据理力争。文本是一位好朋友,他不会自欺欺人,也不会阿谀奉承,周明全的文本深读,意味着他结交了文本这位好朋友。
《隐藏的锋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周明全的心血所在,就是对老村的批评。这部分批评其实存在一个潜台词,彰显了填补当代文学史的野心。对老村代表作《骚土》的批评,周明全动用了几乎全部的批评经验与感情,无论从文本的深读,系统的分析方法,还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文学观点,都展现了一个批评家应有的姿态。应该说,老村的《骚土》是当代文学版图中比较边缘的一部作品,这种边缘不仅是作品的边缘,受众的边缘,更是话语的边缘。但边缘并不意味着荒蛮,周明全通过《骚土》的文本详细批评,如同从茫茫大海中打捞出了一艘泰坦尼克号。通过他的批评,我们大致了解并理解了老村及其《骚土》,窥见了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在周明全的眼里,这是一部完全可以在当代文学史立足的中国式小说,而它却无缘当代文学那一串串长长的名单。周明全的野心就彰显在这里,作为一名真正批评家,他必须有一份自己的文学经典名单,必须勇于对大众化、制度化、教条化的批评对象提出疑问,同时通过实践加以论证。所以,在我看来,周明全在批评的战场中展现出来的勇猛精进的气魄,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缜密,传递的那种耐心与虔诚,足以让“80后”乃至所有批评家敬佩。
有意思的是,周明全在对《骚土》解读中,提出中一个重要的观点:什么是好的中国小说。他认为好的中国小说,应该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故事、中国意境,中国风格、中国语言,是“来自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生活,是我们自身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也是描述我们自己精神与现实生活的一种极其高级的写作范式。”可以看出,周明全在批评实践中,大胆地采用了中国式的情怀与经验。一是始终不脱离批评者自身的语境。在批评活动中,他常常以体己为原则,不脱离作品、作者及自己的现实,换言之,不隔山打牛,纵然在对“80后”批评家个案分析中,也本着实事求是的实证姿态。二是尽量运用中国的经验。《隐藏的锋芒》这本书中,我们极少看到西方流行的概念理论与行文范式,因而避免了以概念诠释概念,以理论落实理论的批评的时弊,显得格外坦诚与亲切。
通过周明全这本《隐藏的锋芒》,我们回到开头所提出的问题,如何解决“80后”批评家的难度?文本是一片彩虹,它像一座桥梁,是沟通的重要渠道,又是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更可贵的是,它昭示着雨后晴天。文本的自足性不言而喻,重提文本系统性和全局性的深读,具有重要意义,而从文本出发,注重(时代)在场的经验,坚持批评的立场,以自己的内心来审视文学及文学批评,同时兼具批评的情怀及责任感,甚至批评的野心,才是“80后”批评家的枪和玫瑰。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