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朱晓剑专栏】今天的成都还是杜甫所生活的成都吗?同居一城,却没有消息通问,这实在是一种隔膜。夏天里,读作家叶梓的《流浪的诗圣》,这一层感触更为深刻,说到底,我们是没有读懂杜甫的。
《流浪的诗圣》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作者:叶梓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生活在成都,似乎不去杜甫草堂是没有道理的事。虽也去过好多次,但说得上对杜甫的了解和理解,还真是不多。大致说来,去杜甫草堂重要的是去旅行,而非是文化观察。虽也读过有几种有关杜甫的文集,印象得来也还不是那么深刻。这就让我疑惑,今天的成都还是杜甫所生活的成都吗?同居一城,却没有消息通问,这实在是一种隔膜。夏天里,读作家叶梓的《流浪的诗圣》,这一层感触更为深刻,说到底,我们是没有读懂杜甫的。
杜甫所生活的时代是盛唐,但其命运却是曲折的。他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算是个闲差事。时值安史之乱,他的生活因为敢言被打乱,从华州去秦州、同谷,再去成都,一路奔波,连生机几无着落。这大概也是当时知识分子的命运使然,却因为少了一位政治家,我们多了一位诗人。这是幸,还是不幸,真不大好说。杜甫所践行的无疑是一种理想主义,所以他要抗争,尽管他离(长安)主流文化远了,但其诗歌的纯粹性却加强了。这就预示着杜甫的命运多桀,在他的诗里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书写,则让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大唐帝国。
叶梓对杜甫的书写,侧重于流亡的一段,这是他命运的转折点。或者说,杜甫从此才读懂时代。他在诗歌里记录下发生的种种故事,比如“三吏”、“三别”,但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看,杜甫的不幸有性格的一部分,也跟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倘若他圆滑一点,精通官场里的“潜规则”,又将怎样?可作为诗人的杜甫更愿意把身段放低,不去写诗歌里的浪漫(像李白那样),而书写社会中的种种现象。不过,要将此归结为他的人文理想情怀,似乎是过于夸大了。杜甫所写的诗,是对当时生活场景的书写,正是通过这样的书写来排遣心中的郁闷,诗歌更像是一种心理疗法。
诚然,《流浪的诗圣》并没有就杜甫的诗歌艺术进行深入的探讨,而是将诗歌与其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近距离观察杜甫的行为和心理变化,这无损叶梓对杜甫写作本身的独特性。
从杜甫的命运看,他的仕途是越走越窄,但其诗歌的内容却宽泛了起来,这是他从生活和诗歌里找到了更多的契合点——正如诗与茶的关系,微妙中见精神。虽然后世尊他为“诗圣”,但这是跟他无关的称谓。对杜甫来说,更重要的或许是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享受,这皆因安静的生活难得之故。
在传统史家眼里的杜甫是让人敬仰的人,他对诗歌的态度也是虔诚的。可这就把杜甫跟普通大众的距离拉远了。叶梓所写的杜甫,则是带有体温的诗人,他的性情,他的生活都是可触摸的,而非是高高在上,这无损他诗歌里的精神。“我更愿意放弃宏大的抒情,摒弃对他艺术风格、写作技艺的研究,试图以细腻的笔触还原他的贫穷、疾病、无休止的辗转流亡。”(叶梓语)这才是生活中的杜甫,他的哀愁、他的悲伤所汇成的诗歌,在今天读来,依然让人震撼,而这并非是因他在诗中形象的高大,而是让我们在诗歌里感受他的喜怒哀乐,这才是让人愿意看到的杜甫。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