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李林寒谈《南城根》:揭露低处的中国

作者:李林寒   2014年04月28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专稿】有城市,就有城中村,就有漂泊者,就有寄居者。城中村,以及生活在城中村里的这些寄居者,就是一个现实,一个被遮蔽的现实,也是一个低处的中国。《南城根》便揭开了这现实的一角,也记录了这个低处的中国以及生活其中的寄居者的命运。

《南城根:一个中国城中村的背影》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选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南城根:一个中国城中村的背影》这本书作者王选,是我甘肃天水老家的朋友。数年前,因为写诗有幸结识了包括王选在内的很多老家的诗人和作家。

王选写诗,也写小说,还写散文,本身又是电视台的记者,可称得上是多面手。2013年的夏天,我收到他发过来的部分《南城根》的书稿,是一部记录六年来他在“南城根”这个城中村生活的系列纪实散文。

其时我们正在筹划一个关注梦想、现实与人的书系,叫“梦游者”。王选的书稿一看之下,十分喜欢,于是收入了这个系列。目前这个系列除了《南城根》之外,最近又新出版了作家江飞的《何处还乡》,女作家项丽敏的《临湖:太平湖摄手记》两本,后续更多的图书正在编辑中。

南城根,我印象极深,每次去天水与他们相聚,我几乎都落脚在南城根下王选那个狭小的出租屋。

事实上王选在《南城根》一书中所描写的人和事,恰恰也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漂泊在外的人,所目睹或亲历的事。而这样的城中村,以及这样生活在城中村里的人,在中国不计其数。

有城市,就有城中村。有城市,就有漂泊者,就有寄居者。在北京它可能叫“六郎庄”,在上海它或许叫“华泾东湾村” ,在西安它叫“瓦胡同”,在天水它叫“南城根”……

城中村,以及生活在城中村里的这些寄居者,就是一个现实,一个被遮蔽的现实,也是一个低处的中国。《南城根》便揭开了这现实的一角,也记录了这个低处的中国以及生活其中的寄居者的命运。

《南城根》虽然写的是西北小城的一个城中村,但恰恰是这僻远的小城,完整地呈现了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现象和问题,可称得上是当代中国城乡生态的现实标本。

当看完全稿后,我们在“南城根”书名后加了一个副书名:一个中国城中村的背影。

《南城根》以及“梦游者”系列在设计包装上力求简约,没有复杂的工艺,力求极为直接的呈现。书上市前在豆瓣网做了口碑预热,很快上了首页新书速递推荐,后策划了名为“我曾途经你的城”的在线活动,一度成为豆瓣最热门的活动之一。

《南城根》以及“梦游者”整个丛书的策划出发点,就是关注“人”——每个人曾有的梦想,每个人所要面对的现实,并探讨、寻找和记录其间的诸多可能性。我觉得这是值得持续做下去的事。关于书的周期,我觉得一本书有一本书的命运,我们当然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南城根》和“梦游者”丛书,但在当前书市低温状态下,我们并不盲目地去追逐市场,也不心怀侥幸地希冀它们能“畅销”,我们更希望它们有持续的生命力,能遇到对的读者——我们一直在为此努力。

《南城根》上市前得到著名作家梁鸿、秦岭、王若冰几位老师的推介。书上市后没多久又入选了2014年1月“凤凰好书榜”、《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度值得期待30种图书”、“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第壹季”、“2014年百道网2月中国好书榜•文艺类”等推荐榜单,还入选了“江苏省全民阅读”备选书目。作者王选也接受了包括《环球人物》杂志在内的数家媒体的专访,以及国内数十家媒体的报道。

这些意外获得的推介和好评,是对本书、作者以及编辑团队的肯定,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传媒的力量和态度——匆匆光阴中,好书不可辜负。

我们也正在筹划“梦游者”(梦想与人)的线下沙龙活动,希望媒体界朋友和出版界同仁以及广大书友们感兴趣的话多多关注,也希望能参与进来,一起有更多交流。(李林寒,北京七月之葵文化有限公司运营总监,策划人。) 

作者:李林寒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