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FUN书】紫禁城杂志第八期选文:中国古代足服的形制与演变

作者:贾玺增   2013年09月13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FUN书当逢盛世,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我们不求街上行走的人们皆穿着宽袍大袖,我们所能做的,是让子孙后代系统全面地了解我们的传统服饰,了解的是它所包含的文化——附于其上的传统制度。若不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服饰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何谈传承?继承发扬,使其永不断绝。或许,在您看到这期杂志之后,也会将我们当下乃至未来的“衣箱”再度充实起来。百道FUN书编辑从该期杂志中选贾玺增一文“移步锦靴空绰约,迎风绣帽动飘飖——中国古代足服的形制与演变”,将古人的鞋袜抖落开来,抖散那因忽视而积聚的的“灰尘”,让读者朋友们从中细细体味中华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

 

图1 棕色毛皮鞋

鞋长二五厘米 鞋帮残高一六厘米。新疆罗布泊铁板河出土。《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鞋与袜,合称为足服。其发展发展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粗到精的过程。

    从最早的保暖、保护作用,发展到象征身份、地位,配合身上所穿衣服,鞋与袜的种类可谓琳琅满目。
    通过鞋与袜的发展,可以看到中华文明发展的融合、进步的过程。

足服,包括鞋与袜。与服装一样,中国古代鞋和袜的发展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粗到精的过程。

一、上古时代足服

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中国先民尚不能纺织,将兽皮简单割裁成形后,整块包裹在脚上就完成了人类原始的“裹脚皮”(图1)。这种鞋被称作“裘茹克”。它只需根据自身脚的大小切割兽皮,再在上面打些小洞,用以穿绳收紧便可。冬天毛在里,夏天毛在外。

图2 距今三千四百年前 彩陶靴
统高一一.六厘米,底径长一四.三厘米
青海省乐都县的柳湾辛店文化遗址出土。《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除了考古实物,也有一些能够反映我国远古居民穿鞋的陶俑资料。如在青海省乐都县的柳湾墓地出土了一件辛店文化遗址的彩陶靴(图2)。该彩陶靴为夹砂红陶,手工绘制,其靴统呈圆形,中间空,靴底前圆后方,帮底衔接处向内凹曲,表面磨光,通体绘有双带线纹、回纹和三角纹等黑色纹样,造型与现代靴子极为相似。

 

图3 商 铜靴
山西柳林高红商代贵族墓出土。《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二、商周时期足服

山西柳林高红的商代贵族或武士墓中还出土了一双铜靴(图3),靴尖翘起,平底、高长筒,在靴筒口有一圆孔,脚面布有纹饰,此工艺虽用青铜制作,但显然是皮革制的高筒靴。

 

图4 东汉 革舄
外涂黑漆,厚底,内装木楦,楦中有凹槽,乐浪彩箧冢出土。《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商周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农业、手工业、纺织业等得到迅速发展,这为鞋履的制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材料。此时,鞋履也从最初的实用功能融入“举足轻重”的礼仪内涵。它的装饰和质地也了尊卑和等级的区别。

商周时期最高等级的鞋是舄(图4)。它是一种浅帮重木底的式样,因此又称为“复舄”。其底部为双层,上层用布或皮革,下层用木料。舄是天子诸侯参加祭祀、朝会时穿的鞋,穿时必须与礼服配套穿用。

 

图7 西汉青丝歧头履,长二六厘米,头宽七厘米,湖南长沙西汉马王堆出土。《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三、汉代足服

春秋战国时期,鞋尖开始上翘,时称“翘头履”。至汉代,履头开始分衩,时称“歧头履”。其式样如在一九七二年湖南长沙西汉马王堆中出土的青丝歧头履(图7),此履采用不同纹样的青丝织布面料做成。鞋前部为纬线较粗的平纹料,鞋帮是绛紫色的八字纹料,底部又用浅绛色麻线编织而成。歧头履制作讲究,反映了当时精湛的丝绸纺织技艺。

 
 

图8 西汉女袜,底长二三~二三.四厘米,靿长二一~二二.五厘米,口宽一二~一二.七厘米。

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图9 东汉,菱纹“阳”字锦袜,长39厘米、宽14厘米,新疆民丰大沙漠一号墓出土。《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袜,又写作“韈”,可能一开始是用皮革做的,现存汉代的袜子实物质料多为罗、绢、麻及织锦等 (图8)。东汉时期的袜子则比较考究(图9)。 

 

图10 “富且昌宜侯王天延命长”织成履,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翘头履已演变成高耸不开衩的“笏头履”。其鞋翘的式样各异,名类繁多。

四、魏晋南北朝足服

1.履

魏晋时期,男女鞋履质料更加讲究,有丝履、锦履和皮履等。履的颜色也有一定制度:士卒百工服绿、青、白;奴婢侍服红、青。东晋织成履尤其精美,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一双织成履(图10),其出土时色泽如新,采用多色彩的丝线以“通经断纬”方法挑花编织。鞋面上织有隶体汉字“富且昌宜侯王天延命长”。鞋头方圆,鞋面织成写意的瑞兽纹样,鞋缘织成散花式小菱形花纹,鞋面夹有倒山纹、忍冬纹,整体庄重而丰满,色调浓而不艳。鞋底则用麻线编织,耐用而轻巧。鞋面花纹复杂多样,却协调对称。这双织成履丝履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织造工艺的杰出水平。

 

 

图11 三国东吴双齿木屐,江西省南昌市东吴高荣夫妇墓出土。《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2. 木屐

魏晋时期男子的足服,除采用丝履之外,特别盛行木屐。《急救篇》颜师古:“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可以践泥。”所谓“两齿”是指在屐底前后安装的木齿。这种木齿可以根据行走需要灵活调节:上山时可拔掉前齿,下山时可拔掉后齿(图11)。这种双齿木屐后世仍然流行。

除了高齿,还有不装齿的“平底屐”。木屐的形制,男女屐头初有方圆之别,后即混同。古代着履和着屐,在礼节上有所区别。魏晋六朝因循古仪,着履表示尊重,着屐以图轻便。凡在主要场合,如访友宴会等,均需穿履,不得穿屐,否则被认为“仪容轻慢”。

 

图12 隋圆头陶履,安徽省豪县王斡墓出土。《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图13 唐代重台履式样。《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图14 唐 吴道子绘《送子天王图》中穿重台履人物形象。《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图15 唐翘头蓝绢鞋实物,长二四.五厘米 高一一.二厘米 底长二一.五厘米帮高二.八厘米

斜口宽八厘米。新疆阿斯塔纳二七号墓出土。《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五、隋唐足服

1. 翘头履

隋朝沿袭前代翘头履式样(图12)。到了唐代,上耸一片的通称“高墙履”,上部再加重叠山状的则叫“重台履”(图13)。重台履的形状多样,其形象如吴道子绘的《送子天王图》中脚穿重台履的人物形象(图14)。其实物如新疆阿斯塔纳二七号墓出土唐代翘头蓝绢鞋实物(图15)。

 

图16 唐 变体宝相花纹云头锦履,长二九.七厘米 宽八.八厘米 高八.三厘米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三八一号墓出土。《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唐代多采多姿的鞋翘为后人留下了不少实物,如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三八一号墓出土唐代变体宝相花纹云头锦履(图16)。该锦履面锦为浅棕色斜纹面,由棕、朱红、宝蓝色线起斜纹,变体宝相花处于鞋面中心位置,履首以同色锦扎起翻卷的云头,内蓄棕草,鞋头高高翘起并向内翻卷,形似卷云。该履使用了三种锦料,充分显示了唐代中期织锦、配色、显花三者结合的精湛工艺。履上的“吉祥”图案形象地反映了唐代丝织纹样对汉代以来传统纹样的继承、发展以及吸收、融合外来纹样的艺术风格。

就其功能而言,鞋尖上翘不仅具有装饰功能,还具有一定实用功能。首先,鞋头露于衫裙之外,既可免前襟挡脚,又可作为装饰,可谓一举两得。其次,鞋翘一般与鞋底相接,而鞋底牢度大大优于鞋面,可延长鞋饰寿命。再次,鞋尖上翘或许与中国古人尊崇上天的信仰有关。

 

图17 唐 蒲草鞋,长二四.五厘米,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图18 唐 麻线鞋,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2.草履

唐代亦有用蒲草类编成的草履(图17) 。蒲草鞋主要是利用柔韧的蒲草本植物为主要原料编织而成,选草严格、编织结实、款式考究。一般的草鞋是以稻草编就,没有鞋帮,而蒲鞋像布鞋那样有鞋帮。蒲鞋多为百姓暑天所穿着。所用的草不同,草鞋又有“芒鞵”、“棕鞋”等称谓,甚至因其至贱而不需要借人,故美其名曰“不借”。此外据考证,编麻鞋(图18)先要纳出像做布鞋用的一样的鞋底,然后在鞋底上用麻绳穿出许多绳鼻子,之后用剪刀一个个从顶端剪断,就可以拿细麻线进行编织了。 

 

图19 隋 磁靴,河南安阳桥村隋墓出土。《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3. 靴子

在周代,中原地区的足服无论质料,多为低帮浅鞋,而西域或北方游牧民族的足服则多具高筒。秦汉时期,在秦始皇兵马俑陈列中,只有骑兵和少数铠甲扁髻步兵穿靴。但自南北朝以来,大量北方民族涌入中原地区,游牧民族服饰元素也一同传入中原。此时,无论官民都以穿靴为尚,但靴子还未被纳入礼仪场合。除军用外,正式场合穿靴则为非礼,根据隋朝制度,舄只能配冕服,履可随意穿着,靴只能与裤褶服搭配(图19)。

 
 

图20 唐 阎立本绘《步辇图》中人物,故宫博物院藏。《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图21 唐 刺绣彩绘纹饰靴,营盘出土。《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唐承隋旧制,穿靴虽无论贵贱高低之别,但只与圆领袍、幞头和銙带,或者与平巾帻和袴褶服配套。在传唐阎立本《步辇图》中的男性人物(图20)都穿。唐中期,胡风流行,上层社会女性尚穿软底透空锦靴。唐代锦靴如营盘出土刺绣彩绘纹饰靴(图21),靴底为皮革,靴面以麻布为质地,色彩为赤、青、黑,其上绣云彩纹样与“C”形纹样穿插。为保暖御寒,靴内里著柔软轻薄的毛织物。

 

图22 南宋 翘头绣花女鞋,鞋长一七厘米 宽五.八厘米 鞋翘高六厘米
浙江兰溪南宋墓出土。《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六、宋代足服

1. 靴子

五代时期,服饰制度多沿袭唐代。此时,裤褶服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此,靴主要用作常服,仅与幞头、圆领袍、銙带配套使用,自宋代始称乌皮靴为朝靴。 徽宗重和元年礼制局讨论冠服制度,定公服去靴用履。南宋初公服仍用履,直至乾道七年复改用靴,以黑革为之。低级官吏、差役的靴则用料不一,或皮或帛。

在被国家服饰制度认同后,靴子进入了官服体系,不仅被纳入宋代服饰制度的范畴,且有了等级区分。据《宋史•舆服志》载,宋代朝靴饰有“絇、繶、纯、綦,大夫以上具四饰,朝请、武功郎以下去繶,从义、宣教郎以下至将校、伎术官并去纯。”此时,圆领袍搭配銙带、幞头和靴,以及交领袍配低帮浅鞋的搭配习惯已然根深蒂固。便衣穿靴则较为少见,甚至还会被人讥笑。

2. 翘头小鞋

与大气磅礴的唐代女性不同,尚小家碧玉的宋代女性很少穿靴,只有宫中侍女在身穿圆领袍腰系銙带时才着靴子。虽然,在宋人文学作品中也有“弓靴”的诗句,但那并非是真实意义的靴子,而是指一种翘头小鞋(图22)。

 

图23 金 罗地绣花鞋。黑龙江齐国王金墓出土。《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图24 金 绛绢锦吊敦。黑龙江阿城齐国王金墓出土。《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3. 绣鞋

据记载,中国古代女性缠足的风气始于南唐后主李煜。北宋初期,妇女缠足还并不普及,缠足者主要限于上层社会,在社会观念上缠足尚未达到人人接受的地步。至南宋末年时,妇女缠足已比较多见,民间女子纷纷仿效,成为一种病态的审美,甚至成为评判女子品德的一个重要条件。与宋代同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也有缠足的风气。例如黑龙江阿城齐国王金墓就出土了一双罗地绣花鞋(图23)。该实物以金线片剪成的串枝萱草纹,绿色的鞋帮上环绕一条花蝶纹酱色丝带。此外,该墓还出土有连袜胫衣,时称“吊敦”。绛绢锦吊敦(图24)出土时穿于女服之内,左右成对。以绛色绢为面料,黄绢衬里,内絮薄丝绵。

 

图25 元 棕色暗花绫丝棉双梁女鞋。江苏元墓出土。《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七、元代足服

元代蒙古族属北方游牧民族。其服饰文化也必然体现骑马射猎的生活方式。虽然入主中原后,生活方式已经改变,但元代蒙古人穿靴的习惯仍然保持。

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建立元朝之后,本不缠足的蒙古人非但不反对汉人缠足,相反还持赞赏的态度。这使得缠足之风继续发展,元末甚至出现了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图25)。

 

图26 明 《三才图会》中的皂靴式样。《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图27 明 黑色高筒毡靴,江苏扬州明墓出土《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图28 明 男用赭色绸面布里长筒靴。贵州惠水明墓出土。《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八、明代足服

1. 靴子

明代靴子有多中式样。皂靴(图26)为百官朝服之属,面料采用黑色皮、缎、毡等,形制为“底软衬薄,其里则布也,与圣上履式同,但前缝少荾角,各缝少金线耳。频加粉饰,敝则易之”。在冠服制度之外,毡靴(图27)是一种颇为实用的明代足衣。其靴筒有内外两层,内衲毡,穿着暖和。其外层处可贮放名帖、钱柬及文书等物。缎靴(图28)用缎缝制。

此外,明代靴子式样还有方头靴、虎头靴和粉底靴。方头靴,靴头呈方形,略上翘。其制上袭元代,下至清代。虎头靴,在鞋头饰有虎形状。粉底靴,底部用多层革、布、纸或木制成厚底,外涂白粉或白漆,鞋头多为圆头或方头。

为了维护社会等级制度,明政府对鞋靴制度做了严明的规定。据《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三年规定,男女靴鞋不得裁制花样、金线装饰。洪武二十五年朝廷又进一步下令:严禁庶民、商贾、技艺、步军、余丁及杂役等穿靴,只能穿皮札(革翁),唯独天寒地冻的北方地区允许用牛皮直缝靴,违者处以极刑。所谓“皮札(革翁)”是指穿时先将皮统缚于小腿,下面再穿鞋履。

 

图29 明 高底凤头翘首鞋,底长一三.五厘米 宽四.八厘米 高二.五厘米,益宣王墓出土。《紫禁城》杂志社供图

 2. 翘首鞋

明代,妇女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并在各地迅速发展。这时期,对裹足的形状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女子的脚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还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状。其实物如明代益宣王墓出土的高底凤头翘首鞋(图29)。鞋头翘起呈凤嘴状,鞋帮处绣有眼珠、翅膀、花草等纹样。鞋底以粗布缝纳,后跟部还缝着绣有花卉的鞋提巴。

 

作者:贾玺增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