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谜语 记忆看见我》
(瑞典)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著,马悦然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一版,45 .00元。
《航空信:信札1964—1990》
(瑞典)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美)罗伯特·布莱著,万之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10月版,58 .00元。
《巨大的谜语记忆看见我》是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与回忆录合集。前者描述日常生活的点滴,简约晦涩,如同“巨大的谜语”。后者记录童蒙时代的经历,亦真亦幻,犹如迷离的梦境。人生的两极以超现实的姿态在文本中相遇,最初的记忆与最后的诗句并置一炉,虽然同样语焉不详、含糊隐晦,但足以让我们一窥其创作形成与演变的脉络。
在表述创作理念时,特朗斯特罗姆曾用“诗在找我”来形容瞬间灵感的迸发。显然,在他看来,世界就是一首精妙的诗,充满无尽的隐喻与难解的谜题。诗人只是旁观者,恰逢其时,不料竟被“巨大的”诗意撞了个满怀。同样,在回忆往事时,也就有了“记忆看见我”,而非通常所说的“我看见记忆”。这位“受雇于伟大的记忆”的老者作为记忆的见证人,被记忆再三操纵、主宰。记忆将他一次次推入往昔的时光,并引领他进入世界这“巨大的谜语”。
在《记忆看见我》里,回忆的旅程始于幼年,止于高中。特朗斯特罗姆将其一生比作一颗“彗星”。作为心智启蒙的关键时期,童年是最为明亮、最为密集的“彗星的核心”。他以诗人的浪漫情怀尽情吟咏、用心理学家的缜密思维细细揣摩,游走于“巨大的记忆”之中,找寻“记忆的记忆与突然的高潮所引起的情绪”。早年的生活片段如胶片般一一闪过,无论是第一次与母亲走失、不开心的小学生活,还是成人图书馆屡屡被拒绝的糗事,或者是少年时患上抑郁症的冬天,皆为其后漫长的创作人生埋下了伏笔。
作为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并非从小就显现出对文字的爱好。虽然5岁就学会了写字,但他对“写作”并无多大兴致,“我嫌写作太慢,我的想象力需要更快的表达方式。”但不管他承认与否,诗人的浪漫气质与敏感品性早已融入其血脉。比如,他狂热地迷恋上火车模型。但同样是火车,在他眼中也分为三六九等———他对蒸汽机车的热情远远大于电力机车,因为“我浪漫的倾向胜过我对技术的兴趣”。或者,他通过声音的不同辨别公寓里迥异的各色人等:电梯里遇见的“幽灵一样苍白”的老头儿,笑声越来越“稀少”;隔壁邻居的代理人时常爆发出阵阵“透过墙壁、令人着迷”的大笑;金发的保姆讲一种“柔软的南方方言”;大他71岁的外公则满口“19世纪的语言”,既老派又过时……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意象来源于其对周围世界的细腻观察,这大概与其童年对自然的热爱不无相关。儿时的他立志做自然学家,怀抱着“巨大”的热情,迫不及待地去探究世界的隐秘。他沉迷于捕捉昆虫、制作并收藏标本。他形容这是一种“流鼻涕”、“流泪而怀抱莫大希望”的人生初体验。他惊讶地观察这世界,惟恐错失美好的瞬间。尽管只是接触到“极微小的部分”,他仍然惊叹不已,宣称“我移动在巨大的谜语之中”。想来,这“巨大的谜语”也在他记忆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迹。多年以后,往昔的风景化为诸多繁复的意象,一并融入他笔下的世界,比如,夏天里唱歌的布谷鸟、山顶上追着天空的蓝色大海、散发着白兰地味道的清风,既迷人又充满超现实的意味。
不过,谜语之所以成为谜语,自有其复杂性与难解性。晚年的特朗斯特罗姆将人生比喻为“悲伤的凤尾船”,绝非偶然,只因其上真实地承载着存在的“轻”与“重”。幼年的他以孩童般的天真、好奇跃跃欲试地想要拥抱世界,但在最初的热情消逝之后,世界渐渐褪去美好的假象,展示出多元的面相。想来,在忆及往事时,浮现于诗人眼前的绝不仅仅是愉悦与轻盈———“快乐时光的记述,也伴随着暗淡悲惨的绝望”。
二战时,瑞典虽为中立国,却绝非世外桃源。席卷整个欧陆的战争虽然只是报纸战事地图上的“黑箭头”,仍然“像寄生虫一样”,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无法抹去的阴影。他天真地认为,“共产党员”是喜欢俄国的人,右派是亲德派,所以多少有一点“可疑”。在同学家里做客时,他第一次意识到阶级的存在与贫富的悬殊:批发商的儿子住在苹果湾的大房子里,玩“大得惊人”的玩具汽车;普通人家的旧屋没有独立的厕所,孩子们只能在“抛弃的老锅子”里撒尿。但政治终究太过遥远,那只是成年人的博弈场。我们可以想象,在9岁孩子的世界里,政治到底意味着什么?“社会问题、阶级、工会、经济、财产分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相对主张,这些观念我一点都不了解。”
彼时,在心智尚未成熟的特朗斯特罗姆眼中,法西斯的残暴应该远远不及现实的“苦难”来得具体、真切。因为母亲是小学老师的缘故,他在学校里受到特别优待(免于被打耳光、抓扯头发之类的体罚),然而精神上的压抑却不可避免。对他而言,学校是一个“喘气的空间”,他时时感受到其间的“沮丧气氛”。噩梦尚有醒来的一天,学校的恐怖却是没完没了:长有鹰钩鼻的校长好比邪恶的巫师,无奈没有好心的仙女前来助阵;老师一生气,后果很严重,“最可怕的是被送到感化院”。“感化院”这个恐怖的字眼让涉世不深的他联想起“磨碎机和刨子”。他不无悲观地想到,成年人设置如此“特殊的机构”,无非是为了“折磨”(甚至“弄死”)顽皮小孩。联想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负面情绪也随之呈几何倍数递增。最后,他更因此患上了抑郁症。
大学毕业后,特朗斯特罗姆成为儿童心理学家,并以此作为终身职业,大概与童年这段不堪回首的痛苦经历有关。他后来是否改变了对感化院的看法,我们无从得知,但少年时代的抑郁症却将他引入内省。“世界是一个医院,在我面前我看见身体和灵魂变形的人”。所幸,古典音乐拯救了他,在舒伯特、格里格和李斯特的世界里,他找到了精神慰藉———忧郁非但没有将其逼入绝境,反倒变成一种“叫我成长的肥料”。此后,音乐更成为终生所好,绵延于创作中,也就有了诗作里无处不在的音韵之美。
一言以蔽之,《记忆看见我》描摹诗人创作背后的世界,这既是现实的记忆,也是诗意的源泉。特朗斯特罗姆说,“诗不是表达瞬间情绪就完了。更真实的世界是在瞬间消失后的那种持续性和整体性。”那么,《记忆看见我》所秉持和延续的正是这份“真实”。他的诗作向来以密集的意象与独特的隐喻著称,在极简的诗句之下隐藏着繁复的意指。尤其在1990年诗人因中风而失语之后,句子变得更为隐晦。言语无法传递出他内心真实的声音,一切未尽之意,只有到记忆里寻找了。
在表述创作理念时,特朗斯特罗姆曾用“诗在找我”来形容瞬间灵感的迸发。显然,在他看来,世界就是一首精妙的诗,充满无尽的隐喻与难解的谜题。诗人只是旁观者,恰逢其时,不料竟被“巨大的”诗意撞了个满怀。同样,在回忆往事时,也就有了“记忆看见我”,而非通常所说的“我看见记忆”。这位“受雇于伟大的记忆”的老者作为记忆的见证人,被记忆再三操纵、主宰。记忆将他一次次推入往昔的时光,并引领他进入世界这“巨大的谜语”。
在《记忆看见我》里,回忆的旅程始于幼年,止于高中。特朗斯特罗姆将其一生比作一颗“彗星”。作为心智启蒙的关键时期,童年是最为明亮、最为密集的“彗星的核心”。他以诗人的浪漫情怀尽情吟咏、用心理学家的缜密思维细细揣摩,游走于“巨大的记忆”之中,找寻“记忆的记忆与突然的高潮所引起的情绪”。早年的生活片段如胶片般一一闪过,无论是第一次与母亲走失、不开心的小学生活,还是成人图书馆屡屡被拒绝的糗事,或者是少年时患上抑郁症的冬天,皆为其后漫长的创作人生埋下了伏笔。
作为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并非从小就显现出对文字的爱好。虽然5岁就学会了写字,但他对“写作”并无多大兴致,“我嫌写作太慢,我的想象力需要更快的表达方式。”但不管他承认与否,诗人的浪漫气质与敏感品性早已融入其血脉。比如,他狂热地迷恋上火车模型。但同样是火车,在他眼中也分为三六九等———他对蒸汽机车的热情远远大于电力机车,因为“我浪漫的倾向胜过我对技术的兴趣”。或者,他通过声音的不同辨别公寓里迥异的各色人等:电梯里遇见的“幽灵一样苍白”的老头儿,笑声越来越“稀少”;隔壁邻居的代理人时常爆发出阵阵“透过墙壁、令人着迷”的大笑;金发的保姆讲一种“柔软的南方方言”;大他71岁的外公则满口“19世纪的语言”,既老派又过时……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意象来源于其对周围世界的细腻观察,这大概与其童年对自然的热爱不无相关。儿时的他立志做自然学家,怀抱着“巨大”的热情,迫不及待地去探究世界的隐秘。他沉迷于捕捉昆虫、制作并收藏标本。他形容这是一种“流鼻涕”、“流泪而怀抱莫大希望”的人生初体验。他惊讶地观察这世界,惟恐错失美好的瞬间。尽管只是接触到“极微小的部分”,他仍然惊叹不已,宣称“我移动在巨大的谜语之中”。想来,这“巨大的谜语”也在他记忆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迹。多年以后,往昔的风景化为诸多繁复的意象,一并融入他笔下的世界,比如,夏天里唱歌的布谷鸟、山顶上追着天空的蓝色大海、散发着白兰地味道的清风,既迷人又充满超现实的意味。
不过,谜语之所以成为谜语,自有其复杂性与难解性。晚年的特朗斯特罗姆将人生比喻为“悲伤的凤尾船”,绝非偶然,只因其上真实地承载着存在的“轻”与“重”。幼年的他以孩童般的天真、好奇跃跃欲试地想要拥抱世界,但在最初的热情消逝之后,世界渐渐褪去美好的假象,展示出多元的面相。想来,在忆及往事时,浮现于诗人眼前的绝不仅仅是愉悦与轻盈———“快乐时光的记述,也伴随着暗淡悲惨的绝望”。
二战时,瑞典虽为中立国,却绝非世外桃源。席卷整个欧陆的战争虽然只是报纸战事地图上的“黑箭头”,仍然“像寄生虫一样”,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无法抹去的阴影。他天真地认为,“共产党员”是喜欢俄国的人,右派是亲德派,所以多少有一点“可疑”。在同学家里做客时,他第一次意识到阶级的存在与贫富的悬殊:批发商的儿子住在苹果湾的大房子里,玩“大得惊人”的玩具汽车;普通人家的旧屋没有独立的厕所,孩子们只能在“抛弃的老锅子”里撒尿。但政治终究太过遥远,那只是成年人的博弈场。我们可以想象,在9岁孩子的世界里,政治到底意味着什么?“社会问题、阶级、工会、经济、财产分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相对主张,这些观念我一点都不了解。”
彼时,在心智尚未成熟的特朗斯特罗姆眼中,法西斯的残暴应该远远不及现实的“苦难”来得具体、真切。因为母亲是小学老师的缘故,他在学校里受到特别优待(免于被打耳光、抓扯头发之类的体罚),然而精神上的压抑却不可避免。对他而言,学校是一个“喘气的空间”,他时时感受到其间的“沮丧气氛”。噩梦尚有醒来的一天,学校的恐怖却是没完没了:长有鹰钩鼻的校长好比邪恶的巫师,无奈没有好心的仙女前来助阵;老师一生气,后果很严重,“最可怕的是被送到感化院”。“感化院”这个恐怖的字眼让涉世不深的他联想起“磨碎机和刨子”。他不无悲观地想到,成年人设置如此“特殊的机构”,无非是为了“折磨”(甚至“弄死”)顽皮小孩。联想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负面情绪也随之呈几何倍数递增。最后,他更因此患上了抑郁症。
大学毕业后,特朗斯特罗姆成为儿童心理学家,并以此作为终身职业,大概与童年这段不堪回首的痛苦经历有关。他后来是否改变了对感化院的看法,我们无从得知,但少年时代的抑郁症却将他引入内省。“世界是一个医院,在我面前我看见身体和灵魂变形的人”。所幸,古典音乐拯救了他,在舒伯特、格里格和李斯特的世界里,他找到了精神慰藉———忧郁非但没有将其逼入绝境,反倒变成一种“叫我成长的肥料”。此后,音乐更成为终生所好,绵延于创作中,也就有了诗作里无处不在的音韵之美。
一言以蔽之,《记忆看见我》描摹诗人创作背后的世界,这既是现实的记忆,也是诗意的源泉。特朗斯特罗姆说,“诗不是表达瞬间情绪就完了。更真实的世界是在瞬间消失后的那种持续性和整体性。”那么,《记忆看见我》所秉持和延续的正是这份“真实”。他的诗作向来以密集的意象与独特的隐喻著称,在极简的诗句之下隐藏着繁复的意指。尤其在1990年诗人因中风而失语之后,句子变得更为隐晦。言语无法传递出他内心真实的声音,一切未尽之意,只有到记忆里寻找了。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