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主题出版物如何做到“有意义”又“有意思”?深度剖析《战上海》市场口碑双丰收的背后原因

作者:三两枝   2019年05月15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2018年底,上海人民出版社(以下简称“上海人民社”)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出主题图书《战上海》。数据显示,该书上市4个月,印数已达5万册。很多人印象中的主题出版物内容严肃,“意义”抽象宏大,阅读门槛高。这种有“意义”的主题出版很多,但“有意思”才能增加覆盖面和传播度,引起更多的人,尤其是当代年轻人的关注和兴趣,进而理解和体会主题出版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也就是说要能把“主题”精神传达到,还要好看有意思。这里的“有意思”并不是流于表面的热闹,而是将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统一起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战上海》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作者:刘统 著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近年来,主题出版已经由“献礼”形式发展为各个出版社持续深耕的重点产品线。摆在出版社面前的新问题是:主题出版如何做到叫好又叫座,如何做到“有意义”又“有意思”。

2018年底,上海人民出版社(以下简称“上海人民社”)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出主题图书《战上海》。数据显示,该书上市4个月,印数已达5万册。

与此同时,百道好书榜数据库显示,《战上海》正式出版3个多月来,共入选中国好书2018年12月榜、2019年1月百道好书榜·人文类榜单、《新京报》“20位读书人的2018年度阅读报告”“解放书单”等10余个书业重磅榜单,并获得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沙海林、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郭为禄、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刚、原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刘金田、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研究员刘庆、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党史专家韩钢等专家学者推荐,一致认为“《战上海》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出版开了个好头”。

在主题出版竞争激烈的当下,《战上海》是如何突出重围的?如何在主题出版这片红海里找到自己的位置?百道网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上海人民社社长、总编辑王为松。

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王为松

《战上海》: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传奇

“很少有书把上海解放第一年的历史写得这么详细,让我了解上海解放的过程竟然如此复杂和惊心动魄,非常感叹!”一位普通读者这样评价《战上海》。

70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着手解放上海。一年后,国民党军从舟山撤退,上海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恢复生产,安居乐业。这一年里的上海发生了什么?曾被蔑称为“泥腿子”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接手和管理这座经济、政治都十分复杂的大都市?他们如何应对空中轰炸和经济封锁?又是怎样对付国民党特务和投机商人,恢复经济解决民生问题,赢得上海人民的拥护?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军事战、政治战和金融战,“秘密运送到台湾的黄金”“高桥之战”“银元之战”“鸿生轮大案”“在反封锁的日子里”“大轰炸”等等,《战上海》清晰地展现了这样一个个层层递进,充满了悬念、意外和转折的真实历史事件。

此外,该书一改传统军史出版物的写作框架,将目光投放到上海解放的全貌。也并没有如传统主题出版物着重于形式和理论宣传,而是兼具学术性和故事性,通过大量史料、档案、报刊、口述以及100幅图片等还原历史细节。

“主题出版是围绕党和国家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题材、重大理论问题等主题而进行的选题策划和出版活动。”王为松说。早期的主题出版物容易给读者留下严肃高冷、阅读门槛高的传统印象,《战上海》除了具有主题出版的严谨性和学术性之外,其叙事手法更加平易近人,像一个娓娓道来的历史故事。

“我们这本书虽然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上海解放70周年而作,但并不意味着它仅仅是为了这个时间点,而是要写成一本可以流传后世的学术著作。” 而作者刘统正是把《战上海》打造成了这样一本兼具历史的严谨性与故事的趣味性,读起来毫不枯燥十分好看的主题出版物。

《战上海》作者刘统,复旦大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师从王仲荦、谭其骧教授,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院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研究,著有《东北解放战争纪实》《华东解放战争纪实》《中原解放战争纪实》等十余部专著及大量学术论文。王为松认为刘统教授不仅有扎实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写作经验,格局和立意也与本书的主旋律基调相吻合。

打造“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主题出版品牌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海人民出版社除了推出《战上海》,还策划出版了一系列思想精深、内容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主题出版物。

很多人印象中的主题出版物内容严肃,“意义”抽象宏大,阅读门槛高。这种有“意义”的主题出版很多,但“有意思”才能增加覆盖面和传播度,引起更多的人,尤其是当代年轻人的关注和兴趣,进而理解和体会主题出版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也就是说要能把“主题”精神传达到,还要好看有意思。这里的“有意思”并不是流于表面的热闹,而是将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统一起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有的优秀主题出版物之所以没有成为畅销书,正是囿于形式,忽视了读者需求,没掌握传播规律造成的。《战上海》中人物众多,事件复杂,叙事宏达,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智慧,情节跌宕,细节详实。正是这样优质的内容结合有效的推广模式而广受读者的了解和欢迎,一跃成为短期内屡次加印的畅销书。

王为松认为,打造这样兼顾“有意义”和“有意思”的主题出版品牌,应该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统一。

在上海人民社,“以专业学术打造出版品牌”是最基本的原则,而成功的主题出版则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学术研究基础上,以保证导向正确、内容准确、观点权威。

“主题出版的基础是学术出版,也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兼具理论基础和学术基础的同时,也要注意可读性。”王为松说。

据悉,上海人民社重点推进优化组织架构和选题布局,先后组建了以学科为导向的编辑出版中心,如政治与理论读物编辑中心、历史读物与文献整理编辑中心、法律与社会读物编辑中心、世界政治与经济读物编辑中心等。上海人民社和高校、研究机构等理论界、学术界保持了长期的密切合作关系,时刻关注这些机构、部门的最新学术成果和研究动态,拥有了一支理论水平高、学术能力强的作者团队,其中既有学界泰斗,也有学术新秀,做到老、中、青学者全覆盖,共同打造了一系列专业学术的优秀主题出版物和人文社科类精品读物,如《中国共产党历史图志》《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图志》《中国震撼三部曲》《中国协商民主的逻辑》《中国共产党执政史概要》《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共产党宣言〉十问》《打铁还需自身硬——今天如何做一名共产党员》《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努力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等一批既叫得响又传得开的作品。

所以,“扎实的创作团队与创新思维实现完美结合,主题出版无论是‘意义’还是‘意思’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推出更多唱响主旋律、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精品主题出版力作。”王为松说。

创新主题出版传播方式,激发活力服务大众  

在图书的宣传方面,为了满足广大读者阅读需求,自去年4∙23世界读书日以来,上海人民社与相关区县委办局联手打造了主题不同、风格各异的读书会,邀请诸多知名学者和文人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分别为相关区域内的党员干部群众、都市白领和普通市民带来文化的盛宴。数据显示,一年下来各类读书会覆盖人群逾110万,并获得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

“读书会品牌的打造,为现在及未来优质出版资源、作者资源与社区联手探索阅读推广新路径提供了生动案例,也为做好文化服务工作提供了更有效的路径。”王为松告诉百道网。

为充分发挥全媒体传播优势,上海人民社联合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党建服务中心、人民网上海频道、东方广播中心、阿基米德等单位,陆续推出“给90后讲讲马克思”“回想四十年,我们再出发——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实景党课”等根据实体书改编的音频党课,用接地气的传播手段,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丰富的内容通过丰富的载体得到丰富的呈现。据悉,《马克思的20个瞬间》已重印6次,印数接近6万,受众人数达3亿人次,反响热烈。上海人民社携手阿基米德传媒、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共同策划主办“战上海  走上海  边走边讲上海解放纪念点——纪念上海解放70周年系列实景对话”活动,丰富宣传形式,尝试跟随《战上海》一书作者刘统教授的步伐,以书为基础,通过“字图音视”全媒体多角度呈现上海解放的故事,以此弘扬革命先辈彻底革命、开天辟地的精神和斗志,以及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魄力。现在,活动还在热烈开展中。

王为松说:“这些新媒体使图书的宣传方式、速度和覆盖面有了质的飞跃,迅速风靡全国。”

另外,上海人民社还把特定图书与节庆日绑定起来,以扩大品牌知名度。如把《读书这么好的事儿》作为上海人民社4∙23世界读书日指定推荐读物,罗曼·巴特的学术著作《恋人絮语》更适合作为情人节推广读物等等。

(本文编辑:安宁)

作者:三两枝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