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倪新玉:《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数字出版心得

作者:倪新玉   2012年09月26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提要】我将电子书和实体书的制作融合于同一个过程,只在最后的阶段分开操作,也即是实现了所谓的“EP同步”。   


倪新玉,以前从事传统出版业,现从事数字出版工作,目前致力于数据加工和电子书刊的制作

    我出身于传统书业,与它血脉相连,有着割舍不断的感情,所以我总希望我们的传统书业能够实现和数字出版的顺利对接、平稳过渡。我几乎每遇到一个问题,每做一件事情都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也有了一些零散的想法。因缘凑巧的是,这些点滴的思考竟然因一个项目而凝聚融合起来,形成了比较清晰的思路。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套民国时世界书局版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这是民国三十六年的本子,朱生豪译,一版一印。当即奉为至宝,兴冲冲地打开来翻看。谁料一看之下大吃一惊:这里面的文字竟然和我们原来所见的大相径庭,几乎是每一句的用词和句法都有显著的差异。

    后来我进行了一番考察、比对和分析的工作,结果发现我手头的这本才是真正的原译本,而现在通行的本子是在这一本子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几乎是逐字逐句的改动之后形成的,而且越是重要的作品改动的幅度就越大。这些修改可以归纳为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比如,把“女郎”改作“姑娘”,“欢喜”改作“喜欢”,“爱人”改作“情人”;另外,调整语序的情况就数不胜数了,几乎每一句都有。整体上我认为现在这些改动不妥当的,因为并没有能够提升文本的价值,而以现代标准对于当时的语法和词汇进行的改造也使得原有的“民国味道”几近丧失,实在已不好说是朱生豪本人的翻译了。

    鉴于朱译本在所有各译本拥有统治性的影响力,我认为有必要对原版进行再版,让众多朱译本的热爱者一睹原貌。咨询了一下身边的朋友,他们也都很赞同。于是我就向一些出版商推荐,不料纷纷被否,理由是规模和投资风险太大。这理由我能理解,但心里却留下了一个很深的遗憾。

    直到几个月前,我突然发现问题可以解决了。因为我现在有了按需印刷,如果走这条路子,那么就可以避免在印刷方面一次性的巨大投入和不可测的风险。至于其他的工作呢,我自己凭着十多年来的积累,只需要一名设计师帮助进行美术设计,就可以全部完成了。这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发现!我当即放下了其他的工作,开始着手操作这件事情,几个月后事情做成了。
       
    制作的过程是繁琐的,充满了各种细节和意外,也不时地会遇到一些惊喜,不过就不足道啦。完成这项工程对我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为读者提供了一套极具版本价值的经典图书,且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二是对于数字出版我形成了一个自己的操作模式,我认为至少我自己可以按照这个模式一直走下去。 这套书对于读者有几方面的价值:
      
    在编校工作中,我秉持以下原则:尊重原作,不因个人喜好而改动文字,只改正个别确定无疑的错字、衍文、阙文等。由于时间关系,存疑之处一概置之不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读者在这里所见的是一套原汁原味的朱译本莎士比亚。

    另有一件事可能会有不少读者感兴趣。按需印刷的图书是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的,理论上每一本书都可以是与众不同、可以是独一无二的。这实际上提供了一个很广阔的相像空间。作为尝试,我请设计师设计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封面,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进一步地,我们甚至允许有设计天赋的读者自己来设计,我们来帮助他实现。

    现在做书,数字出版和电子书是必须要考虑的。这一套书的电子版将会放到app store里面,喜欢电子书的朋友们可以前去下载。

    但是站在出版人的角度看,这套书里包含了我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首先,我将电子书和实体书的制作融合于同一个过程,只在最后的阶段分开操作,也即是实现了所谓的“EP同步”。(E是指电子书,P是实体书。)

    这个过程一方面生成印刷文件,这里可以区别情况,对于畅销书采用传统印刷方式印刷,对于普通的书采用按需印刷的方式生产,更可以实现个性化订制。另一方面,继续进行加工,可以制作成多种格式的电子书,还可以在其中添加多媒体和交互性。

    这时我发现了一个很关键的好处:我们其实不必为电子书还是纸书而争论不休了。可以由读者任意选择,而我们气定神闲地看着,任其自然消长。此外还可以有一些好处,比如,不必再害怕库存了,回款周期缩短了,操作空间变大了……

    如前所述,对于读者来说,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纸书和电子书,可以实现个性化订制。这也是很美妙的事情吧。

    私心以为这种模式或者具有局部的借鉴意义,可以作为过渡时期的过渡方案。因为它的操作门槛不高,只需改造一下编辑流程和排版工作就可以实现了。实现了这一步其实就算迈进了数字出版的门槛了。对于传统书业来说,怕的是一支徘徊在门外;只要能够进得门来,我们其实不害怕路途遥远。

    一个附带的话题:我认为按需印刷的图书尽管有着物理形态,但是这种方式本质上已经是属于数字出版的范畴了。其理由不仅在于印刷方式本身(数码印刷),而且在于它要求的生态系统是数字出版的生态系统。这一观点是否成立?我在这里提出来,权作抛砖引玉了。

    此书由本人全程负责,大多数工作是一人独自完成的。这套书实际上是对于我十余年来从事印刷、出版、数字出版的工作经验和技能的一次全面总结和集中展示,这三方面的经验对于本书都是不可或缺的。由于以上所有条件会于一身,才使此书有机会面世。

    但是以一人之力而贯穿整个产业链条,工程的艰巨可想而知。即便是条件已经完备,一旦开始实际操作的时候,一切的细节和各种始料未及的问题就会纷纷找上门来,你必须一个一个地解决。虽然不过是几个月的时间,虽然完成制作只好算做了一半的工作,而我却已是遍尝各种滋味,也因此更体味到做成一件事是多么不容易!

    在此,我要感谢数字出版的前辈李飚先生给我的关键指点,感谢我的设计师梁大林先生和付莉女士给了我精美的设计,你们让我坚定了做出一本好书的信心。感谢你们。

    此篇匆匆而就,言不尽意,且有言不及意之感,期待有机会和业内朋友当面交流。

    一切操作模式都要基于图书本身的价值,我的幸运在于遇到了一本好书,然后我的一切思路才有了发挥的基础。适逢朱生豪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此书的出版也算是一个绵薄的纪念吧。
   
    倪新玉
    2012年9月23日

作者:倪新玉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