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1932—1945年日本生物战部队在中国进行的医学人体实验》首发式在天府书展举行

2025年10月17日 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2025年10月17日下午,《1932—1945年日本生物战部队在中国进行的医学人体实验》中、英文版新书首发式在2025天府书展主会场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外文局、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馆和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指导,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和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新星出版社和四川人民出版社承办。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外文局副局长谢刚,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陆彩荣,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利明,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昆,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胡巍等嘉宾出席了活动。该书作者、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全球卫生研究院院长蒂尔·巴尼格豪森教授通过视频方式参与了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于10月15日在第77届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全球首发并收获热烈反响,此次在天府书展的国内联动首发,进一步拓展了这部著作的影响力。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指出,本书的出版展现了国际学术界对历史真相的尊重与坚守。他表示,作者蒂尔·巴尼格豪森教授通过严谨的学术方法,系统梳理多国档案文献,以交叉验证的研究路径,清晰还原了日本生物战部队在中国进行医学人体实验的历史事实。邬书林强调,该著作不仅是对遇难者的深切悼念,更是对人类良知与和平理念的有力呼唤,展现了中国出版界在推动历史研究与促进国际传播中的责任与担当。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历史,他期待四川出版界能出版更多这样的好书,通过书籍传播真理。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胡巍表示,2025年天府书展与法兰克福书展首次合作并设立图书专区,搭建了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作为两大书展的重点活动,《1932—1945年日本生物战部队在中国进行的医学人体实验》基于扎实史料,深入揭示了抗日战争期间日本生物战部队进行医学人体实验的历史真相。该书通过海内外联动首发,有效拓展了国际影响力。他强调,新华文轩将持续支持此类优质出版项目,以图书为载体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助力优秀出版物走向世界。

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副总编辑尹杰认为,本书的独特价值在于其基于多国档案的中立视角与跨学科研究方法。她指出,作者通过系统梳理多国史料,揭示了日本生物战部队进行医学人体实验的历史真相,为国际社会认知这段历史提供了关键依据。这种超越单一国家叙事的学术路径,增强了研究的公信力与说服力,也为跨国界的历史反思提供了范例。她强调,此类著作的出版有助于推动形成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共同认知,并呼吁国际出版与学术界继续携手,共同致力于人类历史记忆的保存与传承。

新星出版社总编辑孙志鹏对《1932—1945年日本生物战部队在中国进行的医学人体实验》一书出版过程中社会各界给予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谈到,日军在中国的医学人体实验,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伤痕,也是人类文明史上骇人听闻的一页。蒂尔·巴尼格豪森教授基于自身专业医学背景,广泛发掘、交叉使用多国史料,为这段历史的研究和书写贡献了新的成果,也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路径。期待以这本著作的出版,联结起专业研究与大众阅读,也为中外合作研究和国际传播架起新的桥梁。

图书作者蒂尔·巴尼格豪森教授则谈到了自己在中国南京、哈尔滨的学习经历,以及对德国、日本等国医学史的研究,尤其关注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中国进行的医学人体实验。他提到,通过对日军医学人体实验、生物战史实、文献、档案等的细致梳理、分析、研究,《1932—1945年日本生物战部队在中国进行的医学人体实验》一书清晰展示了那些残酷的人体实验中存在的真相以及日军打造生物战武器的真实目的。他对新星出版社和四川人民出版社联合推出本书表示感谢,希望读者铭记伤痛,捍卫人类共同的和平和正义。

首发式上,谢刚、李昆共同为新书揭幕。本书的国内首发,标志着这段隐蔽的历史进一步进入公众视野,客观、全面揭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期间日本生物战部队在中国进行医学人体实验的历史真相,为深化相关历史研究与和平教育提供了重要支撑。活动在嘉宾合影与观众的热烈反响中圆满结束。

由新星出版社和四川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1932—1945年日本生物战部队在中国进行的医学人体实验》中、英文版图书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