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研究“人文经济学”这一重要课题。人文经济学,既不是人文学科,也不是经济学科,而是人文与经济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理性表达。
现实中,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做到人文与经济的良好结合。以苏杭为代表的江南地区却恰恰因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被当做人文经济学的一个实践样本。2024年,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洪银兴接受委托,以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名义组成课题组,与经济学者范从来、张二震、葛扬、任保平、王宇伟等教授,以及文史学者朱庆葆和范金民教授一起,以苏杭地区,尤其是无锡为重点,研究和揭示江南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背后的人文经济学。2025年,课题组将调研成果集结成书,与之前早就联系到课题组,提出人文经济学选题出版计划的江苏人民出版社合作,共同推出了《人文经济学的江南模样》,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汇处,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模样,为大众读者解读繁荣密码。
《人文经济学的江南模样》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洪银兴 等
出版时间:2025年03月
人文经济学是经济发展和人文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一种虚拟性的表述,其研究的关键是人、文、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人文经济学的缘起,是为了寻找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文密码,从而关注“人”和“文”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推动作用。而江南地区,自古便是中国经济文化的高地。从“苏湖熟,天下足”的农耕文明巅峰,到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的实业报国传奇,再到改革开放后苏南模式的创新蝶变,这片土地始终演绎着人文精神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实践。研究江南地区经济发达的文化密码和文化繁荣的经济密码,实际上是在寻求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动力。
在本书责编看来,作为江苏人文经济学领域的首部专著,“《人文经济学的江南模样》便是以江南这一独特样本为立足点,结合无锡、苏州、常州等地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实践,从江南地区历史上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到崇文重教传统塑造人力资本优势,从工商文化催生近代经济萌芽,到苏南模式促进所有制结构变迁,从开放包容文化助力各类经济园区崛起,到自主创新精神孕育科创产业集群,层层揭示人文要素与经济活动的深层耦合机制,在理论与实践交汇处,展现经济和人文共同繁荣的江南模样,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和丰富内涵。”
关于人文经济学,洪银兴教授认为,其中的关键是寻求经济和人文相互转化的逻辑和机制。即:“以文化人、以人化经、以经育文”。那么,该如何正确诠释“文、人、经”三者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并从中探讨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相促进的规律,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样板呢?本书作者团队中的每个人对此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阐述方式。
《人文经济学的江南模样》作者团队的领衔者洪银兴教授是人文学领域的专家,其他作者则分别是经济学和历史学领域的资深教授。这样的跨学科作者团队使本书跳出“就经济谈经济”的窠臼,开拓了全新的研究路径。
书中开篇便浅析了江南地区经济繁荣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这里是中国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地区,很久以前就产生了崇尚实业的工商文化。江南地区的文人所极力倡导的家国情怀,又对当地的实业家影响至深。无论是范蠡在“三致千金”后,“分散与贫交疏昆弟”,还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论是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是顾宪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无不体现了江南人的以义为先,义利兼顾。
作为本书的作者之一,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范金民在研究江南人文经济学的历史实践时,把它放在全国范围来考察。第一,考察江南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的历史风貌。第二,阐明江南历史上的人文经济学的内容和表征。第三,探讨江南人文经济学发展的前提,或者是原因。在阐明江南历史上的人文经济学的内容和表征上,他选择以江南的园林营造和宜兴紫砂为典型,来表述人、文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旨在突出江南地区的水韵文化、人才甲天下的思想以及精益求精、与时俱进等人文特质。
在苏州园林的叠石理水间,在宜兴紫砂的匠心传承里,在苏南乡镇企业的创业史诗中,本书作者团队厘清的是人、文与经济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们之间多学科的交融颠覆了传统经济学研究的单一线性思维,构建起人文要素与经济活动立体互动的分析框架。江南地区的实证表明,书院教育孕育的不仅是科举进士,更是讲求经世致用之学的实业人才;工商文化积淀的不只是财富神话,更是兼容并蓄的开放创新精神。
责编们认为,书中呈现的苏南模式变迁的历史,本质上是一部人文精神驱动制度创新的历史。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院士经济”,从乡镇企业改制到科创园区崛起,文化传统始终是制度变迁的深层推手。这些立足多学科视野的研究成果也为人文经济学注入了新的理论养分。
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更是推动市场价值与文化价值共赢的核心动力。在《人文经济学的江南模样》一书中,出现了很多极具创新性和启发性的观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深入剖析了江南“崇文重教”传统对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相互转换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在江南传统文化中,吴文化的“耕读传家”之风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耕读传家”代代相传后,便逐渐形成了崇文重教之风,并成为当地人普遍的信仰和行为准则。
崇文,就是崇尚知识和学术,尤其是将儒家经典和文学经典奉为圭臬。历朝历代,江南地区都涌现出无数引领文坛的名人和作品。如,陆机和他的《文赋》、刘勰和他的《文心雕龙》、顾恺之和他的画作、张旭和他的狂草,以及王阳明的心学、吴门四家的书画、乾嘉学派的朴学等。就连苏州评弹和昆剧、锡剧等艺术领域也是不断推陈出新,始终广受民众喜爱。
重教,是重视教育。江南地区是中国古代教育机构最为发达、教育制度最为完善的地区之一。无论是家长还是社会,都十分重视子女教育,视教育为人生至关重要的一环。宋代以后,江南地域书院纷起,文风日盛。很多与教育有关的家训代代相传,深入人心。如,“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寒可无衣,饥可无食,至于书不可一日失”等。
从古代的书院,到近代的工商文明崛起,再到今天的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崇文重教”始终贯穿于江南地区的发展脉络当中。“崇文重教”传统不仅提高了人的精神文明程度,同时促进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时至今日,江南地区依旧是全国科教高地和人才高地。现代院士经济走廊的智力集聚效应,大国工匠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无不印证着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如今,以文化软实力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本书作者团队在深入研究江南地区的经济模式、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解码江南地区的独特优势时,也在寻找适用于其他地区发展的普遍规律。“从江南看中国,从中国观世界”的研究站位,为其他地区探索特色发展路径提供了方法论镜鉴。
例如,书中阐述的“以经育文”机制,正在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常州青果巷等新老地标中具象化。这种文化再生产的现代模式,既避免了文化产业化过程中的庸俗化陷阱,又创造了可观的经济附加值,形成了良性的价值循环,其他地区完全可以借鉴过去。此外,周庄的文旅融合、阳山的水蜜桃品牌经济、宜兴紫砂的电商转型等案例也证明了传统文化资源完全可以在现代市场体系中实现价值倍增,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供了新思路。
众多专家学者都认为,《人文经济学的江南模样》为建立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进行了原创性探索,填补了人文经济学研究的空白,同时为江苏奋力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大责任、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和决策参考。
在责编们看来,本书并非一本传统的经济学著作,它有着独树一帜的学术深度和耳目一新的多维视角。
与市面上其他关于人文经济学或研究江南地区经济学的书籍相比,本书聚焦人文经济学前沿领域,立足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视角,打破了“就经济谈经济”的思维局限;融合了地域特色与普遍规律,深入江南地区的经济模式、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为其他地区追求经济与人文协调发展提供借鉴;结合历史纵深与现实关切,既挖掘出了江南地区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回应了新时代“如何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重大命题。
书中通过对江南地区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的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得出结论——人文经济学不是新的学科概念,而是人文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理性表达。
文化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传承历史文化、融合现代文明和高科技创新。这样的文化现代化,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以苏杭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正是人文经济学的实践样本,其一路走来的企业改革文化、集体富裕文化、创新文化、诚信文化,以及乡镇企业的“四千四万”精神,都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学习。
作为一本专著,本书内容涉及到很多经济学专业理论。为了更好地在专业性与可读性中间取得平衡,书中理论全部采取深入浅出的方式进行介绍。文史知识也没有罗列过多的考据,而是结合江南地区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实践,通过大量案例来阐释作者观点。即便读者并不具备很多专业知识,也能轻松跨越门槛,跟随书中层层递进的论证和通俗易懂的案例,探寻经济和人文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深层逻辑。
在“人文经济学”这一重大前沿课题面前,《人文经济学的江南模样》交出了独具江南智慧的答卷。以洪银兴教授为首的作者团队站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高度,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深邃的历史思维,通过系统的学术梳理和大量的案例调研,进行了难能可贵的原创性探索,首次系统性地构建了人文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填补了我国人文经济学研究的空白。
正如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尚庆飞所言,这部著作“以时代为背景、以理论为基石、以实践为注脚,向读者呈现了人文经济学在江南地区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充分印证了人文与经济融合共生的客观规律和实践样态”。它启示我们:中国经济学研究不仅要解释西方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更要立足中华文明沃土,提炼属于自己的原创性理论。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