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解码烽火岁月中的科学担当——《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科学与科学家》新书分享会在渝举行

2025年07月26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抗战中的中国科学家前辈们在没有电、没有自来水的恶劣环境下,是如何制造出炸药、防毒面具、青霉素的,他们才是我们的‘明星’、我们的楷模!”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科学与科学家》新书分享会现场,重庆八中宏帆中学的张子锡同学激动地告诉记者。他的妈妈周茂表示,在重庆这座铭刻着深厚抗战记忆,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遮护过众多科学家和科研机构的山城,让孩子了解这段历史显得更有意义。

7月25日上午,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重庆开幕。在河南馆,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旗下的大象出版社举办了《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科学与科学家》新书分享会,邀请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利明、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吴宝安、中国出版协会副秘书长朱国鑫等出版界领导莅临现场,以及以清华大学教授杨舰带领的部分作者团队共同畅谈科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尤其是抗战期间发挥的重要作用,促使大家深入思考科技与战争、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平衡关系,为当今社会在科技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如何避免战争悲剧重演、如何合理利用科技提供历史借鉴。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林疆燕,中原传媒股份公司董事、总编辑董中山也出席了此次活动。

“抗战时期中国的科技力量尽管从总体上说来还比较薄弱,但他们在战争中创造性地挥洒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更需要科学家精神,这本书就很好地诠释了“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含义,“非常值得青少年以及所有人好好读一读。”

《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科学与科学家》一书的主编、清华大学教授杨舰介绍,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讲好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故事,我们和大象出版社集结国内多位著名科学技术史名家,共同打造出《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科学与科学家》,向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讲述科技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参与到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典型故事。

中国科学院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室副主任王公、《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刘丹鹤与海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王佳楠也纷纷介绍了自己的创作经历和在杨舰教授的引领下进入科技史研究的历程与感受。

此外,本书策划人、大象出版社副总编辑李光杰补充道:“除了纸书,我们还邀请广播电视台一众知名主持人制作了有声书,读者可以扫码免费聆听,并且后续考虑拍摄微短剧,浓缩书中的抗战故事,以更加多元、立体、开放的形式进行传播。所以,这部作品是一个融合出版项目。”

据了解,大象出版社作为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旗下的教育出版社,始终致力于以优质内容服务于科学教育事业,在科技史和科普出版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中原传媒股份公司董事、总编辑董中山在致辞中强调,《剑桥科学史》《中国三十大发明》《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中国手工艺丛书》《中外著名科学家传记》等一批重点出版物,已然形成科学出版领域的大象品牌。这部作品,正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又一力作。它的出版,不仅是对科学史科普教育工作的重要贡献,更是对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推动科学家精神传承与发展的有力实践。

在活动现场,一位认真聆听专家学者讲述的年轻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经过采访交流得知,这位刚刚从中南民族大学本科毕业、即将攻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的陈显双同学在观看图书宣传视频以及大家不同角度的介绍后,他很感动,也很震撼,因为在人类文明的至暗时刻,他看到科学家们为守护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烽火中并肩而立,共同举起真理与希望的火种。“历史并未走远,我们不仅需要铭记历史,更应该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美好未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