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心·眼》:用故事点亮心血管健康之路

2025年06月17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在当今社会,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大问题。心血管疾病种类繁多、涉及面广,患者不分年龄和性别,这些病变牵涉到医学和其他科技领域的很多知识,误诊率极高。因此,普及心血管健康知识,帮助大众更好地了解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显得尤为重要。

而《心·眼》这本书,正是这样一盏照亮心血管健康之路的明灯。《心·眼》的作者程蕾蕾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拥有近30年的临床经验。她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国心内科排名前三、上海市心血管病临床质控中心。程蕾蕾不仅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还致力于医学科普工作,是上海市健康科普领军人才。她用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大众带来了一本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心血管科普书籍。

《心·眼》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程蕾蕾
出版时间:2025年06月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用发生在医院内外的真实生活故事,讲述了冠心病、高血压、主动脉夹层、早搏、起搏器植入等日常医疗活动中最受关注的问题。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读者可以轻松地获取相关的医学知识,而不会感到晦涩难懂。例如,在讲述冠心病时,程蕾蕾并没有简单地罗列症状和治疗方法,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病例,让读者了解到冠心病的发病原因、诊断过程以及治疗的复杂性。她强调,看病不能仅仅依赖“眼见为实”,很多时候需要医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去倾听、去安慰、去取得患者的信任,这样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在《心·眼》中,程蕾蕾不仅分享了医学知识,还传递了一种人文关怀。她深知,患者在面对疾病时,不仅需要医生的专业治疗,还需要心灵上的慰藉。因此,她在书中穿插了许多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温暖故事,让读者感受到医学的温度。这些故事不仅让读者对心血管疾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他们了解到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的不易和用心。

《心·眼》得到了众多专业人士和公众人物的高度评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会会长葛均波在序言中写道:“在医疗行业,用专业知识拯救生命是职责;而像程蕾蕾教授这样,坚持将晦涩的医学知识用温暖易懂的故事讲出来,则是医者仁心的另一种担当。”作家陈村也对程蕾蕾的科普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她的文字“有临床医生的明快和严谨”,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善待自己的心。演员胡歌则称赞程蕾蕾医生的文字“专业而明亮,温柔又有力”,能够让公众明白健康其实就藏在日常生活中。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真假难辨的健康信息所困扰。而《心·眼》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用专业的知识和温暖的故事,为大众照亮了心血管健康之路。它不仅传递了医学知识,更传递了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这本书,学会守护自己的心血管健康,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精彩书摘:

推荐序

眼见就为实吗?

——葛均波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中心主任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内科医师分会会长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

心血管疾病种类繁多,涉及面广,从幼到老均可累及。从专业角度,我们将心血管疾病大致分为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炎与心肌病、心包疾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等;随着科技发展,新兴亚专科不断涌现,包括肿瘤心脏病、代谢心脏病等。这些病变牵涉到医学和其他科技领域的很多知识,即便是医学生,也要经过多年寒窗苦读,才得以窥其门径。而复杂众多的医学名词,经常令普通民众望而却步。实际上,大部分病变在早期都有迹可循。如何预防与尽早发现疾病,需要大力推行科普宣传。

我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是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心血管临床质控中心,每天接诊来自全国各地的心血管病患。我学生程蕾蕾教授在临床一线勤恳工作将近三十年,她利用业余时间,将真实病例予以改编,撰写科普故事书。“医学术语太难懂?讲个故事给你听”,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科普承载形式。

疾病诊治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论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辅助治疗都不应该替代医生对病患面对面的望闻问切。临床上的每个病例,就像一个个重案要案,需要呕心沥血去查看、分析与探究。很多时候,病人不舒服的症状以及检查结果,只是冰山浮出海平面的10%,如果不仔细去往下追查,很可能忽视、延误甚至误诊病例,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医生看病,首先要“眼见为实”,就是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去触碰感知,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还要超越“眼见为实”,因为疾病总是有很多混淆和干扰因素、病患的难言之隐以及看病过程中的偏倚倾向,最终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时至今日,临床上依然不乏继发性高血压没查明病因就应用降压药,使得原发病变一再掩盖;凡是胸闷胸痛一概作为心肌缺血处置;只要发现肌钙蛋白升高就以为发生了心梗;更不要提各种系统性病变累及心脏被当作心脏孤立性肿瘤、肿瘤患者抗癌治疗中的心血管不良反应被一再忽视等情况,这些都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去看见、去发现。

那么,心血管疾病对医生来说尚且如此,普通民众还有什么方法能知晓并记忆呢?

在这本书里,程教授另辟蹊径,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常见心脏病以及最新医学科技进展,这些知识无缝嵌入故事情节,有些是对事态转折的阐述,有些是意想不到的推手,有些是看到结局之后的解释,令人在阅读的时候,跟随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顺其自然地接受了医学知识,同时了解了书中介绍的医务人员的工作节奏。

在儿童专科,药剂往往做成甜蜜蜜的味道,孩子才肯咽下去;对于医学科普,枯燥乏味的宣讲收效甚微,医学科普非但需在药里加糖,更高明的方法是在糖里面加药,而对于广大读者,好看的故事就是美味的糖果,大家在津津有味看故事的同时,也补充了医学的养分,一举两得。

因此,我郑重推荐这本“读起来不累”的科普故事书,医患双方以文字为媒介,一起联手捍卫心脏健康!

书摘

我抽了一张旧报纸垫在办公桌上,打开木棍一个小时前给我送来的盒饭。今天的盒饭不错,有两个我们食堂最拿手的红烧大肉圆,还有碧绿生青的本地小青菜。虽然盒饭已经冷透了,但此时此刻,饥肠辘辘的我依然闻到了饭菜的诱人香气。我掰开一次性筷子,一手一根筷子上下打磨了下毛刺,先咬了一大口肉圆,然后端起水杯走向门口的饮水机,却被突然闯进来的木棍撞了个满怀。

林昆是我的研究生,今年博士二年级,木棍是她的雅号。自打前年双十一快递小哥在医院宿舍楼下用黑色记号笔接二连三把她的好几个网购包装袋都写上大大的“木棍”之后,她就被改名了。那段时间她没日没夜待在实验楼,那些快递在宿舍楼下放了好几天,快递小哥对于物件长时间没人领取十分不满,叉着腰不耐烦地打电话催她:“木棍!你的包裹到底还要不要了?要的话赶紧拿走!”闻者无不莞尔。

“小林,你帮我问过你同学了吗?”我一边接水一边问。

“程老师,舒老师出事了!”林昆的语气十分焦急。

“舒坦?”我转过身来,“他怎么了?”

林昆擦了把汗:“我去食堂吃完饭就联系了金威,想下午去眼科门诊完成你布置的任务。没想到连续打了三次金威才接电话,说舒老师现在在急诊抢救!”

“啊?!”

我的兴趣爱好是写作,最近正在构思一篇科幻小说,有几个涉及眼科的问题一直没搞清楚。刚才林昆帮我送盒饭,我忽然想到了就吩咐她说:“你们班长,那个眼科舒坦教授的学生,是叫金威吧?得空帮我问下他:眼睛通过透镜成像,光线映射到视网膜成像不应该是倒置的吗,但我们看到的都是正向的,这个机制究竟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其实上两周我遇到舒坦的时候也问过他,可惜没讲上几句他就匆匆跑了。看他那么着急,也就不好意思拉住他。当医生就是随时待命,一有紧急情况就啥也顾不上了。不过,舒教授没时间,学生之间沟通沟通总归可以吧。

林昆一只手撑在门框上:“舒老师可能心梗了!”

舒坦?心肌梗死?我脑子开始飞快旋转。

舒坦跟我差不多年纪,中年男性,但是身材依旧瘦削挺拔,不像我家老刘从五六年前腰上就长出了救生圈,特别是吃饱了往沙发上一歪,肚子鼓得像个气球。我差不多每天都催他去锻炼,女儿Happy更是时不时讥笑他几句,但老刘惰性太大,不但推三阻四,还说在他们科里他的肚子连前三都排不上。

我恨得牙痒痒的:“你咋不向那些身材优秀的看齐呢?”

老刘觍着脸问:“难道还有哪个男人比我更优秀?”

我马上给他举例:“喏,江永兴,我们医院的黎春晓,舒坦……”话没讲完,老刘得意地哈哈大笑,好像揪住了什么小辫子:“程蕾蕾,你要我向舒坦学习吗?我承认,他身材比我好,可是我对你忠心耿耿啊。你选择一下,你是接受我现在的身材呢,还是要我像舒坦那样?”被他这么胡搅蛮缠,我没辙了。

确实,舒坦去年年底那档子事,不但本院同事暗地里议论纷纷,而且坏事行千里,连老刘他们医院都传遍了。

可是,舒坦怎么会心梗呢?他非但不胖,而且以前梁昱说起她家老舒,那可是自律典范,不烟不酒,不急不躁,每周雷打不动去三次医院工会的健身房,周末得空还去滨江绿地长跑。虽说三高容易得冠心病,不过血压、血脂、血糖正常者也会冠脉狭窄,但是,我们本院职工每年都体检,以梁昱那么认真负责的性格,应该老早催促她家老舒去做过颈动脉超声和冠脉CTA了吧?他突发心梗?不科学啊。

没有三高,就不用排查冠心病?

疾病的发生发展远比想象中复杂。三高容易得冠心病,不过血压、血脂、血糖正常者也会冠脉狭窄。所以,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病变。如要排除冠心病,一般建议做冠脉CTA,或者先采用颈动脉超声筛查,因为全身血管隶属同一个水利网,如果颈动脉光洁、内膜不增厚,也没有斑块,则从侧面提示冠脉发生粥样硬化、血管堵塞的概率较小。

想到这里,我对林昆说:“我们现在去急诊看下舒老师。”

林昆踮起脚尖,目光越过我的头顶,看了看我办公桌上的盒饭,说:“程老师,你还没吃饭呢。”

我放下水杯,拉着林昆就走:“吃饭不着急,我们这种中年妇女,能少吃点就少吃点!”其实,我心里真正想着的是:不管舒坦是不是心梗,都去到急诊了,估计病情不轻。自打那件事之后,梁昱跟舒坦这两口子就算没拗断,也会心生隔阂吧。而且,月初我去急诊的时候,正好碰到梁昱,她皱着眉头跟我说起,她爸爸可能撑不过去了。

梁昱爸爸心脏不好,十多年前就放过冠脉支架,病恹恹地很多年,等到发现肾癌的时候,已经转移到脊柱和肺,现在到了最晚期。梁昱这段时间拿年假跑进跑出忙里忙外,再加上心情郁闷,瘦得脸都尖了。所以,我怕梁昱今天又不在,舒坦这会儿在急诊没有家属陪同。舒坦的老家很远,在内蒙古乌海,他要是倒下了,梁昱心里有气对他不上心,女儿舒畅又在国外留学,那他不就是孤家寡人了吗?尽管去年年底那件事我们都觉得舒坦理亏,但毕竟这么多年同事情分,我得去看看。

我跟林昆一路小跑到东院区急诊。急诊一如既往人群拥挤,病人和家属围得水泄不通。我俩正步履匆匆,迎面撞上黎春晓:“蕾蕾,你是来看舒坦的吧,一起过去!”

黎春晓是我们冠脉亚专科的主任,支架手术出神入化。舒坦送到急诊时,我们心内科总值班发现是本院眼科副主任,马上向黎春晓汇报。黎春晓下了手术台穿着手术衣就奔来了。黎春晓和舒坦都是北方人,当年来上海读研究生,一起在医院的宿舍楼住了好几年,兄弟情深。

急诊大厅肩摩毂击,但井然有序。我院急诊部是上海最大的急诊救治中心,每天接诊量约为一千人次,不但服务上海本地患者,而且接诊大量长三角兄弟省市乃至全国的危急重症。

这里是每家医院人员最嘈杂的地方,每天都一床难求。我跟黎春晓从各种排队的人流中穿行到抢救室,看到舒坦躺在病床上,面如金纸,嘴唇苍白,额头可见豆大的汗珠,手腕上接着输液管。

我马上问:“心肌标志物还没出来?”

黎春晓一边看手机上的电子病历,一边咧嘴:“快了!不过都不用等标志物,心电图拉了两趟了,ST段弓背向上抬高,心脏介入中心已经在准备急诊手术!”

不管病情危急与否,最重要的是明确诊断。舒坦真要是急性心梗,由黎春晓给他做冠脉造影,那就不用担心了。我松了一口气。听到黎春晓转头说:“梁老师,这里,家属签个字。”

梁老师?

我定睛一看,可不是嘛,梁昱上下一身黑,一只手紧紧握着舒坦的手,另一只手腾出来正在签名。

到底是二十多年的结发夫妻,吵归吵,闹归闹,有难还是同林鸟。哎哟,早知道梁昱在,我应该吃完盒饭再过来!

我挤到梁昱旁边。早在大学实习的时候,我跟梁昱就很熟悉了。那时候梁昱还是手术室的洗手护士,我那次晕台吓坏了所有人,当然,也成了我终身的把柄,一直到现在,老刘还经常把这事儿翻出来跟Happy说,说别看你妈咋咋呼呼的,其实就是只纸老虎,也就天天耍点嘴皮子,不信你让她上手术台试试?

都说医生上班忙压力大,其实护士更不容易。外人眼里护士就是做些技术含量不高的辅助工作,但其实现在的护士除了临床之外,无论学历、科研、教学方面,每一样都“压力山大”。梁昱人聪明,性格又要强,结婚生娃之后还去上了在职本科,手上的业务更是熟练,40岁之前,大手术室里,不管谁提到梁护士长,都得竖起大拇指。最近几年她调任急诊部护士长,把最忙乱的急诊部收拾得井井有条,每天走路一阵风,讲话速度超快,再难办的场面,梁护士长一到,哪哪都给整得清清爽爽,不服不行。

可是,医务女性工作家庭双肩挑,梁昱一路走来的磕磕碰碰、酸甜苦辣,只有我们这些同事才能深切体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家宝贝女儿舒畅从小野蛮生长,到了中学更是自力更生,经常爸爸在手术,妈妈在加班,她小小年纪已经是家里小区门口一排饮食店的常客,从牛肉面、盖浇饭吃到馄饨店,有时候甚至吃完还打包,带给终于下班、疲惫不堪的爸爸妈妈。最心酸的是有一回突然天降暴雨,但梁昱正忙得天昏地暗,只能在“饿了么”下单一把伞,让快递小哥送到舒畅的学校门口。

哪些检查能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危重急症,应当及时、就近就诊。一般会立即安排抽血化验心肌标志物、心电图等检查。心肌标志物包括超敏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等指标,如有升高可提示发生了心肌细胞损伤,而心电图的ST段改变等征象,与心肌标志物相互结合,能够协助明确心肌梗死的诊断。

我看着舒坦蜡黄痛楚的脸。他是真的难受,刚才看到我和黎春晓,连打招呼的力气都没有,眼睛稍微睁开又闭上了,头朝着梁昱一歪。我不禁在心里想:多般配的两个人,这半辈子风风雨雨都一起过来了,舒畅在美国都要大学毕业了吧,这么精明能干的人,怎么就冒出那么一件事呢?唉,男人啊,真是看不懂!

梁昱签完字了,神情有点恍惚,脸上的担忧惊恐一目了然。

就在这时,舒坦的心肌标志物出来了,肌钙蛋白013ng/mL。突发胸痛、胸前导联ST段广泛抬高、肌钙蛋白升高到正常值的近10倍,急性心肌梗死没跑了,得赶紧抢时间去做造影手术。

将舒坦从一楼急诊送到二楼的心脏介入中心。黎春晓说你们要不在手术室外的工作走廊等候,梁昱说不了。心脏介入中心的手术室依次排开,面对工作走廊的都是玻璃墙,沿着玻璃墙摆放着工作电脑,既可以直接透过玻璃墙观察手术实况,也可以在电脑屏幕上实时查看手术图像。

我也觉得这样比较好。俗话说,医者不自医,本院职工最好不要盯着黎春晓做手术,不要给术者压力。

我虽然肚子饿得咕咕叫,但还是陪着梁昱一起走到谈话室坐着等候。

梁昱肯定体力透支了,她轻轻地对我说:“蕾蕾,我要稍微眯一下。”

我说:“你要不去值班室?”

她摇摇头:“我就在这里等。”

我就没坚持。

梁昱靠在谈话室的椅子上,一只手撑住额头,闭上了眼睛。

我看着梁昱。时间过得太快了,我们认识居然都快三十年了。记得当年我大学实习的时候,第一次进入外科手术室,第一次上台跟手术,第一次遇到梁昱的时候,她的眼睛多亮啊。术前准备手术铺巾,哗啦啦把手术刀、各种镊子整齐排列,在主刀医生还没开口之前就把下一把器械直接递送,跟人家肚子里的蛔虫一样。洗手护士眼明手快,个个都是人精。

而现在的梁昱一脸倦意,显露出人到中年的力不从心。

我把手机调静音,先在“中山移动医生”APP上查看今天的危重病例。

半个小时不到,黎春晓喊我们进去看造影结果,他说:“舒坦不是心梗,他血管好的!”

确实,电脑屏幕上舒坦的三根冠脉血管光滑通畅,虽然前降支有心肌桥,但按照这个图像,无论如何也不是急性心肌梗死。

这下我们傻眼了,不是心梗,那还能是什么呢?


终审:李丽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