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有太阳升起来的地方就有温州人。作家莫言也这样说:“世上凡是鸟儿能飞到的地方,都有温州人的足迹。”在海外的浙江人,温州的最多,据统计大约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温州人。
温州位于浙江省的东南部,地处沿海,资源匮乏,在1998年6月11日金温铁路全线通车前,只有“‘死’路一条(在温州话中,水与死谐音)”。可是,温州人是特殊的、富有活力的群体,他们不接受命运摆布,发愤图强,顺着这条“水路”走向了世界,将一把烂得不能再烂的牌打到了极致,成为赢家。
截至目前,温州人在海外创办了357个侨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建立三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和一个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在第六届世界温州人大会上,签约59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700亿元。前五届世界温州人大会累计签订230个温商回归项目,总投资约3300亿元。
《巴黎有片榕树林》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朱晓军 著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
温州拥有千年的侨史,而名不见经传的丽岙则是温州瓯海区的著名侨乡。为了解读海外温州人,讲述他们的故事,中国当代作家朱晓军走进了到处洋溢着欧洲风情的丽岙小镇,租住当地的民房,查阅300余万字的资料,采访100多位丽岙及仙岩的侨领(指旅居国外的侨胞领袖),最终创作出中国第一部反映侨领的长篇报告文学《巴黎有片榕树林——海外温州人的家国情怀》,由浙江教育出版社于2024年4月出版,献礼中法建交60周年。
这本书以温州侨乡瓯海为切口,以中国改革开放和温州的百年侨史为背景,讲述了海外温州人林加者、张达义、刘若进、吴时敏等为代表的温州侨领在异国他乡不平凡的拼搏故事,展现了他们从非精英移民到移民中的精英、从草根到侨领的人生轨迹,歌颂了他们为中法民间经贸、文化、友谊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以及他们根植于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董事长程为民在新书发布会上说:“这本书不仅是中法文化交流折射出的优美侧影,也是对中法建交60周年的献礼,进一步推动了中法两国的文化交融和民心相通。”
海外华人华侨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为中国制造走出去做出重大贡献,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促进者。他们积极参与住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项公共事务,加强与其他各族的交流和交往,不断彰显华侨华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但同时他们也在异国他乡保持自己的文化认同和家国情怀,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为祖国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年3月,朱晓军应朋友的邀约,到瓯海采风。逛了很多地方,却一直没有遇到打动朱晓军的题材,直到走进丽岙小镇,他才有了新鲜感。这个镇的户籍人口只有3.8万,却有3.3万人在海外,其中1.8万人在法国;在一个这么小的镇上,满大街都是咖啡吧、国际快递和银行;更让人丽岙的居民存款竟高达200多亿元,是中国人均存款最多的地方之一。朱晓军一下子被眼前的情景和数据吸引住了,决定深入探访当地的居民,挖掘可创作的题材。
当时正逢三年的疫情结束,又赶上清明节,孝顺的温州华侨华人都回来扫墓,于是朱晓军随机采访了他们。在采访中朱晓军了解到,有的华人担心他们的后代对祖国和家乡的情感会渐渐淡化,会送孩子回国内参加夏令营,学习中文;有的华人传统观念很强,要求孩子结婚要找温州人或者至少是华人,就算是迫不得已跟法国人结婚生子了,也会想办法把孩子送回丽岙;在中西方关系比较紧张的时候,华人民间的外交甚至间接地推动了中西方关系的改善和发展等等。这些华侨华人在国内大多是底层人物,到了国外也被称为“非精英移民”,但是他们却通过自己的奋斗,把中国的服装、皮具、首饰、旅游纪念品等产品远销到了法国,不但为中国制造做出了大贡献,也实现了自己的阶层跨越,成为“移民中的精英”。经济收入提升之后,他们回到家乡修桥铺路、兴资办学,反哺祖国和家乡人民。著名爱国侨领任岩松,在法国做生意吃了不少苦头,受了不少屈辱,平素节俭到连瓶水都舍不得买、哪怕剩一口饭也要带回家,却给家乡买各种设备、建水厂,创办“任岩松中学”,并设立了奖学金和教学基金。
侨领讲述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朱晓军。这些温州人虽身处异国,但心系祖国、情系家乡,始终保持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对他们经历的书写,不仅是对个人奋斗精神的颂扬,也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响应,激励一代又一代的海外华侨华人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他又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跟侨领洽谈采访其他华侨华人的工作事宜,最终决定把选题定在温州人的家国情怀上。在筹备的过程中,朱晓军一共采访了一百多位华侨华人,每个人的身份和故事不一样,背景也不一样,他需要不断地去查阅资料、确认信息,还要仔细琢磨每个受访者的故事细节,把每个人物都读懂,把每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都了解清楚。因为赶上中法建交60周年的献礼时间,朱晓军在采访结束之后,就躲到天目山封闭写作,像他笔下在法国打工的温州人一样,早晨四五点起床,晚上十点睡觉,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在这本书的后记中,朱晓军写道:“这是我写作生涯中最为艰难的一次写作。”难在什么地方呢?他说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是时间紧。这部二十万字左右的作品要赶在2024年出版,献礼中法建交60周年,从接触到选题再到完成出版不到一年的时间,所以从采访到创作的时间非常紧凑。朱晓军之前的创作习惯是上午写作,中午睡觉,下午看书、看电影或散步,但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他每天除了吃饭就是写作,整个写作过程中体重减掉了18斤。他在写完之后开玩笑说写作是最好的减肥方式,但还没完成之前他最担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身体撑不下去,作品也会完成不了。当敲完最后一个字符的时候,他已经是筋疲力尽,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对于我这个年纪的人,这样的创作速度和节奏,就是一场挑战。”朱晓军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坦言说。
第二是方言的问题。温州话是十种中国最难听懂的方言之一。朱晓军以前写过一部作品叫做《中国农民城》,采访过上百位温州龙港人。朱晓军原本以为有那部作品垫底,再来采访这些温州侨领应该不成问题。但是真正采访的时候,他才发现那些侨领出国之后基本上就待在“温州圈”里,除了说温州话,就是说法语,他们的普通话甚至还不如龙岗的农民工。朱晓军常常听得一头雾水,至少有30%的话听不懂,又因为一些隐私的问题不能让当地人做翻译,只好不断找相关的人去了解情况。
第三是这本书的跨度比较大。因为要写将近一百年的侨史,朱晓军经过构思之后,决定先谋篇布局,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1978~2008年两次温州人出国潮作为两条主线来写,两条叙述线交叉展开,单数章集中讲述第一次出国潮后温州人跟法国妻子生在巴黎的林加者和张达义如何在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痛后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法国侨领的故事;双数章聚焦20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二次出国潮,讲述十数位丽岙人远赴他乡艰辛创业,在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开辟商业版图的故事。两条主线在尾声处汇聚,两代丽岙侨领相聚家乡丽岙。一开始他也担心读者读起来感到很乱,所以写完之后还专门找了几个朋友试读,听到他们说“挺好的,到了关键的时候这条线断开了换另一条线,读起来恰恰有悬念”,他才放下心来。
这本书以“榕树林”这个具象为代表,封面巧妙地将法国地图与榕树形象融为一体,展现出中法民族深厚的历史沉淀与浓厚的文化底蕴。斑驳的背景设计,如同历史的痕迹,诉说着温州人在异国他乡拼搏的跌宕起伏与坚韧不拔。榕树的形象,象征着温州人团结互助、共同成长的精神,与书名中的“家国情怀”相呼应。朱晓军解释说:“榕树是温州市的市树。它的特征就是生命力顽强,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也很强,气根相生,只要树根扎到土壤里就会长出新的树干来,就像温州人一旦发现了什么商机,就会把乡亲、朋友找来一起创业。所以我用‘榕树林’来象征温州人的抱团发展,而温州在法国的华侨华人基本上都是在巴黎,因此这个书名就定为《巴黎有片榕树林》。”
通过创作这部作品,朱晓军对海外华侨华人也有了新的认识。“温州是一块热土,在那个地方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他由衷地说。温州人被称为东方犹太人,在各行各业都很出色,他们的成功源于敢为天下先、敢于创新、敢于担当的温州精神;温州人的传统观念又很重,他们的孝道、侠义、抱团和家国情怀等等特点,也深深打动了朱晓军。有人说,“学会温州话,走遍天下都不怕。”因为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有温州商会,温州人在外面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温州商会帮忙。
“我在写他们那些故事的时候很感动,眼泪常常不由自主地要掉下来。”朱晓军回忆说,“所以我希望通过讲述这些温州人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温州人和温州精神。”
报告文学的创作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先确定主题,再根据这个主题去找线索和资料;另一种是先找到有价值的题材,再根据这个题材提炼出主题。当下很多报告文学作家都采取第一种方式,而朱晓军往往采取第二种形式,先找到或遇到一个能够打动他的题材,这个题材既符合时代感,又能够对读者的心灵有震撼力和冲击力,他才会下功夫去创作。
朱晓军当过19年的编辑,在创作上更注重选题,在选题上比没当过编辑的作家更有经验。在确定选题和写作的过程中,他也经常问自己,写这个内容读者想不想读?如果这么写,读者会有什么感受?“我觉得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读者是最重要的。因为一部作品主题再好,再正能量,写出来没人看,那有什么价值?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觉得文学创作要把可读性要放在首位。”
朱晓军在浙江理工大学任教时教的是非虚构文学创作,他经常强调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拿到一个选题,他会先去调查之前有没有人做过,他们做得怎么样,如果换个角度能不能做得更好、更新颖、更有可读性。比如他以前在写特稿或散文的时候,就是自己先找到一个选题,再背着旅行包到处采风、走访,他也不惊动当地政府,往往是稿子发表了,当地政府才知道。
每一次的创作过程中,朱晓军都会思考怎么去写才有变化和创新,这一次也不例外。浙江理工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原院长看过这部作品之后,对他说:“跟你之前的作品比较,这部作品更加注重文学性和人物描写。”朱晓军认为文学创作必须把人物放在第一位,更关注人物的命运。对此评价,他表示感到开心和满意。
谈到接下来的创作,朱晓军他正在做乡村振兴项目,这个项目还是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已经跟踪采访10年。“这10年来,我看着那些山里娃长大成人,有的还考上了大学,现在写作的主题与角度和初衷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他说。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