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专访李明涛:用科普培养新一代“地球守门人”

作者:张洁   2024年03月13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从古时候起,先民们便对神秘莫测的宇宙星空充满了好奇,从古至今流传下很多神话故事,来描绘他们有关于星星的种种浪漫猜测。随着天文学研究不断推陈出新,人们才发现,在广袤的宇宙中,不只是我们知道的那些“著名”的恒星和行星,还有着无数曾不为人知的小行星。这些小行星虽然很小,上面却有着各种宝贵的资源。与此同时,它们还具有造成空间自然灾害、导致地球环境灾变和物种灭绝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人类的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探测小行星,又要怎样防御这些遥远的“杀手”呢?近日,百道网专访《调皮的小行星》作者李明涛,请他来跟我们聊一聊有关小行星的那些事。

李明涛,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空间科学系统工程教研室主任。他是我国小行星防御领域的重要推动者之一,深度参与了我国小行星防御领域的发展规划和首次小行星防御任务的论证。他提出的“以石击石”“末级击石”等创新行星防御方案,得到了《Nature》《中国航天报》等媒体的专题报道。为普及小行星防御的各种相关知识,李明涛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科技日报》、中国国家天文等媒体发表科普文章30余篇,并多次参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国际版、科普中国等有关栏目视频节目制作,和各种科普活动。他创作的《探索小行星防御新路径》《青海火球事件——“肇事者”身份调查》《如何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小行星》《主动防御,给地球加点“保险”》等科普作品受到了热爱天文学的大小读者们的一致好评。

《调皮的小行星(融媒体版)》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作者:李明涛 著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为了让读者们进一步了解到小行星与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李明涛将自己过去3年的科普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提炼,再以5年来他和团队成员在小行星防御与利用方面的认识和思考为基础,创作出了一本全新的小行星科普作品——《调皮的小行星》。这是一本关于人类研究、探索小行星及资源利用、防御小行星撞击威胁的科普图书,也是空间科学国家实验室培育专项课题“面向太空安全的空间态势感知与防御技术平台研究”科研成果的普及作品。书中分六章二十四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有关小行星的种种故事。

“快经济”时代,更要用心种好科普的种子

《调皮的小行星》一书中有这样一串数据:截至2023年6月30日,人类已经发现近地小行星32274颗。并且,有关近地小行星的发现速度,还在以每年超过3000颗的数量快速增长着。

若是用建筑来比喻太阳系的形成,那么,太阳和八大行星就是一座高楼大厦的主体结构。当大厦建成后,“工地”上那些剩余的建筑材料、“砖头瓦块”就是被人们统称为小天体的小行星和彗星。近地小行星搜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4年,彗星和木星相撞事件的发生成为了促进监测近地小行星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过近30年的研究发展,美国先后建立一系列巡天设备,发现了全球超过98%的近地小行星。

从天体运行规律来看,小行星撞击地球属于未来一定会发生的必然事件。据科学家考证,在地球的历史上,曾发生过22次不同规模的物种灭绝,其中10次以上都与小行星撞击相关。新生代以来,因小天体撞击地球诱发的环境灾变与物种灭绝多达6次,最近的一次发生在70万年前。而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只有短短不到10万年。如果想要在地球上追求更加长远的生存发展,就必须考虑小行星撞击的问题。

要防御小行星,关键在于“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同时也要提升防御技术水平。李明涛在书中强调,防御小行星是人类必须完成的任务,天文学、航天技术和空间科学的发展都为防御小行星提供了可能。所以,建立先进的监测预警系统是当前人类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找到它们,对它们查户口、建档案,锁定这些太空中的危险分子,是行星防御领域的当务之急。”

在以往的作品中,李明涛大多是针对小行星防御中的单一知识点或热点事件进行科普,主要以成年读者为科普对象,旨在争取更多人对小行星防御领域的支持和理解,同时澄清社会上的误解和热点话题。虽然效果不错,但他自认为还是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调皮的小行星》是他打破这种局限性的一次全新尝试。书中以更加全面和系统的视角来介绍小行星与地球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密切关系。它不仅将过去散乱的“珍珠”串成了一条美丽的“项链”,更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将复杂的科学知识变得易于理解。李明涛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本承载着使命和期望的‘种子书’。我们期待它能够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让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用智慧和勇气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种好这颗“种子”,李明涛用了整整三年。作为一个前沿新兴的领域,小行星防御曾在国内遭遇过不少误解和质疑。在2018年之前,关注这一领域的科学家和公众都相对较少。有人认为关注小行星防御是“杞人忧天”,有人认为“根本无法防御”,还有人认为相关宣传“故弄玄虚,惹人恐慌”。2018年起,李明涛的课题组开始系统地研究近地小行星防御,并在此过程中不断遭遇质疑与挑战。他们深知,科普工作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普及知识,更在于回应这些质疑,争取更多人的支持与理解。因此,他们决定将研究成果发表在《人民日报》、科学大院、中科院之声、中国国家天文等权威媒体上,向成年读者传递小行星防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小行星撞击事件的特点在于其‘概率极小、危害极大’。虽然我们所做的准备工作可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都用不上,但只要人类还在地球上生存,就必须时刻警惕并为此做好准备。”

融媒体助阵,培养新一代“地球守门人”

小行星防御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努力的伟大事业,它不仅关乎当下的安全,更关乎未来千百年的命运。李明涛在创作之初,便将《调皮的小行星》的读者群锁定为青少年。他希望通过这本书,激发青少年们对宇宙探索的无限好奇心和对保卫地球家园的强烈责任感,通过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为地球的未来安全贡献新的力量。

面对青少年的科普图书,创作起来并非易事。李明涛需要充分考虑青少年读者的兴趣、认知基础以及阅读习惯等因素,这使得他的写作过程充满了挑战。从构思、搜集素材到写作、修改,每一步都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和时间。再加上他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身上还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写作,以至于这本书的成书时间又向后延长了很久。尽管如此,这本书所承载的使命让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呕心沥血三年,李明涛将书稿交付给海燕出版社。在出版前,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阅读方式,海燕出版社与李明涛经过商讨,决定在书中加入融媒体内容,收录了25个由作者本人亲自讲解的精彩视频。这些视频内容生动、深入浅出,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阅读体验。读者只需简单扫码,便能轻松享受阅读的乐趣。有些幼儿园的小读者虽然未能认识很多文字,却依然在看视频的时候异常投入,看得津津有味。自上市后,该书得到了青少年读者的积极评价和认可,这让李明涛深感欣慰。

李明涛想要做的,是培养出新一代的“地球守门人”。“地球守门人”指的是那些默默奉献在小行星防御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与管理工作者。他们涵盖了从事小行星监测预警、在轨处置、灾害救援以及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的科研和管理工作者。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辛勤努力,为地球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确保我们的家园免受来自宇宙的潜在威胁。他们是真正的“地球卫士”,时刻为地球的安全“保驾护航”。李明涛表示,在书中引入“地球守门人”的概念,是为了让公众更加了解这个群体以及他们所从事的伟大事业,通过这样的宣传,能够唤起更多人对地球安全的关注,特别是激发青少年对防御小行星的责任感,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到保卫地球家园的崇高事业中去。

宇宙星辰,其实并不遥远,它们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关乎着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与发展。从我们的作息规律、历法制定,到时间标准的确定,都与日月星辰紧密相连。在荒野、海洋中,我们同样需要星辰的指引来辨识方向、规划行动。对于李明涛这样的小行星研究者来说,星辰的变化并不总是那么遥远和漫长。就像小行星这样的星辰中的活跃分子,它们是一群让人又爱又恨的“小家伙”,个头虽小,数量却多。它们如同太阳系形成与早期演化的秘密守护者,是探索太阳系的“时光胶囊”。在太阳系诞生之初,它们可能扮演了为地球带来水和有机物的关键角色,为地球生命的起源与繁衍奠定了基石。它们身上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足以造就未来的亿万富翁,让人对它们充满憧憬。

不过,小行星也有其“调皮捣蛋”的一面。它们在太阳系中四处游荡,不时地“串门”,甚至有时会给星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导致物种灭绝与更替。可就像对待小孩子一样,只要我们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小行星撞击事件是可以“校正”和“预防”的。

“许多人之所以觉得这些知识过于‘遥远’,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科普工作尚未做到位。因此,加强科普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宇宙星辰与我们的紧密联系,对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增强人类应对潜在威胁的能力至关重要。”

我们的少年,要“胸怀宇宙天地宽”

2013年2月15日,一颗高度相当于六层楼、近距离掠过地球的小行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上空解体爆炸,其冲击波造成近1500人受伤、3000余栋房屋受损。如果这一事件发生在人口更为稠密的地区,其造成的损失和伤害将更加不可估量。令人痛心的是,在这一事件中,许多伤者之所以遭受“毁容”等严重伤害,完全是因为他们对小行星撞击及其防护知识的缺乏。在事故发生时,许多人对即将到来的灾难不闪不避,更有甚者还偏要凑到门窗后去观望和“看热闹”。却不想,小行星爆炸的冲击波轻易地就撞碎了玻璃,让他们受伤。如果普通大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小行星撞击事件及其防护措施,至少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反应,最大程度地保护自身安全。

李明涛所在的课题组,是国内小行星防御研究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他本人也是小行星防御专家组成员。他认为,对小行星撞击事件的深入了解能帮助我们在面对网络上的谣言和部分自媒体的夸大解说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信息时代,准确的知识和判断力同样重要。关注和学习小行星撞击相关知识,可以为自身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为了辅助科普这项“第二事业”,李明涛钻研了很多新形式新方法,发现每一种都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短文和短视频简洁明快,最适合对热点事件和最新知识点的快速解读和普及;演讲和科普讲座其互动性强,能够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图书系统、全面、深入,能够更详尽地阐述某一主题的“来龙去脉”,帮助青少年建立全面而深入的理解。未来,他打算探索尝试更多新颖、有趣的科普形式,如制作科普短剧,或将科普元素与电视剧、电影等娱乐形式相结合,让科普知识更加生动、有趣,更容易被青少年接受和喜爱,为青少年的成长之路增添更多的色彩和动力。

科普的一大深远意义在于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李明涛很多同行都是在青少年时期受到杨利伟飞天壮举的鼓舞,从而坚定地走上了航天事业的道路。科普的作用就像为青少年打开一扇窗,透过这扇窗,他们不仅能够看到世界的繁华多彩,更能眺望到更远的“诗和远方”,感受到更辽阔的“天地”,为他们的未来成长铺设了更多可能性的道路。李明涛期待自己的读者们能够加入到航天事业的行列中,树立起推动人类空间探索进步、守护地球家园的远大理想。

“宇宙探索是一项壮丽而伟大的事业,航天科技的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了无尽的福祉。但宇宙中仍然隐藏着许多未解之谜。成为一名航天人,投身于这个宏伟的事业之中,是对个人梦想和人类未来的双重追求。”

李明涛十分赞同一句话:“人类不会永远躺在地球的摇篮中。”他祝愿我们的青少年可以“胸怀宇宙天地宽”,为自己打开更加宽广的人生格局,怀揣理想,“仰望星空追梦,脚踏实地进步”。

作者:张洁

终审:李星星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