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从天书时代到古文运动》:多维度分析北宋前期的政治演变过程

2023年12月08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2023年9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从天书时代到古文运动:北宋前期的政治过程》。在这本书中,讲述了北宋前期的政治过程,分析宋代古文运动展开的历史脉络。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探讨了从1008至1033年的所谓的“天书时代”。在天书时代,宋真宗在位时期,宣传汉唐时期的经学和谶纬学。下篇探讨了宋仁宗在位时期,在批判天书时代的政治文化中,形成了古文运动。书中认为,天书时代是赵宋君臣将汉唐君主对“太平”的想象与操作,进行总结性的重组与展示,以为统治的正当性张本。到了宋仁宗在位的时期,天书时代宣传的学说破产。这意味着,这个阶段,士大夫们开始反省。他们放弃汉唐儒学所赋予的政治理念,主张直接学习原始的儒家经典,形成了古文运动。

《从天书时代到古文运动:北宋前期的政治过程》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张维玲 著
出版时间:2023年09月

这本书的作者张维玲,是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历史与文化学系助理教授。台湾大学历史系博士,曾经在哈佛大学东亚系、费正清中心,做访问学者。专长领域是宋代政治文化史、晚唐至明初地方社会史,后者以福建莆阳为个案研究。有论文发表在《新史学》、《汉学研究》等期刊。目前正在进行的地方史研究,除了与“南宋士人地方转向”展开对话,也希望对“宋元明转折”的课题有所贡献。

编辑推荐认为,在这本书中,新见迭出。从天书时代与太平想象的解构,重新理解北宋前期的政治过程。书中,考察了北宋前期政治发展过程与儒学发展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古文运动是在批判天书时代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本书中,深入考察了北宋前期的文学流派,介绍了大量的士大夫群体,讲述了他们的历史故事,深入细节,分析了北宋前期的文学流派对古文运动的贡献。

书中讲到,公元1008年阴历正月三日,宋真宗获得了一份天书。据说,这份天书是在皇城的承天门附近,从空中掉下来的。从此以后,宋真宗就供奉着天书。同时,进行一连串的祭祀礼仪。都是一些怪力乱神的奉神礼仪。

同时,在文化上,从宣扬神道的角度,来诠释儒家经典。朝廷颁布了主要由汉唐儒者注疏的“十二经”经典诠释。天书时代的神道礼仪,就是操办者对官方经典注疏,进行选择性的接受,与诠释性的应用的结果。也就是利用儒家经典,来宣扬神道理念。

另一方面,在天书时代的神道礼仪中,又大量融入了道教的奉神之礼。并且,把道教的礼仪,放在儒教的祭礼之上。那时候,有一些士大夫,坚持儒家本位的立场。在他们看来,天书时代宣传的神道礼仪,是对儒教统治的破坏与否定。这些士大夫们,开始对政治现状,产生了焦虑。他们也进行反省。他们认为,应该维护儒家传统的经典学说。

到了宋仁宗在位的时期,有很多士大夫就开始批判天书时代的神道学说。他们否定河图洛书为帝王受命文书的谶纬学的解经传统,从而瓦解天书在儒家经典诠释中的理论依据。他们主张,应该直接从原始的儒家经典中,理解儒家学说的理论。他们希望,扫除天书时代的政治遗产,恢复儒家经典学说的原来的含义。这样,在文学领域,就出现了古文运动。支持古文运动的士大夫们,也强烈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重建秩序。那时候,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名叫范仲淹。范仲淹同样主张古文运动。在他担任执政大臣以后,在一批士大夫的支持下,推行了改革。这次改革叫做庆历新政。

在这本书中,分析了天书时代和古文运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且认为,古文运动是在天书时代的政治背景下发生的,是在士大夫们批判天书时代的过程中,逐渐展开的。从天书时代到古文运动,再到庆历新政,可以从整体上呈现北宋前期的政治演变过程。

在这本书中,介绍了推动这一政治过程的政治派别,包括君主和士大夫群体。书中,介绍了以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改革者所怀抱的政治理想,也介绍了天书时代的徐铉和王钦若一派的文士。他们也有独特的政治理念,并且说服真宗,将之付诸实践。

在这本书中,除了王钦若与范仲淹这两派政治群体以外,还介绍了更广泛的士大夫群体,探讨他们如何参与这一政治过程。其中,包括李昉、王旦这一派的士大夫,还有柳开一派的士大夫,以及孙奭一派的士大夫。在庆历改革以前,这几个群体的士大夫与宋仁宗的关系最密切,对朝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北宋前期的政治过程中,在古文运动的发展中,这些不同派别的士大夫,都具有不同的立场,也都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把他们纳入分析的视野,可以深入了解古文运动如何在复杂的权力竞争中展开。

在这本书中,所引用的史料,来自《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和《宋大诏令集》,这些都是研究北宋政治史的重要的原始材料。北宋前期的士大夫的文集,也是这本书倚重的史料。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