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大逆事件》:打破百年沉寂,照亮湮没于历史的黑暗篇章

2023年11月27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大逆事件》一书聚焦日本近代最大思想恐怖事件“大逆事件”:以无政府主义者宫下太吉制造炸弹为开端,幸德秋水等二十六人被指企图暗杀天皇,以“大逆罪”交付法庭。大审院特别刑事部在非公开审理中,没有传唤任何证人,仅用了三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就判处二十四人死刑。本书作者田中伸尚自1979年左右开始走访“大逆事件”遗属,打破百年沉寂,照亮湮没于历史的黑暗篇章。

《大逆事件》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田中伸尚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

精彩书摘:

1946年12月,或是1947年初,战争刚结束不久,学制将改未改之时,我还是一名旧制国民学校六年级学生。当时的班主任是一位音乐老师,但其却在毕业前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全班同学写论文,题目自定,篇幅是四百字的文稿纸五十页。是毕业论文。让小学生写毕业论文说来也许有点奇怪,但当时我们什么也没有想就动手开始写了。

我向我的两个好朋友提议,三人一起写运平,即森近运平先生,因为我在翻阅父亲书架上的一本像是资料之类的书时,发现了运平先生的名字。那本书的名称现在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但我记得书的纸张已经变质,上面满是茶色的斑点。那本书上有很多人的名字,为什么会选择运平先生呢?现在想来有点不可思议,或许是因为书上写着运平先生的家在田口地区,而我家的亲戚也住在那里,感觉比较近吧。当时母亲提醒我,最好不要去调查这个人,但是运平先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心中的疑问却与日俱增。

我们向町里的各种人打听“运平先生是怎样的人?”,尤其是老人,我们都问到了,但是谁都不告诉我们。不知为什么,一提到运平先生大家都不吭声了。甚至还有人用凶兮兮的口气问我们:“你们现在为什么要打听那些事?”也有人告诉我们,就算是知道,谁也不会说的,即使去森近先生的家,也什么都不会告诉你们。这些话让我们感到吃惊,开始觉得这件事有点奇怪,于是对运平先生的兴趣也变得越来越浓厚了。我想当时之所以会这样,也是因为小孩子的好奇心吧。

一起写毕业论文的小朋友中,有一个就住在运平先生出生的老宅附近,过去我们就经常一起去那里玩,还在老宅院子前面玩过穿绳游戏,帮在那里洗红薯、白萝卜上面的泥巴的“大妈”干过活。记得“大妈”还请我们吃过蒸红薯,说:“你们几个真要好啊,吃吧吃吧。”于是,我们决定去向运平先生家的“大妈”打听。

一月底的一个星期天的午后,冬日和煦的阳光下,街上暖洋洋的。在首都圈私营铁路沿线一座小车站附近的地下咖啡馆里,聚集着许多年轻的恋人和带着家人的顾客,环境有点嘈杂。我坐在今川德子这位在小学六年级时就将森近运平写入毕业论文中的女性史研究者面前,听她讲述。近代日本,在日俄战争后,于1910年吞并了朝鲜,开始向着殖民地帝国暴走。同期,1910年到1911年,发生了“大逆事件”,出生于冈山县高屋村(当时)的森近运平在该事件中被处死。随着她的讲述,周围像是一下子变得安静了,在我的面前呈现出这样一幅图景:一群1935年出生、受过“天皇乃神之后裔”这一皇国史观教育的12岁的少女,在日本战败后不久,写下了一篇毕业论文,这篇毕业论文的主人公就是被强行牵连进明治“大逆事件”的森近运平,而该事件是日本近现代史上最大的国家犯罪。

在该事件中,以宫下太吉制造炸弹为开端,幸德传次郎(号秋水)等二十六人被指企图暗杀天皇,以“大逆罪”交付法庭。大审院特别刑事部在非公开审理中,没有传唤任何证人,仅用了三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就在1911年1月18日做出判决,以“大逆罪”判处二十四人死刑,同时以违反《爆炸物管制处罚规定》判处另外两人有期徒刑。判决后仅过了一个星期左右,被判死刑的秋水、运平等十二人,就分别于1月24日、25日被绞死。其余十二人虽经天皇“恩命”被减为无期徒刑,但是判决本身并没有得到纠正。因为规定“大逆罪”一审即终审,所以在法律程序上没有补救的余地。

战后有关这一事件的诸多研究清楚地显示,该事件是当时的政府为彻底消灭无政府主义者、社会主义者以及他们的同情者,铲除自由、平等、博爱思想所实施的国家犯罪。然而直到战败前为止,事件的真相一直被隐藏在黑暗之中。当局通过将遭受连坐者交付法庭、给被盖上谋害天皇的“逆徒、国贼”这一烙印,以及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量处刑,造成当时社会上弥漫着对天皇制国家的恐惧和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害怕,几乎没有人敢在公开场合谈论这一事件。虽然森鸥外、平出修、石川啄木、与谢野宽(铁干)、佐藤春夫、冲野岩三郎、永井荷风等人在小说、诗歌或随笔等作品中对此事件有所涉及,但是这些都是在言论自由受压制时期写的作品,当时的小学生几乎没有机会看到,即便有机会看到,对于这些十岁左右的少女而言,要读懂这些作品也是困难的。

1946年1月1日,昭和天皇发表宣言,否定了自身的“神性”;根据同年11月公布并沿用至今的宪法,原本神圣不可侵犯的“现人神天皇”变成了象征天皇;但是社会上对天皇的观念以及对于该事件的看法并未仅仅因为这些而发生戏剧性变化。原来的《刑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加害或者试图加害天皇、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皇太子或者皇太孙者处以死刑”,在明治“大逆事件”中,这一罪名夺去了十二人的生命、并将另外十二人长期关押在狱中。虽然在今川她们想要调查运平的1947年年初,“大逆罪”已经因为GHQ(盟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 下达的取消令而奄奄一息,但毕竟还苟延残喘地存在着;1908年起施行的《刑法》第七十三条至第七十六条“对于皇室的犯罪”这一罪名在当时仍然有效,这些条款直到1947年10月才被废除。在此之前适用“大逆罪”罪名的事件,明治末年导致秋水等人被处死的事件是第一件,之后还有三件。一是1923年12月27日的“虎之门事件”,当时难波大助用一把长柄枪向正要去参加议会开幕式的摄政宫(即后来的昭和天皇)射击。1924年11月13日,难波被判死刑,两天之后就被处死。接着是“朴烈、金子文子事件”。关东大地震发生后不久,1923年9月3日,因为其他事项受到检控的两人被诬陷企图在皇太子举办婚礼时投掷炸弹。一切都像计划好的那样,1925年7月17日,两人以大逆罪、违反《爆炸物管制处罚规定》遭到起诉,大审院于1926年3月25日判处两人死刑,后由检察总长出面减为无期徒刑。金子于同年7月23日在栃木县监狱上吊死亡,朴烈则在狱中活了下来,于战后1945年10月27日出狱。第三件是“樱田门事件”。1932年1月8日,在樱田门外警视厅的正门附近,李奉昌向昭和天皇乘坐的马车投掷手榴弹。9月30日,李奉昌被判处死刑,10月10日被处死。

有关秋水等人被处死刑的“大逆事件”的最初记录等,是到了战后,经由《幸德一派大逆事件始末》(1946年底)一书才为普通公众所看到,该书的编者宫武外骨是一名记者,性格有点古怪却具有叛逆精神。

《世界评论》杂志从1947年11月号开始连载神崎清写的《革命传说》,作者通过深入发掘被隐藏的资料以及仔细采访当时还活着的事件相关者等,详细地揭露了事件的真相。该连载后以单行本形式出版。

另一位是住井末,她从1958年开始写作长篇巨著《没有桥的河流》(共七部),该书以作者读小学时所听到的关于这一事件的传说为起点,但写作时距离战败已有十多年。

石川啄木早就看出“大逆事件”的本质在于思想镇压,当时他就写了与该事件相关的报道,他整理的收录有判决书全文等资料的《日本无政府主义者阴谋事件经过及其附带现象》,以及收录有秋水给三位辩护人的“陈辩书”等资料的《狱中来信》(其中还附有他自己写的非常重要的“编者注”),于1951年公之于众。1957年7月,人们又发现了他当时写的评论《所谓这次的事情》,在这篇评论中他指出不可能靠权力压制思想。

我一边听今川讲述她的“毕业论文”的故事,脑子里一边转着这样那样的事,尽管当时今川这些孩子们知道有运平这个人,但是对她们而言,“大逆事件”是不存在的,因为那时在国民学校读书的少女们连该事件的名称都没有听到过。正因为如此,今川她们陷入了未曾料到的、宛如不知八幡森 似的迷宫。

那是一个非常寒冷的日子,四周的树木和泥土像是被冻住了一般,悄无声息。孩子们来到了位于山沟里的高屋町田口村,访问了住在那里的“大妈”。

院子前面有一口井,井边有一只吊桶,孩子们突然问在院子里的“大妈”:“运平先生是怎样的人啊?”

没有想到这些经常来玩的熟悉的孩子会问起运平的事情,大妈的眼神像是有点吃惊,她停了一会儿没有回答。突然,“大妈”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扑簌簌地掉了下来。

“大妈”怎么哭了?孩子们完全不知道“大妈”为什么而哭。看着吃惊的孩子们,“大妈”顾不上擦去眼泪,连忙对她们说道:“你们还小,我说了你们也不懂。”

“大妈”的眼泪,和町里的人们的那种让人无法理解的沉默加在一起,使得今川这些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充满了疑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们急切地想弄明白。

过了一会儿,“大妈”喃喃地说了一句:“运平啊,他被国家杀死了。”

“被国家杀死了!”孩子们吓得倒吸一口凉气。怎么回事?

“大妈”摇着头,像是在对孩子们说,“我无法给你们讲清楚”。孩子们无法知道当时“大妈”在想什么,但是她确实说了:“运平被国家杀死了。”

当时我们并不能理解“大妈”的眼泪和“被国家杀死了”这一不寻常的话语的含义,也完全没有看到在其背后深不见底的黑洞。

此后,为了写毕业论文,我们三个女生又分别向町里的其他人反复打听运平是什么人,以至于后来别人一看到我们就说“又来了”,都要躲避我们了。有一次,一家卖豆腐的老铺的掌柜对我们说,你们还是适可而止,不要再问了吧,但是我们坚定地回答道,我们要写毕业论文,必须进行调查。我们到处搜寻有关运平先生的东西,哪怕是一张纸片。有人告诉我们,过去有他留下的东西,但是在战争时期,因为物资匮乏,被当作点火材料烧掉了。听到这个回答我们非常失望。实在没有办法,我们就去和班主任老师商量。他听了我们的讲述,皱起眉头对我们说,原来你们在写这么难写的题目啊。但是他没有教我们应该怎么做,当然,也没有说你们放弃吧。

商量之后,我们决定还是写运平先生。我们跑东跑西,到处打听,但面对遍布全町的沉默还是找不到办法,最后没办法,写了五十页的毕业论文。文章是我汇总的,只是记录了我们四处寻访的过程以及一肚子的疑问,根本不成其为“论”。也因为如此,我记得文章的标题也定为《你知道这个人吗?》。我那时不知道町里的人为何沉默不语,但是“大妈”眼中掉下来的滴滴泪珠以及她的“运平被国家杀死了”的喃喃自语却留在了我的心中。

您想看我们写的“毕业论文”吗?非常遗憾,已经没有了。其实我自己也想看一下。读高中的时候,曾经去过学校,想让老师把毕业论文还给我们,但是老师说已经处理掉了……

“毕业论文”完成了,今川上了初中,但是她的心中充满疑问,就像是夜间被掉在了路边的迷路的孩子。

也许记得不是很清楚,大概是在新制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在当地老师们制作的一张《历史年表》上发现了森近运平因“大逆事件”被处死的记载。虽然只有短短的一行,但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大逆事件”这四个字。当时我想,周围的人之所以对运平先生的事情讳莫如深,好像与这个令人恐惧的“大逆事件”有点关联。原来如此啊,我终于明白,荣子——那位“大妈”,就是运平先生的妹妹。我多少理解了,她说的“运平给国家杀了”应该就是指的这件事。

今川真正关注“大逆事件”是在1949年前后,那时,天皇从现人神摇身一变,换上了象征天皇的衣装,规避了来自盟国等的对于战争责任的追究,带着推销“国民天皇”的不可告人的企图巡幸全国,并且在各地大受欢迎。

既然如此,“大逆事件”算是怎么回事呢?看到这幅景象,当时今川的心头又涌现出了新的疑问。她决心以森近运平的事为线索一探究竟,于是就和当初一起写“毕业论文”的朋友们一起去探访了运平的墓。当她们拨开密密麻麻、长得比大人的身高还高的杂草踏进森近家的墓地时,看到那里有大大小小二十多座墓,墓碑上分别刻着逝者的姓名和戒名等,但是不知为什么就是找不到刻有运平名字的墓。在墓地的右边深处有几块小小的天然的石头,但是看上去不像是墓。

“为什么没有运平先生的墓?”

今川她们问荣子。

“他的墓不让建。”荣子伤心地答道。啊,是那么一回事啊。大概是因为“大逆”吧,此时今川觉得自己像是明白了。但是,为什么“大逆”就不能建墓呢?她还是觉得难以理解,今川又产生了新的疑问。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