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现者 化学(第二版 2023修订版)》努力从历史和现实结合的视角积极弘扬化学学科的价值,选择大量清晰生动的图片展现化学的研究成果,设置了丰富的探究实验,知识编排循序渐进,用语简洁明了,样例引人入胜,多种栏目穿插其中。中译本首版发行不久,迅速在国内化学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广大师生以此对国外的化学教育有了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
《科学发现者 化学(第二版 2023修订版)》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美】麦格劳希尔 编
出版时间:2023年08月
2006年,浙江教育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找到我,希望将能反映21世纪初国际科学教育改革潮流的国外优秀化学教材引入国内,帮助老师们了解化学教育的新理念。如此,在众多的出版物中,选定了在美国广泛使用、由麦格劳⁃希尔集团出版、菲利普博士等编著的《化学 概念与应用》(2005年版)一书。经过我们近两年的努力,该书终于译成,并收入“科学发现者”丛书,于2008年暑期出版。巧合的是,在中译本首版发行整十五年后的今年暑期,修订版的中译本又要与读者见面了。
该教材努力从历史和现实结合的视角积极弘扬化学学科的价值,选择大量清晰生动的图片展现化学的研究成果,设置了丰富的探究实验,知识编排循序渐进,用语简洁明了,样例引人入胜,多种栏目穿插其中。中译本首版发行不久,迅速在国内化学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广大师生以此对国外的化学教育有了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不少教师阅读后发现,此书的精彩之处,恰好能与我国中学化学教材互补,因而成为老师们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重要参考书。该书不仅广受化学教师的好评,也受到许多对化学有兴趣的中学生的热爱,我曾接到过多名中学生来信和学生家长的电话,非常喜爱此书。
该书显著体现了“化学以实验为基础”“实验探究促进思维发展”的特点,设计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实验,如“起步实验”“迷你实验”“化学实验”“家庭实验”等。这些实验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贯穿在简单易行的实验操作之中。实验所需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易行,国内大多数中学的条件均可满足,这无疑为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行的操作思路。更值得推崇的是,这些实验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
与一些新兴的学科不同,化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人类刚学会使用火的远古时期。可以说,化学发展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书从各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化学工作者”让读者走近了化学领域;“跨学科链接”让读者踏入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工作原理”剖析了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设备和技术;“化学与社会”融合了当代社会发展中与化学相关的一些热点问题;“化学与技术”中充满了化学在高科技中应用的身影;“科学史实”“词源”为读者提供了许多生动形象的小故事……正是因为有着如此众多的优点和特色,才会让译者和广大读者为之倾心、着迷。
修订教材秉承了原版的理念和风格,进一步强化使学生了解化学的功能,力求使教材易学好教。在每一章开篇中增加了“折叠式学习卡”,帮助学生整理归纳相应章节的重要内容,在“学习目标”中以问题形式提出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同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局部的修订,形成更合理的逻辑结构,从而更好地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实际。
作为本书的译者,我多年来致力于中外化学教材的比较研究,对国内外化学主流教材有较深入的了解。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采用既体现专业要求、又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语言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意。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态度和艰辛的付出,此书才得以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此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团队博士生导师王祖浩教授领衔翻译。参与第一版翻译的有王祖浩、华曦、何穗、王峰、陈文婷、陈碧华、陈书、李法瑞、李南方、米广春、方婷、孙世云、李桂林、张海霞、尤蕾蕾、刘蕊等同志。王祖浩教授、何穗博士审读和修改译稿。参与本次修订版翻译的有顾佳磊、黄敏、诸佳丹、李亚楠、田润、李莹莹、曹彬彬、张纯佩、郭依玲等同志,由王祖浩教授审读定稿。
我衷心感谢原作者和原出版社为英文版问世和修订所付出的智慧和劳动。浙江教育出版社为中译版的出版、修订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几届研究生同学对译稿进行认真仔细的通读和校对,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秋天不仅是沉甸甸的收获季节,更是播种来年希望的季节。我们殷切希望通过此书的出版,不仅可以借鉴他人编写教材的经验,还可以传递和播种新的希望——使更多的中国中学生从该书中读懂化学,赞赏化学,与化学为友。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