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书写仰望星空的奋斗者——浙人社重磅推出《仰望星空:共和国功勋孙家栋》

作者:贾志甜   2023年10月27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造星探月叩苍穹,赤子之心铸传奇。近期,浙江人民出版社(以下简称浙人社)重磅推出了长篇报告文学《仰望星空:共和国功勋孙家栋》,该书由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黄传会历时三年采访创作,得到了“两弹一星”元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院士亲笔授权及肯定。百道专访了该书策划编辑余慧琴,请她分享从选题策划到编辑出版的经过,以及优秀主题出版物是怎样练成的。

《仰望星空 共和国功勋孙家栋 》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黄传会 著
出版时间:2023年08月

2019年9月,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此消息一经刊出,浙江人民出版社便瞄准选题,迅速展开调研、组织专家论证,很快邀请到了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的知名报告文学作家黄传会、徐锦庚等八位作家,组成了强大的作者阵容,共同打造“共和国功勋”丛书,希望全面反映八位功勋人物初心不改、矢志奋斗、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生动诠释他们的人生华章和时代价值。

负责这个重大项目的编辑部是浙江人民出版社时政出版中心,项目负责人之一、副编审余慧琴,这位90后编辑入行近十年,主题出版经验尤其丰富,她责编的《心无百姓莫为官》获得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常书鸿传——此生只为守敦煌》获得2020年度中国好书。

 “共和国功勋”丛书八卷是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已正式出版发行了《田间逐梦:共和国功勋袁隆平》和《一生为农:共和国功勋申纪兰》。由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黄传会历时三年采访创作的《仰望星空:共和国功勋孙家栋》,则是这个系列作品的最新一部。

“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这是浙人社和报告文学作家黄传会一致的追求和合作的基础。

回忆合作缘起,余慧琴介绍说,黄传会是浙江人,曾担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常务副会长。他常年笔耕不辍,立足海军为中国海军写史立传,多次荣获庄重文文学奖、中国图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等,体现了报告文学作家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因此,社里在为孙家栋院士这一选题匹配优秀作家时,几乎是立即想到了黄传会,双方一拍即合,并于2019年底开始着手推进项目。

过程并不完全顺利,前前后后花费了四年,连黄传会本人也说这是最具挑战性的一次创作。2020年1月6日,北京迎来新年的第一场大雪,黄传会冒雪前往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开始了第一波采访,“在研究院办公楼门厅里,我第一次见到科学巨匠钱学森的塑像。他目光炯炯、神情坚毅,仿佛带领着中国航天人向太空挺进——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但不久,他就因为疫情被迫闭关,期间研读了包括《钱学森导弹手稿》《钱学森航天岁月》《钱学森科技人生》《山高水长——我父亲聂荣臻》《中国航天大事记》,以及十多位航天院士的传记,大约有六七百万字。形势稍松些时,他便又抓紧时间开始新一轮的采访。最终,他以锲而不舍的决心和能力完成了孙家栋本人,以及范本尧、欧阳自远、叶培建、龙乐豪、杨长风、吴伟仁、姜杰等院士,李祖洪、谢军、张荣桥、孙泽洲等航天界专家的深度采访,“淘”到了许多鲜活的一手素材,为后期的成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勤勤恳恳采访创作的同时,出版社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组建了骨干编辑队伍,认真把控编辑体例、排版设计、印刷质量等全流程;“这本书内容涉及航空航天专业领域,我们严格遵守重大选题备案制度,邀请了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集团各研究院的十余位外审专家,对稿件各部分从学术内容和政治导向上进行全方位的审读把关,这部分工作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余慧琴说。

余慧琴

今年8月,《仰望星空:共和国功勋孙家栋》终于正式出版,以孙家栋院士的科研人生为主线,真实记录了他自首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绕月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60余年来为中国航天事业、空间事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全书结构精巧、笔法细腻、情感充沛,通过《归来》《天上有了“中国星”》《“北斗”璀璨》等七大章节,生动讲述了孙家栋如何秉持“国家需要,我就去做”的信念,造星探月叩苍穹,赤子之心铸传奇的伟大一生。

图书的出版得到了孙家栋院士亲笔授权。他在引言中写道:“三年多前,浙江人民出版社组织作家书写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指定由黄传会写我。我告诉他:‘航天事业是集体事业,航天工程是团队工程。您写我,同时还应该写更多的航天人。’他答应了,书里写了许多我的前辈、战友、同事,让我十分欣慰 ……”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副总编辑、浙江人民出版社社长叶国斌在作品的研讨会上就表示,这部作品深入采访、扎根时代,用独家素材讲述真实故事,是唯一一部获得孙家栋院士签字授权的文艺作品;历时数年、精雕细琢,兼具写实性与文学性。该书得到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等单位的权威专家的大力支持;以文立心、以文铸魂。作品聚焦我国航天事业,全景式展现了孙家栋院士的传奇人生和卓越贡献,刻画了孜孜不倦、艰苦奋斗的中国航天人群像,揭示了航天人超越自我的精神密码,歌颂了中华儿女自立自强的民族气节。

上市以来,这部作品也受到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张平、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等众多专家学者一致好评,入选2023年8月中国好书推荐书目,人民日报、中国艺术报等媒体进行了重点推荐。

“为何而叙”对报告文学创作来说格外重要,这一点区别于其他文体创作。

“不要只写我,要写航天群体”,这是孙家栋院士和黄传会的约定。黄传会的写作,聚焦“国之大者”的重大题材,注重宏观把握,也强化微观透视,注重个体呈现,也反映航天群像。

在第一章《归来》篇,黄传会选择集中笔墨书写了“一钱四老”归国。这样的开头与本书的主题并不游离,因为这体现了两代知识分子一脉相承的报国情怀,彼此具有一种内在的精神联系。正是有了“一钱四老”的言传身教,才有了孙家栋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人生。

从人物上看,全书将孙家栋院士的文学形象立体丰满地呈现的同时,也花了很多笔墨在周围的那些科学家身上。“人民科学家”叶培建院士和他的助手孙泽洲,“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女火箭设计师姜杰、90后研发“北斗”的年轻人康成斌……有些尽管篇幅所限着笔不多,但都呼之欲出。

责编余慧琴认为,这本书的艺术特色和亮点还在于文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报告文学创作不是单纯的记录,或是纯粹的叙事。报告文学首先是文学,是具有鲜明文学性与审美价值的文体。黄传会的创作着重在结构、语言、细节等方面,“黄传会会长说过,报告文学尤其是偏纪实类的报告文学,最忌讳的就是心理描写。作者不能去揣测这个人是怎么想的,他只能通过一些动作、细节,以及当时的状态去试图还原当时的场景。”

“比如,在书中孙家栋院士始终眼睛微微眯缝着、微笑着的形象,还有一个仰望星空的动作,说明这个人物是一个温和的思考着的状态。在语言上,全书主要是作者的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非常真实、准确、精练,并且不断出现‘国家需要,我就去做’,让人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科学家和航天人一以贯之的爱国主义品格。”

这本书涉及专业知识,准确性更是不容含糊。写孙家栋,就必须写“1059”导弹、“东方红一号”、“嫦娥”、“北斗”、“天问”五大工程,必须向读者阐述清楚五大工程的科技含量、工程难度、科研成果。黄传会认认真真地阅读了好几百万字的资料,频繁请教多位航天界专家,最大限度地去消化吸收,最终将中国航天几大工程梳理清楚,付诸文稿。后期,又经过了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集团各研究院的十余位外审专家的审读把关,以及重大选题备案,极大保证了全书内容的专业度和准确性。黄传会表示,这些阐述专业性太强,甚至非常枯燥,但只有将这些问题讲清楚了,才能体现出孙家栋所作的贡献。“所以,在部分章节中,我宁可牺牲一点儿文学性,也要将科技问题讲明白”。

在出版前,《仰望星空 :共和国功勋孙家栋》征得了孙家栋院士亲笔授权和肯定,也得到了一众航天领域专家的推荐,极大增加了这本书学术性和权威性。孙家栋院士在对这本书出版的亲笔信中写道,“《仰望星空》就是一部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的回顾,通过许多航天人感人至深的故事,传播了‘两弹一星’精神,弘扬了航天精神,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认为,这本书处理好了四个关系,一是注重航天群像与个体形象的刻画;二是注重宏观决策和具体实施当中这种关系的描绘;三是注重对时间跨度和一些重大工程时间段的叙事把握;四是处理好了繁与简的关系。

精装内页

平装内页

近年来,浙江人民出版社坚持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任务,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引领,出版了《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之江新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习近平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红船精神问答》《心无百姓莫为官》《读懂“八八战略”》《解码——“八八战略”为什么行》《“八八战略”的理论逻辑与时代价值》《中国模范生》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广泛影响力的作品。

主题出版扮演着回应时代与社会新命题,承载国家核心价值观的角色。那么,优秀的主题出版物是如何炼成的呢?如何在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做好主题出版?

从事编辑工作近十年,余慧琴有很多思考总结,她认为做好主题出版,作为编辑至少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一是做有心人。重大选题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从国家发展、行业发展和读者需求中产生的,编辑要准确把握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事关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主题,找准选题方向和定位,并做好内容储备。《心无百姓莫为官》和《常书鸿传——此生只为守敦煌》之所以能够屡获大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踩准了脱贫攻坚和弘扬敦煌文化的时间节点,得益于社浙人社对于时事热点的敏锐感知、提前谋划以及强大的执行力。

二是找好作者。有了好题材后,也要有一流的作者,要下功夫去找到能写好这个题材的人,这需要编辑储备和掌握较为丰富的作者资源。“比如《心无百姓莫为官》的作者王慧敏,他具有记者和作家的双重身份,文笔好、才情高,又见证了下姜村的发展历程,我们对于他的基层调研实践和文学写作能力都十分有信心,结果证明我们的选择没有错。”

三是练好基本功。做好主题出版,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内容策划和编辑队伍。“作为编辑,我们的工作离不开‘工匠精神’,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书编校好、设计好、呈现好,对得起作者的付出,也要经得起读者的检验,绝对不能从编辑这里掉分。”

四是当好宣传员。编辑要积极借助多种载体形式,多渠道、多平台进行营销推广,扩大图书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五是做好填表等相应工作。编辑一定要瞄准各大奖项评选时间,学习那些往年获奖图书的申请表,研究他们的写法和体例。《心无百姓莫为官》就几乎赶上了所有主题类图书的申报,先是中宣部重点主题出版物申报,随后是国家出版基金申报,然后是“五一个工程”奖申报,再到“中国好书”申报。期间还有浙江省内各种重点主题图书申报、精品工程申报,对外输出申报等等。

余慧琴说,“现在我们关注科技创新等主题,即将出版一本以火星为主题的报告文学作品,还会出版一本援疆主题的作品。”


作者:贾志甜

终审:李星星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