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上古传说+AR技术,科技让“山海文化”活起来 ——专访《山海经:中国神兽图鉴》作者刘浩

作者:贾志甜   2023年08月09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山海经》不仅是一部经世文献,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其衍生周边,从书籍到二次元世界,再到大小银幕、游戏世界,可谓是“遍地开花”。日前,中州古籍出版社重磅推出了《山海经:中国神兽图鉴》,这本书集科学性、文化性、趣味性为一体,融精美的神兽图、构造图,AR全景式的视觉体验为一体,严谨而独特,力图打造真正属于中国人的神兽图鉴。

《山海经:中国神兽图鉴》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作者:刘浩 著
出版时间:2023年07月

这也是国内少有的采用AR技术,从生物学、博物学的视角来创作山海神兽、讲述山海神兽故事的原创绘本。全书包括6大内容板块:神话故事、古典文献、生物解读、原创插画、AR特效、专业级诵读。超大容量的多元化知识点,全方位360°沉浸式阅读体验,可看可玩可听可画,颠覆读者对传统图书的印象。本书的AR特效,采用游戏引擎、编程、3D建模等技术,用科技赋能“山海文化”,让古籍“活起来”。如果用手机扫码本书的不同页面,屏幕里就会出现每种神兽的3D图像,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的神兽,有日本爆款AR手游《Pokémon GO》既视感,点击后还可以听到电脑合成的神兽专属叫声。

百道专访了作者刘浩,请他带我们探秘山海世界,解读创作亮点。


刘浩

刘浩说,他的“山海”情节源于五岁时一次仰望星空的经历:

“有天晚上,我抬头看月亮,看到一片神奇的景象,天上的云朵发着光,呈现出不规则的线状。我问父亲,父亲说那是龙。回家以后,我照着看到的景象画出了人生的第一条龙,从此迷上了画一些神奇动物,《山海经》也就是这样走进了我的生活,并且再也没有离开……长大以后,随着知识和见识的不断积累,我突然发现原来儿时的那条龙其实叫‘夜光云',它是一种神奇的自然现象。从神话到科学,‘夜光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也让我开始从全新的角度去重新认知《山海经》。”

南京师范大学油画专业毕业后,刘浩成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为了更好地教学,他还自学成为中国电子学会认证的编程导师、3D建模导师。他把这些技术设计进课堂,创新授课形式,让书中的图画立体呈现,受到了学生们的追捧,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老师,你画得小动物那么好,能不能把《山海经》中的神兽给我们画出来啊?”

“老师,让你来画《山海经》你会怎么画?”

学生们的提问一下子唤醒了刘浩内心深处对《山海经》的那份记忆,于是,他开始着手创作一本孩子们喜欢的《山海经》作品。他用原创手绘结合生物科学中的解剖学、生态学、生理学知识,以水彩博物画风、创新趣味地解读了《山海经》中的40种中国神兽。

用理性的笔法记录,用科学的角度分析,用AR技术再现

百道网:图书领域可以说是《山海经》IP开发的第一大阵地,有非常多的以《山海经》为蓝本的图书作品,您这本书跟市面上其他图书的区别是什么?

刘浩:市面上关于《山海经》的著作有很多版本,有些创作想象奇丽,非常唯美。我的这本书却是以记录真实的视角来解构《山海经》,最主要的笔法是写实,用理性的笔法去记录这些神奇的动物,用科学的角度去分析这些神奇物种。

《山海经》中的“应龙”长什么样?龙角又是什么构造?如何从龙角推算出龙的年龄?长着龙身鸟头的神兽又是如何孵蛋的?我结合生物科学中的解剖学、生态学、生理学等知识,又以水彩博物画风的写实笔触,做了全新的、科学的趣味解读,读者们可以看到神兽的骨骼、肌肉、内脏、角爪、羽毛等身体构造,学习到与神兽相关联的生物科普知识点。

我还通过3D建模、游戏引擎、电脑编程等技术,成功利用AR技术实现了书中神兽与现实场景的梦幻联动,每一页都可以用手机扫描出3D立体神兽,可以把读者瞬间带进一个沉浸式超现实的山海世界。

百道网:这本书是如何实现AR技术的呢?您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参与了哪些工作?

刘浩:在创作完书稿之后,我通过3D建模、游戏引擎、电脑编程等技术,完全由个人独立实现了书中神兽与现实场景联动的AR效果。

目前市面上的AR书籍配套软件在制作时,可以找寻购买到相应的3D动物模型来进行软件制作,但《山海经:中国神兽图鉴》中的神兽及其解读皆由我个人原创绘画。每一个神兽的动态3D效果要通过3D模型绘制、纹理贴图制作、骨骼绑定、骨骼动画帧创建等多个步骤才可完成,再经过导入模型到游戏引擎添加代码逻辑,最后才可以形成一个可以在手机上运行的软件程序,读者拿起手机只要扫一扫,就可以看到真实的动态神兽在书上。

另外,在3D神兽的旁边有一个特殊按钮,这是由电视台资深主持人刘阳老师进行的配音。书里面有很多生僻字,低年龄段的孩子难以辨读,点击这个按钮就可以听到最专业的朗读,实现在玩中学,在听中学。

在一鳞一羽、一笔一画里,寻找神话与科学之间的神秘关联

百道网:您是专业的美术教师,但整本书的内容还融合了很多生物学、解剖学、博物学的知识,如何确保它的趣味性、科学性呢?

刘浩:杨振宁是我非常喜爱与崇敬的科学家,他在多个演讲中就曾阐述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以往的观念中,解剖、骨骼等字眼被认为是会让孩子恐惧的东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阶段的孩子也都对生物学中的解剖、骨骼等表现出了极高的接受度。我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在各个年龄段进行了调研,孩子们说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山海经》图鉴版本,让他们感觉这些神兽真的像在这个世界上出现过一样,这与市面上一些机械地将《山海经》神兽画成儿童化的卡通画很不相同,孩子在了解神兽图案知识以外获得了更多以往难以获得的知识与想象空间。

有趣之余我尽最大可能保证书内科普知识的准确性。我通过网络从国外搜集了很多资料、文献,并请教相关专业人员,还到国内图书馆、博物馆进行比对、归纳、纠错,确保每一块骨骼、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环境名称和介绍的准确性。然而照片不同于绘画,照片不需要理解,只要记录就行,因此有时照片上的骨骼难以分辨出前后关系、立体感,这样画出来的东西只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读者看着也会一脸混沌。于是,在整理好资料后,我会去博物馆观看生物的骨骼、化石等,通过环绕式的立体观察,确保书稿的每一笔在绘画之前,都一定是自己先搞懂了,这样才能给读者呈现最真实的山海世界。

为读者打开想象力的大门,看见有关中国神兽的文明宇宙

百道网:《山海经》里记载了上百种奇异怪兽,为什么最终会选择这40种?

刘浩:《山海经》中的神兽多达上百种,古人在《尔雅》《西游记》等典籍中都提到了一种叫作“物虫”的生物归类法,大体为蠃、鳞、毛、羽、昆五类,比如凤凰为羽一类,老虎为毛一类,龙为鳞一类,人为蠃一类,甲虫为昆一类,等等。而《山海经》中的生物多奇异复杂,如长着鸟翼的鱼,龙身鸟首神等,每一种生物都可能会涉及多个分类。于是我独创了一种好玩易于被接受的分类法,按神兽身上最奇怪的特点将其分为龙与神、异首、异目、异角、异羽、异足、异身七大分类。

其中龙与神一类选择了《山海经》中流传甚广的神龙、山神,如应龙、帝江;其余门类选择了最有趣的五至六种神兽进行绘制、解读,如:异首类下两首而喜爱灭火的鸓,堪称森林“消防员”;异目类下长着一只眼睛像山猫的“讙”,其声音能盖过一百种动物。可谓各个都身怀绝技。

百道网:整本书的创作总共花了多长时间?哪只神兽花的时间最长,或者您印象最深刻?有没有背后的故事可以分享?

刘浩:整本书从构思到成书差不多三年时间,花费最长的是最早画就的“讙”和“应龙”图鉴,因为我想以最严谨的生物学、解剖学和博物学来解读《山海经》,所以在创作一开始就给这两个“样品”进行了最详细的资料搜集与考证。这个过程中最难的就是查阅资料,国内外去找文献、论文,国内进行梳理校对,博物馆实地观察。

印象最深的是“蠪蛭”这个神兽,书中描述为似狐九尾而九首,游戏动漫和影视中都有出现过,受这些因素影响,我一开始画的草稿将其画得像一个九头怪兽一般。画好之后我拿给同样是艺术专业的妻子看,她觉得这一篇的绘画解读背离了整本书的设计理念,让“蠪蛭”不再生物化、真实化。于是她和我一起创作了现在书中的版本,其九首不是真的有“九个脑袋”,而是在这个神兽脖颈有八个育儿袋,当“蠪蛭”的孩子生活在育儿袋中,远远望去就像它有九个脑袋一样。成书之后,经过读者的反馈,这个神兽是他们最喜爱的神兽之一。

百道网: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风格很独特,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刘浩:在这儿我要着重感谢一下我的伯乐——中州古籍出版社的吕玲老师,她对我的创作非常肯定,特地请到了资深设计、同样对艺术有追求的黄桂敏老师进行书籍的装帧设计。黄老师选择了国风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让中国传统色显眼地分布于每一个分类篇章。封面也用到了颜色碰撞与纹理拼接,黄老师让大艺术家画册的装帧技术出现在了绘本之上。所以在拿到样书时,我忍不住流下了泪水,它可以像艺术品一样摆在家里的任何位置而毫不失色。

百道网:您目前主要在做什么?可以透露下您未来的创作计划吗?

刘浩:我目前致力于研究古代典籍。希望能把我的技术、艺术和相关知识运用到更多的古代典籍解读中。目前这本书的神兽只是《山海经》中的一部分,未来我可能会将《山海经》的解读继续进行下去,希望它可以为更多的读者打开想象力的大门,拥有属于自己对文化的思路与解读;也希望我能用自己的方式为弘扬中国古典文化,传播现代科技思维理念,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贾志甜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