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青铜器保护与修复》对修复青铜器文物具有指导意义,对于研究中国文物修复的学者来说意义深远,这也是该社传承传统技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成果之一。百道网专访本书作者张珮琛、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邱孟瑜,请他们讲述本书的出版故事。
《中国古代青铜器保护与修复 》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张珮琛
出版时间:2022年01月
张珮琛于1993年进入上海博物馆,从事金石类文物修复工作至今,任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器物修复研究室组长,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修复、中国古代佛像修复,是上海博物馆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的第三代传人。他在2016年荣获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颁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铜器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021年上海博物馆“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8年荣获中华文化玄奘奖之传承大奖;2018-2021年连续三年获得新浪微博颁发的“影响力十大历史大V”。
2022年1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张珮琛撰写的著作《中国古代青铜器保护与修复》,其从10个方面来分章进行阐述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保护与修复问题:青铜文物修复的理念与原则、修复的设备与工具、认知与理解、青铜器的病害、修复方案、病害图与档案记录、基本修复流程、加固方法与应用、鎏金青铜器与镶嵌青铜器的表面处理与复原以及案例分析。张珮琛的悉心整理,使得本书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篇章结构完整、内容资料全面、丰富,学术价值高,对修复青铜器文物具有指导意义,且对于研究中国文物修复的学者来说意义深远。
百道网专访《中国古代青铜器保护与修复》作者张珮琛、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邱孟瑜,请他们讲述本书的出版故事。
《中国古代青铜器保护与修复》作者 张珮琛
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上海地区的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水准已在全国享有盛誉,历史可追溯到清末,内务府造办处设立古铜局,巧匠“歪嘴于”专门为宫中修复和仿制古铜器,其弟子张泰恩继承衣钵,被世人称“古铜张”。在1919至1937年间,张泰恩前后共收11位弟子,7位出师后自立门户,其中以王德山修复技艺最为精湛,他在鼎盛时期将手艺传授予徒弟王荣达。王荣达出师后,来到上海为古董行修复青铜器。他极具天赋,尤其对青铜器纹饰和形制研究至深,修复造诣益高,并在技艺环节多有革新和完善,在业内颇有名气。上海博物馆于1958年设立文物修复工场,是国内首批组建文物修复和复制团队的文博机构,通过招贤纳士,将流散在民间的修复能人与巧匠汇聚一堂。“古铜张”第三代传人王荣达便作为业内高手之一,同年被聘入上海博物馆,自此成为技术特色鲜明的上海博物馆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的第一代创始人。
上海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团队自成立之初就以师徒带教的形式确保传统技艺有序地传承。王荣达在其后近30年中为上海博物馆培养了数代传人。作为第二代传人的黄仁生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更将他在原单位标本模型厂中掌握的模具与精密铸造技艺融入传统青铜器修复,使这门技艺在工艺精度水平上进一步提高,技术特色也得到进一步完善与突出。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博物馆的发展由数量上的快速增长向现代化大馆的重点建设逐步转变。博物馆内各部门与工种的细分化日趋丰富完善。1993年8月,上海博物馆新馆正式开工建设,陈列面积较之老馆增加了近十倍,位于新馆一楼的青铜器馆的常规陈列青铜器扩充到400余件组。此时大量藏品文物的整理挑选、修复保护、展陈设计成为上海博物新馆建设当务之急。当时国内各大院校尚未开辟专门从事文物保护与修复的专业教育,上海博物馆对于文物保护与修复人才的挑选和储备工作,一直领先于其他博物馆,并重视从知名美术院校选拔优秀人才。毕业于艺术院校油画专业的张珮琛,在实习中因机缘巧合被黄仁生选中,正式入职拜师,成了上海博物馆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的第三代传人。
上海博物馆自20世纪50年代初建馆始,经积累而庋藏中国古代青铜器不下7000件,名扬海内外。“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与副馆长的青铜器研究领域权威专家马承源先生与陈佩芬先生对于青铜器修复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常常亲自来讲授青铜器理论与鉴赏知识,听取修复汇报与成果,探讨修复工艺与过程。佛像与金石研究专家季崇建老师、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研究专家谭德睿先生更是常常一起参与和指导有关金石文物的修复工作。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下,我不仅有机会深入接触到大量珍贵文物,跟随老一辈师公、师傅们学习专业知识与修复技艺,更能从这些顶级专家学者多年身先士卒、亲力亲为的言传身教中获取宝贵的工作经验。”张珮琛在《前言》中这样写道。
时光荏苒,张珮琛在中国古代青铜器修复与保护的一线岗位上亦已奋斗近30载,多次参与国家重大考古项目,并与国内外各大文物收藏保护机构交流学习,经手修复的文物不下千件。在多年的普及与推广青铜器修复技艺的过程中,他发现目前比较缺乏一类以文物修复师为第一视角,梳理传统修复技艺的优缺点,并与现代科学文物修复保护理念与方法相融合,来普及与推广青铜器修复与保护知识的论著。为此,张珮琛想尝试通过多年累积的青铜器修复经验与案例,从文物修复与保护的视角阐述青铜器保护与修复的理念、历史发展、修复流程与要点,比对传统与现代青铜文物修复理念与操作的共性与差异,为学习文保专业的同学以及有兴趣了解青铜文物的保护与修复的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料与经验。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从2017年就开始关注非遗文化类选题。2017年12月,该社出版了《中国木拱廊桥建筑艺术》,这本书针对古代杰出的木拱桥建筑建造的环境、材料、比例、尺度、构造、装饰、色彩、匠艺等建筑艺术形态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和整理,再现中国古代木拱廊桥建筑艺术的全貌,填补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并为呼吁全社会保护和传承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筑艺术做出贡献。邱孟瑜透露,要从上海入手深挖传承传统技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选题,她首先想到了上海博物馆的文物修复技艺,所以联系
原上海博物馆的专家张岚和季崇建,由季崇建引荐,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结缘张珮琛,促成《中国古代青铜器保护与修复》的诞生。本书从确定选题到成书,经过了近三年的酝酿和打磨。
“我觉得现在是文物修复的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在经历过90年代文博市场的建仓热潮之后,国内没有一支具有专业知识、技术和职业标准的专家修复队伍,甚至寺庙道观等地的壁画、佛像仍然在遭受无知的破坏,这是一种缺憾。结合现在的国策对非遗传承发展工程的支持,我认为作为一家国家级美术专业出版社,我们有义务静下心来啃一啃这些硬骨头,这本书就是我们在这一领域的尝试性成果。”邱孟瑜说。
张珮琛介绍称,自青铜器出现起,就有青铜器修复的工作,只是它主要为了解决青铜器制造过程中的缺陷,即当人们铸造青铜器的时候不小心“做坏了”,考虑到当时重铸的人力成本、制造成本较高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可以说,对制作好的器物的修补工作是青铜器修复工作的最早开端。青铜器的修复和保护体系从清代正式开始,清末内务府造办处专门为宫廷修复金属器、青铜器等器物,汇集了“歪嘴于”等一批匠人,他们各自衍生出自己的一套修复方法。随着时代变迁,匠人们走进社会,开枝散叶,形成了西安派、潍坊派、苏州派、北京派等几大流派。不同区域出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表面氧化程度不同,当地的收藏习惯、审美趣味也不同,所以各个派别各有特色。张珮琛所属的流派可溯源到北京派。北京派目前在中国形成了一宗两脉的特点,这也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同时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归属地的原因之一。上海是开埠城市,自古是海纳百川之地,各种技艺传入上海后吸收了更多新材料和新科技,如超声波除锈技术、激光除锈技术、金属3D打印技术等,上海一脉的青铜器修复和保护技术在这里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最早的北京派形成了明显差异。
如果说上海博物馆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的第一代修复师秉持传统的宫廷修复、古玩行修复理念,追求通过手工将器物修复至完美状态;第二代修复师精于模具与精密铸造技艺,带动青铜器修复质量得到飞跃;以张珮琛为代表的来自艺术类院校的第三代修复师的优势,则是扎实的绘画基础、造型基础、色彩能力、纹饰雕刻能力。此外,张珮琛本人对上博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的创新令人瞩目。
在张珮琛看来,青铜器修复工作目前最大的难点就是兼顾东方传统美学审美和西方现代科学理念。例如,通过修复将破损、残缺、变形的青铜器恢复至如初的完美状态呈现给世人,是中国传统工艺追求的最高目标;但是在西方现代的文物修复和保护理念中,主流观点认为修复工作的可辨识性、材料的可逆性、修复方法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应当让参观者或研究者用肉眼可以辨识出器物修复前的破损状态。如何将这两种价值观和谐地统一呢?为此,上海博物馆进行了各种尝试,已逐渐形成自己的技艺风格,并且对国内外的修复机构进行推广。他们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就是,在观众可见的外层进行传统的完美修复,但内部不做修复,让研究工作者从内部观察时对最原始的破损状态一目了然。张珮琛表示,“我们和国外的博物馆、收藏机构交流时,他们都认为我们这种方法可取,是在西方最新的修复理念上更进一层,折中的同时达到了中西不同优势的完美结合。”
作者指导与带教外省市文博机构的文物保护修复人员,传播和推广青铜器修复与保护技艺。
张珮琛的徒弟是第四代修复师,最新一代的修复师大多来自国外的文物修复学院,接触了大量海外的最新修复理念、修复材料、修复方法,他们将其引入到国内,帮助传统技术和国外技术进行新的融合,为传统技艺注入新鲜血液,使其不断精进。但张珮琛也指出,虽然每一代人都对文物修复工作进行发展和创造,但是修复的核心理念从未改变,即消除青铜器本身的病害,延长青铜器物的寿命,恢复其历史面貌,使它以最完美的、包括最多信息量的状态传承给观众和研究者。
“在敬业的基础上做到精益求精,优秀的修复师都必须具有对每件文物、每道修复工序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以及内心笃定、执着而耐心地着眼于细节的精神与韧性。只有这样,修复师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产生突破,追求创新。纵观这薪火相传的历程,每一代传承人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融会贯通,推陈出新,以使这门技艺始终保持着活力,更为大量古代青铜文物的保存、欣赏和研究做出了贡献。”张珮琛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选题方向上,《中国古代青铜器保护与修复》或许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一次小试牛刀,未来该社计划在民族服装、文博其他门类的修复和保护等多方面进行一系列图书的出版工作。邱孟瑜表示,国内文物修复的人才匮乏,培养机制也不健全,建立一支人才队伍迫在眉睫,考虑到张珮琛作为高校教授,在近年上海疫情严峻的背景下一直在网上教学,“我们还希望能将张珮琛老师上课的内容整理、记录下来,再设计,向音视频产品进行拓展,未来大家可能还会在直播平台看到他为我们现场讲解,这样可以让神秘的青铜器修复走下‘神坛’,贴近读者,让更多人了解它,热爱它,从事它。”
青铜器鉴定专家季崇建在本书《序》中写道:“张君珮琛司职上海博物馆28载,作为第三代,已是上博修复古铜器之中坚者,并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传承人,其经手夏商周三代重器无数,技艺精湛,乃同行内之佼佼者。此《中国古代青铜器保护与修复》一书,既是张君珮琛之工作记录,亦是颇为重要之研究成果,现今同类者寥寥无几,实属不易。相信其出版对于系统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器修复之读者应是大有裨益也。”
张珮琛透露,当他回看这本针对文保专业学生而写的书时,突然觉得内容过于教科书化,接下来他最想做的事情是出版一些让文物爱好者感兴趣的更通俗化、更有趣味性的科普类图书,让更多人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