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第二辑)从立项到被纳入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充分显示了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对于“新史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2022年3月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海峡两岸漆艺术口述史》,这是该丛书中的一本。本书通过对海峡两岸漆艺术传承人口述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一方面填补了该领域的史料空白,另一方面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海峡两岸漆艺术的整体风貌与发展现状。百道网专访本书策划编辑林彦,请她介绍图书的出版故事。
《海峡两岸漆艺术口述史》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李莉 郭心宏 著;李豫闽 丛书主编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林彦作为一名福建的文化工作者,对两岸交流,特别是文化领域的交流多多少少都参与其中。自2013年起,福建教育出版社联合台北教育大学举办了每年一届的“‘新课堂 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期间,她对于两岸的文化交流有了更多的了解与认识,因此,时不时想着如何利用书刊出版平台将两岸交流再扩大,深入至传统文化,深入到中国的非遗中。于是她重拾起几年前一个不太成熟的关于闽台民间工艺的选题,将它再整理,再升华。这期间获得几位出版界前辈的大力支持,才确定在进行大量田野调查之后,用口述历史这种特殊的形式书写《海峡两岸漆艺术口述史》。
在林彦眼中,本书最大的亮点是通过被采访者口述的方式,让读者更真实地感受到漆艺术的发展过程、特色;也正是口述的方式,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就像在跟受访者交流,拉近了读者与创作者的心理距离。
林彦 《海峡两岸漆艺术口述史》策划编辑
在文字出现之前,口述和记忆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途径。游吟诗人与部落祭司可能是最早的历史学家,他们通过鲜活的语言与生动的叙述,将记忆、思想与意志诚恳地传递给下一代。然而长久以来,口述史处在一种较为尴尬的处境:不可或缺,却又不受重视。传统史学家认为,口头语言相较于书面文字与历史文物,具有随意性、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进行信息传递时容易出现遗漏和曲解,因此口述史的材料长期被排除在正式史料之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口述史的诸多“先天缺陷”在“二战”后主流史学的转向过程中,逐步演化为“后天优势”。在传统史学宏大史观的作用下,个人视角与情感表达往往被忽略,志怪传说与稗官野史在保守派学者眼中不足为信,而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源,正是民族与国家生命力之所在。《海峡两岸漆艺术口述史》主编、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李豫闽认为,口述史最适于研究的对象有三:一是重大历史事件的个人视角;二是私密性较强的领域与行业;三是个人经历与历史进程之间的交融与影响。“当我们将以上三点作为标准衡量我们的研究对象——海峡两岸民间工艺美术时,就能发现口述史作为方法论的重要意义。”
首先,以口述史的方式来研究民间工艺,必然凸显其民间性,即“自下而上”的视角。本质上说,是将历史研究关注的对象从精英阶层转为普通人民大众;确切地说,是关注一批既普通又特别的人群——一批掌握家族式技艺传承或由师徒私授培养出的身怀绝技之人,把他们的愿望、情感和心态等精神交往活动当作口述历史的主题,使这些人的经历、行为和记忆有了进入历史的机会,并因此成为历史的一部分。甚至它能帮助那些从未拥有过特权的人,尤其是老年手工艺从业者,逐渐地获得关注、尊严和自信。由此,口述史成为一座桥梁,让大众了解民间工艺,也让处于社会边缘的匠师回到主流视野。
其次,由于技艺传承的私密性和家族式内部传衍等特点,民间工艺的口述史往往反映出匠师个人的主观视角,即“个人性”的特质。而记录由个人亲述的生活、工作和经验,重视从个人的角度来体现历史事件,则如亲历某一工程的承揽、施工、验收、分红等。尤其是访谈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年长匠师时,他们谈到某一个构思或题材的出现过程,常常会钩沉出一段历史,透过一个事件、一场风波,就能看出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变革,甚至工业技术和审美趣味上的改变。一个亲历者讲述对重大事件的私人记忆,由此发掘出更多被忽略的史料——有可能是最真实、最生动的史料,这便是对主流历史观的补充、修正或改写。
最后,口述史让社会记忆成为可能。纯粹的历史学研究,提出要对历史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考察,力图从整体上去把握它,这仅凭借传统式的文献和治史的方法很难做到,口述史却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采访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通过他们的口述,往往能够获得许多在官修典籍、方志、艺文志中难以寻见的珍贵材料,诸如家族的移民史、亲属与家族内部关系、技艺传承谱系、个人生命史,抑或是行业内部运作机制与生产方式等。这些珍贵资料,可以对主流的宏大叙事史学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史料补充。
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民间工艺口述史的采集,还具有抢救性研究与保护的性质。因为许多门类工艺属于稀缺资源,传承不易,往往代表性传承人去世,该项技艺就消失了,所谓 “人绝艺亡”正是这个道理。
《海峡两岸漆艺术口述史》以口述史的方式对我国漆艺术的历史进行研究,其中有着多方面的考量。一是传统手工技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漆艺术是一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普遍存在于闽南、台湾地区,艺术表现手法独特,内涵丰富,认识它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直接的了解。二是通过搜集和应用两岸漆艺传承人的口述史料来开展历史研究,能够呈现出与传统历史研究完全不同的观察视角,有助于补充我们所知历史的不足。书中二十七位口述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在为读者展现了漆艺这一技艺原貌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两岸在思想观念、生活习俗及民间文艺方面是一脉相通的。
《海峡两岸漆艺术口述史》的作者是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李莉和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郭心宏。丛书作者团队由丛书主编李豫闽组建,他现在是福建师范大学台湾美术研究中心主任、美术学一级博士点带头人。“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包含十本书,这十本书的作者几乎囊括了美院最优秀的教授,他们都在各自领域有颇为深入的研究,还有一位是当时正在读清华博士的台湾学子、台湾彩绘世家传人刘映廷。
林彦介绍称,《海峡两岸漆艺术口述史》的切入点是海峡两岸,而福建有着对台的地理优势,所以大量的大陆采访都在福建尤其闽南进行。而用口述史去记录、呈现海峡两岸漆艺术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在于聚焦漆艺人的个体经历,凸显漆艺人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其个人成长经历与漆艺术大历史之间的关系。
两位作者带着问题去采访相关的漆艺人,聆听他们的个体经历,期待能接近、还原漆艺术史料中的历史事件、情境,并反映具体问题——海峡两岸漆艺术的传统与传承问题、漆艺术的结构体系问题、漆画与漆艺术创新的关系问题等。基于这些问题意识,作者撰写海峡两岸漆艺术口述史的目的性及本书的可读性才能得以凸显。福建漆艺术口述史的时间设定在1911年以后,目的在于追溯民国以来福建漆艺术发展的相关问题;台湾漆艺术口述史的时间设定为1895年以后,目的在于追溯1895年至1945年日据时期以及1949年至今台湾漆艺术发展的相关问题。如此设置,旨在探究福建漆艺术发展的基础上,平行考量海峡两岸漆艺术的关系。
具体内容上,福建漆艺术口述史大致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福建漆艺术传统的口述呈现,第二部分是对福建当代漆艺术基本面貌的梳理。
在第一部分,当我们承认福建有漆艺术传统时,那么漆艺术传统的具体表征体现在哪里,这是本书要解决的问题。在描述福建尤其是福州漆艺术传统宏观的发展态势时,作者选择“工艺神话”作为一个批评话语,来铺陈传统,旨在全面而整体地厘清福建漆艺术的传承历史;而将微观又具体的漆艺人融入福建漆艺术传统的具体问题中时,作者选择了20世纪50年代由相关行政机关授予“老艺人”这一荣誉称号的一些代表性漆艺家,作为进入福建漆艺术传统微观层面的考察来源。“老艺人”不仅是对其职业的肯定,更是对其所承载内涵进行的评定。这些老艺人们在福州第一、二脱胎漆器厂,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给予后辈具体的工艺教育,成为当代福建漆艺术结构体系中工艺传统的重要来源。第二部分关注福建漆艺术结构体系中的漆画,将其作为福建漆艺术创新的一个层面来看待。作者通过访谈福建具有代表性的当代漆艺家,凸显其在各自领域中“和而不同”的特质,由此来展现福建当代漆艺术的基本面貌。
台湾漆艺术口述史部分,重在厘清1895年以来台湾漆艺术发展的整体面貌,旨在探究与突出海峡两岸漆艺术的关联性。假设台湾漆艺术受到福建漆艺术的影响,那么影响体现在哪里?有哪些代表性的漆艺人?他们漆艺术创作的现状又是什么?现实中的漆艺人经历与文献中的描述是否可以相互求证?台湾有哪些相关研究所、博物馆等机构在做台湾漆艺术的研究?台湾的当代漆艺术与福建的漆艺术有哪些具体而鲜活的交流?……作者通过口述史的形式记录这些问题,以期反映台湾当代漆艺术相对整体的基本面貌。这些内容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呈现台湾漆艺术的传统;第二部分描述台湾当代漆艺术的基本面貌,以及相关的研究单位、机构的现状等。
林彦表示,海峡两岸同胞同宗同源、同文同种,在漆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两岸也有着深厚的关系。台湾的漆艺术最先由大陆的老艺人带过去,后来又受到日本漆艺的影响,但近现代的台湾漆艺术发展越发表现出跟大陆一样的现象。不论是大陆漆艺术的创作理念、材料运用、技艺手法,还是漆艺术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同样也发生在台湾漆艺中。以上这些都说明了两岸漆艺术发展的关联性。“台湾漆艺家的作品,跟闽南地区的漆艺作品在生活中的使用,基本是一模一样,说明两岸在思想观念、生活习俗上的一脉相通。通过口述人的介绍,读者能看到在过往年代中漆艺术发展的艰难历程,也能看到两岸漆艺术家为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而携手努力的身影。”
作为丛书的策划编辑,林彦承担了大量繁重的项目组织和协调工作,使丛书编写和出版工作有序地推进。她认为,编辑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可以说就是“四力”的挑战。二十七位被访者在回答采访的过程中有一些方言夹杂其中,编辑需要与作者沟通如何解决好方言在书中的呈现,使得既不失去原味,也能为更广大的读者所接受;口述的语言稍显零散,需要统一规整,并加以梳理;被访者的专业方向有差异,编辑人员要查阅权威资料来对相关的口述内容加以核查。“可以说这既是考验编辑基本功的过程,也是提升出版素养的机会。”
她认为,福建与台湾虽然隔着台湾海峡,但两岸人民的血缘之情永远联系在一起。《海峡两岸漆艺术口述史》的出版能为两岸的学术交流提供参考,也能为普通读者了解两岸漆艺术的发展提供一个窗口。出版事业以社会效益优先,这套书自然成为福建教育出版社的重点项目。该社从图书的策划阶段开始就积极与宣传部门联动,在北京国际书展、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等展会来宣传图书,邀请丛书主编在现场为读者介绍图书的结构编排、编写特点、内容特色,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李豫闽在丛书《总序》中指出,海峡两岸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充分说明了闽台同根同源,同属于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是台湾民间工艺的原乡,台湾是福建民间工艺的传播地。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中原文化传至福建,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生产和建设,在漫长的融合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文化在地性的特征。同样,福建民间工艺传播到台湾,有其明确的特点,但亦演变出个性化的特征,题材、内容、手法上均有所变化。尤其新近二十年,台湾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浪潮的推动下,有了许多民间工艺的创造,并在“深耕在地文化”方面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实践,使得当地百姓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和资源,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职责。这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李教授还表示,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的研究目的不能仅局限在对往事的简单再现,而应深入到大众历史意识的重建上来,延长民族文化记忆的“保质期”,使得社会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能够理解、接纳,甚至喜爱传统文化。诚如当代口述史学家威廉姆斯(T.Harry Williams)所说:“我越来越相信口述史的价值,它不仅是编纂近代史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还可以为研究过去提供一个不同寻常的视角,即它可以使人们从内心深处审视过去。”“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能够在揭示历史深层结构方面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而且还能对“文化台独”予以反驳。
从2016年“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项目设立,至今跨越六年,项目于今年已经全面竣工。“两岸文化源远流长、交流不断。该套书的出版,既能增进两岸的文化,也能让两岸读者感受文化上、情感上的血肉相连关系。”林彦介绍称,未来福建教育出版社将以该丛书的出版为起点,继续联合有关宣传部门、研究机构,为两岸文化交流作出出版方面的服务。
(本文除了专访林彦外,还参考“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的《总序》和《海峡两岸漆艺术口述史》的《前言》。)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