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2021年全网都在热议的《山海情》,可以说是一部经典好剧。它在演员阵容、服化道、故事情节等方面格外出彩,被誉为最接地气的扶贫剧,观众也突破圈层,无论年轻人群体还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亲历者都对此剧赞不绝口。海南出版社敏锐察觉到该剧的影响力,决定将剧改编为图书,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发生在宁夏和福建之间的历史。他们找到擅长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作家庹政,由他操刀,记录这段光荣的史诗。百道网对话庹政,跟他聊了剧改书背后的故事。
《山海情》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作者:庹政
出版时间:2021年06月
作为“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电视剧展播”剧目之一,《山海情》取材于闽宁镇的真实事件,反映了东西协作对口扶贫的宏大的时代命题。本剧播出后好评如潮,获得了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十项提名,是一部激荡人心的现象级作品。“拍这部剧的时候,我被它的真实感打动;再读这本书,依旧相信山海情未了……”《山海情》中马得福的扮演者黄轩表示。
2021年6月,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山海情》一书以同名电视剧的剧本为底本创作而成,还原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扶贫工作。本书主要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西海固人民和干部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完成异地搬迁,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故事从1991年延及当下的中国,从涌泉村到金滩村到闽宁村再到闽宁镇,一路衍变,对应着我国近30年来扶贫攻坚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
在《山海情》一书中,闽宁两地干部群众在苦难面前不屈服,不放弃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坚韧向上的精神力量,感染和打动着许多人。本书的出版,对于了解中国脱贫攻坚事业的伟大成就,分享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宝贵经验,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和携手合作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在创作《山海情》小说的背后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将这部影视剧改编成小说有什么优势和难点?完成这部作品后,《山海情》小说的改编者庹政又有哪些新的思考与创作计划?对于这些问题,百道网专访了庹政。
《山海情》小说改编者庹政
“70”后作者关注现实,用创作感恩生活
百道网:《山海情》电视剧获得了各方面的热情评价,大众观剧后的反响热烈,《山海情》一书以其底本创作成书,请介绍您成为该书作者的契机是什么?
庹政:首先,电视剧让我感动、惊讶……这样一部“土”得掉“渣”,除了最后一章,几乎没有西装、高楼、豪车、紧张激烈情节的电视剧,竟然让我一追到底,而且反复思考。
然后,我很荣幸得到本剧改编权,这要非常感谢海南出版社的认可。我以前写过一些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在全国获得过各种奖项,海南出版社的编辑老师们觉得我能够驾驭《山海情》这样的题材,经过沟通,决定让我执笔改编剧本为小说。
任何一个作家,尤其是像我这样以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为主的作家,肯定会对发生在这个时代的变化保持关注,当然也包括扶贫。我出生于1970年,经历过贫穷与饥饿的时期,深刻地理解党和政府对于扶贫工作的决心和工作,了解温饱对于人民群众的重要,了解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想在这方面的人和事上有所创作,只是担心深入不够,无法完善地表现,一直放着,但是心里一直记挂着,现在正好有这样一个机会,我觉得非常激动,心里非常感谢。
接受任务后,我相当重视,全身心地投入到此项工作中。不妨说一个小插曲,6月3号,我发现一个错误,有一段话重复了。其它的书碰到类似问题,我会在再版时订正,或者做个说明,但是对这本书的重视程度,使我产生一种庄严神圣感,有一种“有这样的错误必须马上改正”的心理。幸好当时书还未下厂,我立刻改正了。这本书击中了我,让我的整个创作过程,都充满着“钦佩”“感动”“感恩”“深沉”“伟大”这些词,这是一部史诗,一部记录我们伟大的党光荣光辉的史诗,一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走向辉煌的史诗,是一部大书。
百道网:您曾经写过《大哥》《男人战争》《百合心》《商藏》等大家熟知的现实题材小说,这一经历对创作《山海情》有怎样的帮助?
庹政:这种创作经历让我能够透彻理解剧作者们的创作思想,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尤其是站在更高的层面去理解《山海情》这个剧,对于我改编过程中保持高度和广度,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人物塑造上没有“拔高”是最成功的地方
百道网:您认为《山海情》为什么在市面上会大火,它传递的哪些内容或者哪些内核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其他的脱贫故事相比,您觉得《山海情》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庹政: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真实,“接地气”。评价一部影视作品,我认为最高的境界是氛围,《山海情》全程能够让观众沉浸其中,这就是它最大的成功。这部剧成功的基础就是它的“真实”。
首先是它的人物塑造。毫无疑问,《山海情》的主角是马得福。剧中展现给大家的马得福前期略显稚嫩、平凡、被动,后面随着基层工作的磨砺,有一些提升,但也没有被特别拔高。没有拔高,正是这部戏最成功的地方。它真实地反映了那些阶段、那些人、那些事,基层扶贫干部的脚踏实地、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具有最强的现实主义精神。
然后是情节。整部戏的情节真实、自然,没有为了制造戏剧性而故意夸张和安排。整部戏,除了水花的到来解决了金滩村用电差一个名额这个情节外,几乎没有电视剧常见的巧合、误会、翻转、大悲大喜、奇迹,全剧就是很写实地从容展示整个故事。比如得宝去找尕娃,作为一个编剧,多少会认为应该有一些惊喜吧?结果得宝默默地回来了,最后尕娃也是无惊无动地回来了——剧情就这样真实、自然,但是却蕴含着强烈的感情,真挚动人,能够吸引观众。
第三是选景、道具与服饰非常“接地气”,每一个演员的扮相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比如我看了很久第一集后,才反应过来马喊水是张嘉译扮演的。当然演员的演技在线,也是这部戏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此外,剧中方言的应用非常适宜。据说有一位制片人坚持用方言拍戏,结果效果非常好,跟全剧的氛围十分融洽,为电视剧增色不少。
拜读数十本西北小说,采访不下十位扶贫基层工作者
百道网:以剧为底本到最后成书,这后面一定有很多故事发生,您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庹政:电视剧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马德福为村民用电奔波那一系列情节,那也可能是吊庄后金滩村民最艰苦的一段时间,甚至关系着整个吊庄工程的命运。我自己改编时,印象最深刻的应是对剧本语言的感受。这是改编首先要面临和解决的一大问题。剧本里充满大量的方言,不仅有宁夏的、甘肃的,还有陕西的口音和用语,准确来说,是“泛西北方言”。小说创作中,为了了解和掌握方言,我特地向鲁院的同学、宁夏著名作家马金莲请教,并拜读了她发给我的她所有的小说,体味方言的意境,对于一些特别的词语,我还做了专门研究,以尽量保持剧本的风格和氛围,保证原汁原味。我希望读者在阅读小说时,也会认为它与他们想象中的“西北味”是吻合的。
百道网:《山海情》电视剧改编自真实故事。为了创作好小说,您做了哪些调研与采访?
庹政:为了保证改编小说的成功,我研究的资料数倍于原作的文字。此外,正如前面所说,为了保证小说也能具有电视剧里的氛围,仅仅是为了掌握方言的表达,我就一口气读了数十篇(本)西北方言小说,并同不下十位一线扶贫的基层工作者进行细致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细节和思想变化。我认为这是一位写作者必做的工作,尤其是面对《山海情》这样重要的作品,必须要下这样的硬功夫。
小说增加背景说明和内心描写,和影视剧相得益彰
百道网:将影视剧改编成小说有哪些优势和难点,在这一改编过程中您是如何克服困难的?这本书的内容和电视剧内容是完全一致,还是做了修改,为什么?
庹政:影视剧改编成小说,天生就是一大挑战。一般的创作顺序是先有小说,再改编成剧本,而先有剧本再改编小说的情况较少,大多是影视剧火爆了才会改。珠玉在前,改编必然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当然,改编也有一定的优势和基础,我自己有着多年的创作经验,也是信心所在。
首先是在结构上做了部分调整,根椐故事的完整性和阶段性归纳分成二十卷,而不是原封不动地按照电视剧的集数进行创作,并且在每一卷前我都增加了提纲挈领的笔注,对该卷故事起到点晴的作用。
电视剧有很多留白的地方,而小说能够做进一步的补充和丰富,补充背景资料,加以数字说明。比如,宁夏通过事业单位和特岗教师招聘、公费师范生培养等渠道年均补充教师近3000人。其中,“特岗计划”自2006年实施以来,就为乡村学校补充了教师2.55万人,实现了乡村教师的“大换血”。
又比如:“24年间,习近平4次到宁夏考察,5次出席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3次在联席会议上讲话,亲自调研、科学谋划、全力推动,倾注大量智慧和心血,创造了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
在小说中加入这样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清楚地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电视剧中基本没有内心描写,这是影视作品的特点和局限,即便有补充,也只能用旁白和独白的形式来展开;而小说可以在恰当的地方通过文字即时展示,进一步帮助读者了解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比如马德福为金滩村通电的事情奔波,历尽了千辛万苦,几近绝望之时,水花奇迹般地来到,这里是比较煽情的地方。电视剧按照它的整体风格表现得非常克制、内敛,但在小说中,在这里适当地进行抒情,充分展现出马德福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可以把读者的情绪带到一个高度。
上述种种,保证了小说跟影视相比拥有独到的魅力,保证了《山海情》小说体现原剧的同时,又有新的创造,两者互相映照,相得益彰。
改编《山海情》的过程,是不断提升、净化自己的过程
百道网:完成这部作品之后,您有哪些新的思考与总结?
庹政:我过去写商战,其中也有扶贫的情节,面对着《山海情》这部伟大的电视剧,我内心产生了羞愧:自己以前深入生活是不够的,创作时有些拔高和想象,有些矫情和浮夸,创作的“致富情节”有些浅薄了,没有真实、完善地反映生活的残酷和艰难。以后我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可以说,我改编《山海情》的过程,也是一个认真学习,不断提升、净化自己的过程,这一次创作让我受益匪浅,相信对我以后的创作会非常有帮助。
《山海情》里面的农村能人——马得福、马得宝、麦苗,甚至包括水花、杨三、拴闷、五蹲、马喊水、马大有,以及马大有儿子水旺,他们的致富无一不是一手一脚、一把汗水一身辛苦换来的,正像马得福所说,“就是在戈壁滩上在开荒嘛,那些土地都是我们一寸一寸,筛子筛出来的。”其间的艰辛,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而他们的致富,也不是我们经常看见的那种金手指一开,或者说引进一个项目,立刻鸟枪换炮,全体脱贫,忽略了脱贫过程中的曲折与困难。比如种菇,也是一波九折,反反复复,牵动着所有观众的情感起起伏伏。我们一位编剧闻情解佩说,看了《山海情》,都知道如何种蘑菇了。这就是《山海情》把过程写得真实而详细,把情节和细节做得扎实的地方。
百道网:目前您还有酝酿中的作品吗?请说说您的未来创作计划。
庹政:目前我正在做《三星堆密码》系列影视项目。同时,小说创作方面计划写一个一线建筑工人的故事《建设者》,以及一个财经小说《一致行动人》。它们都是现实题材方面的内容。
(责编:肖歌)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