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2019年,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年度重点系列童书“给孩子的食育绘本”。没有炫目的厨艺,不见繁杂的工序,寻常蔬菜三两颗,母亲一双暖手。当孙悦清新的文配上张鹏淡雅的图,平凡而质朴的东方饮食价值观顿时变得鲜活起来。跳跃于作品间的不止是关于日常食材的童趣想象,还有作者对饮食文化的感恩之心,对生活哲学、生命智慧、情趣品味的别样诠释。
《给孩子的食育绘本(全六册)》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孙悦 文 张鹏 图
出版时间:2019年02月
2012年,中央电视台出品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国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与别具一格的味觉审美通过影像方式呈现在观众眼前。央视对各地特色餐饮的全新诠释重新燃起大众探寻饮食文化的热情,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美食”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话题。
2019年,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精心打造的“给孩子的食育绘本”系列童书款款而来。没有炫目的厨艺和繁杂的工序,几颗寻常的蔬菜,母亲温暖的双手,配上清新的故事与雅致的图片,便为孩子们描绘出平凡而质朴的东方饮食价值观。
据悉,此套童书的文字作者是上海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孙悦,致力于儿童文学研究,并在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授课。当百道网邀请她分享自己的创作理念时,我们才发现跳跃于作品间的不止是关于日常食材的童趣想象,还有作者对饮食文化的敬畏与感恩之心,对生活哲学、生命智慧、情趣品味的别样诠释。
“给孩子的食育绘本”系列童书文字作者孙悦与女儿
百道网:您创作“给孩子的食育绘本”系列作品的文字初衷是什么?您希望向小读者们传达什么样的情感?
孙悦:中国人的饮食习俗里,蕴含着丰富的对世间万物乃至生命意义的体察。中国人鲜活的性情,也暗藏在日常的一茶一饭当中。在中国的神话故事里,都有一个和“吃”相关的神兽——饕餮。中国人,对食物、对吃是心存敬畏的。民以食为天,我们那么高山仰止地看待食物,不是因为馋虫作祟,而是领悟出一些哲理——食物源于自然,从万物中来,到土地中去;食物是世界的一部分,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活的一部分。树木经历风雨雷电,依然笔直生长,根须伸进大地,汲取水分营养,茁壮向上;我女儿发烧到39度,依然会努力吃饭咽菜。这种在困境下依然对营养、对健康、对成长的渴求,体现的不正是一种英雄气概吗?
“给孩子的食育绘本”是一份礼物,献给我女儿、我身边的小朋友和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它是一首赞美诗,献给那些滋养了一代代中国人肉体与灵魂的食物。在这套作品里,我没写美味珍馐,绿豆芽、胡萝卜、地瓜、豆腐、馅饼、面条、包子、馒头,都是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餐桌食物。能够用喜爱的心情,去珍惜生活中那些司空见惯的事物,不麻木、不迟钝、不冰冷,这,便是我写这些故事的初衷。我想让孩子们从爱食物、爱吃饭开始,学会爱生活、爱日月,爱平凡的每一天,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爱万事万物,最终养成安然喜悦、柔软热情、乐观和善、坚定自信的性情,葱郁而蓬勃地走进成年。
《你好,馅饼》插图
百道网:您在初创文字时,是否预设作品将以图画书的形式呈现?
孙悦:在写“给孩子的食育绘本”文字的时候,我已经考虑采用图画书的呈现形式了。我常常在字里行间为绘者设定情境,标注我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我会在一段文字之后,写下“此处应画出……”的注解说明。一些在我看来应该体现的细节、形象、环境,我都提供了自己的想法。我很羡慕那些既能写又能画的创作者。有时候,我的脑海中有非常好看、有趣、丰富的画面,可是费尽心思也画不出。当一本图画书的文、图作者是两个人时,他们的默契和心灵相通就显得特别重要。遇见画家张鹏,是我的福气。创作这套图画书时,张鹏非常尊重我的灵感和想法,又保持了自己的风格和长项。尽管偶有争执,但我们始终保持相互理解的合作状态,携手完成这套作品。
百道网:您在为作品挑选绘者时,有哪些偏好呢?在“给孩子的食育绘本”的图文关系上,是倾向于文+图,还是文×图?(文+图:作家讲一个故事,画家把这个故事再讲一遍;文×图:图画书创作过程当中,文本和绘画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合作的关系)
孙悦:我更倾向于清幽的画风。同浓墨重彩、高饱和度的用色相比,我更喜欢画面蕴含一丝辽远、柔静、雅致的味道。这是我的个人偏好,说不上好坏,但确实支配着我对绘者的选择。朱自强先生说,图画书中的文与图,应是一种互融、互动、互文的生成关系。对此我非常赞同,并视为规范。一本图画书的文与图,不是加法关系,而是乘法关系,这也是一种已经得到共识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标准。但是,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这样的完美关系未必总能顺利实现,需要绘者也具备同样过硬的理解力、领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有时候,这些能力甚至比绘画技艺更重要。一本图画书,其本质是一本书,而不是一幅画,它绝不是单纯的视觉艺术,而是综合审美。它要叙事,要体现讲述行为,要具备一个好故事的派头,要描述复杂的心情、塑造有趣的形象、传达丰富的情感。也就是说,一本图画书的文与图,必须相得益彰,共同承担叙事功能和视觉赏析功能。抽象的文字与形象的画面,交织纠缠,水乳交融,才能成就一本好的图画书。正如不是所有作家都能转型为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家,许多画家并不能成功转型为图画书作家。没有童心、童趣,没有难能可贵孩子气的人,做不出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好的图画书。这个观点并不偏激,它已被事实不断验证。我一直认可一种观点,即儿童文学作家是天生的,不是后天造就的。图画书的作家、画家亦如此。
《爱幻想的地瓜》插图
百道网: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可以跟读者分享?
孙悦:这套书里最早写成的故事是《绿豆姑娘》,它在2016年获得了信谊图画书奖。我去杭州参加颁奖礼时,在会场上遇到了刘绪源老师。他是那一届大赛主席,宣读比赛结果。当时他给了《绿豆姑娘》很高的评价,让初涉图画书创作领域的我倍受鼓舞。会后有《猜猜我有多爱你》作者山姆·麦克布雷尼的签售,德高望重的刘老师跟大家一起排队,我俩站在一起。这是我第一次跟刘老师近距离说话,他一直微笑着鼓励我好好写作,还对我的创作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那么了不起的前辈,却如此和蔼可亲、笑意盈盈。正是刘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才让我打定主意,写一个系列故事,把中国的饮食文化和孩子们的成长联系起来,让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变成滋养孩子精神与心灵的养分。从杭州回来之后,我开始动手写其他故事,完成了今天大家看到的“给孩子看的食育绘本”。
另外,我要借这套书,向我的导师梅子涵先生致敬。是梅先生将我引上儿童文学之路,是梅先生向我展现了儿童文学世界有多么美好高贵,是梅先生叮嘱我一辈子不要离开儿童文学。我记住了恩师的教导,这辈子,绝不离开儿童文学半步。
在这套书的创作过程中,我常常边写边吃,不是蒸锅馒头包子,就是炒碟绿豆芽、炖道鸡刨豆腐。下碗龙须面,点份水果披萨,买块街边烤地瓜也是常有的事。我被巨大的喜悦包围着,这是美食特有的魅力。
《软软的豆腐》插图
百道网:当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作者希望投身绘本创作,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孙悦:年轻作者投身图画书创作领域,是不容置疑的良好发展态势,对我们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是大有益处的。图画书领域太需要这样的新生力量了,我也真诚希望社会各层面能保护和支持这些年轻人的创作热情和才华。作为大学老师,我一直鼓励学生参与和尝试图画书的创作。虽然我年纪不小,但在图画书创作领域,我还是初出茅庐者。我想,还是用“体会”代替“建议”更好些。希望我在创作过程中的几点体会,能对年轻作者们有些许帮助:
首先,让自己回到童年,让自己的记忆、情感回到童年。童年是一座宝库,里面藏着众多可以变成好故事的往事经历。我自己就是频繁回到童年,回到那个黄金时代,从而获得许多创作的灵感。这套图画书里的很多情节,都来自我的童年记忆。比如《馒头和包子》这个故事,就来自童年时爸爸单位食堂里那种圆圆的大大的馒头,以及爸爸给予我的浓浓父爱。
其次,让自己走近孩子。孩子是成人之父,是那些浪漫派诗人笔下光芒四射的奇迹。有些时候,孩子的一句话就是一首诗,孩子的一个动作就是一个魔法。我女儿三岁那年,有天晚上,她突然指着天空对我说:妈妈,一个小月亮,站在天上。这分明就是一首诗啊!我今后一定会写一个关于站在天上的小月亮的故事。
再次,让自己变成孩子。我的意思是,童书作家要有孩子那般纯净而火热、主动而强烈的与外界互动的反应与热情。要见到一片落叶会惊呼,见到一抹夕阳会着迷,见到一只喜鹊会对话。生活和大自然中,有着最丰富的创作资源。
另外,让自己有个人风格。模仿,是必经之路,但不是目的地。要在创作初期就开始寻觅自己的风格和特征,了解自己所长。在绘画技法上,大家要多看世界经典图画作品;但在故事创作方面,我属于“自恋型”,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去感受、体验、讲述那些我认为有趣的、惊险的、让人记忆深刻的事。
最后,让自己静下来。别着急,创作是一种神奇的遭遇。有时候,灵感接踵而至,写都写不完,有时候,作家会被灵感遗弃,无计可施。这时候就放下笔,到外面的世界去,走进风景、走进人群、走进音乐。我的放松方式是一边驾驶一边听音乐。闯入风中的感觉,让我深信自己能追上那些好故事。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发呆、旅行都可以。不让自己焦虑,不要为了脱颖而出而用力过猛,缪斯女神定会青睐端端正正写作的我们。
(本文编辑:崔书凝)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