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专访新华文轩董事长何志勇(上)—— 新华文轩:在全产业链布局下发挥文化影响力

作者:令嘉   2017年01月05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一直以来,新华文轩在教育服务、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以及实体书店等业务板块的发展都处于优势地位。尽管如此,在百道网对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志勇进行年终专访时,他表示,对比国内排在前列的出版传媒集团的发展势头,新华文轩的先发优势已不明显。回归A股后,新华文轩将积极巩固发展出版传媒主营业务。在文轩集团,振兴四川出版成为“十三五”期间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志勇

新华文轩历时九年的回A之路在2016年终于跑到终点,8月8日,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简称“新华文轩”)首次公开发行A股上市仪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新华文轩成为我国首家A+H两地上市的出版发行企业。

一直以来,新华文轩在教育服务、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以及实体书店等业务板块的发展都处于优势地位。对于新华文轩来说,横跨双资本市场除了进一步夯实上述各方向在线上线下的发展,资本的力量还将在“十三五”中助推新华文轩振兴出版。

“近年来,出版传媒产业正经历着由经济环境、信息技术及消费革命引发的行业深刻变革,产业链正在被重构。新的竞争者不断涌入,传统出版传媒企业不断推进市场化进程和产业转型升级,重塑新的竞争优势。”在百道网对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志勇进行年终专访时,他表示,对比国内排在前列的出版传媒集团的发展势头,新华文轩的先发优势已不明显,企业的综合实力、发展速度与国内领先同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出版综合实力和影响力还较为落后,新兴产业的规模和盈利情况还未达到预期。这些都是新华文轩在未来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他告诉百道网,回归A股后,新华文轩将积极巩固发展出版传媒主营业务,稳妥拓展其他文化产业和资本经营业务,实现实业经营和资本经营协调发展。

新华文轩振兴出版

文轩出版作为四川省出版业的主体,承担着传承巴蜀优秀文化、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使命, 新华文轩将2016年定为全面启动振兴出版工作的元年。在分析文轩出版的发展现状时,何志勇坦率地说, “2010年四川出版整体进入新华文轩后,有一些进步,但整体状况并不乐观;四川出版曾经创造过辉煌,这些年却落后了。究其原因,新华文轩虽然是出版的出身,却是发行的基因,一直沿袭发行企业的架构体系。在出版发行的全产业链条中,发行做的是规定动作,出版则以自选动作为主,出版板块一直没有很好地融入文轩,集团对出版的重视度和资源投入都不够。”

出版是新华文轩的短板,因此,新华文轩要补出版短板,改变文轩单一的发行企业形象。“十三五”期间,新华文轩的目标是向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文化服务集团的发展方向不断迈进。2016年已经走入历史, 当回过头评价这一年新华文轩在‘振兴四川出版’的工作时,他颇感欣慰,因为“取得了实际成效。随着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出版社发展的积极性得以调动,振兴出版的信心不断增强,文轩出版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果,经营指标不断提升。”

不妨用数据来说话。根据2016年1-9月的数据,文轩出版图书入库码洋14.54亿元,同比增长23%,净发货码洋13.75亿元,同比增长17%。市场排名位居全国第23位,比2015年上升3位。各社在全国576家出版社总排名中都有所上升,四川少儿出版社在全国排名第93位,上升60位;天地出版社排名第155位,上升141位;四川文艺出版社排名第196位,上升61位。

何志勇把“振兴四川出版”从抽象的概念落实到具象的描述上,“核心是出好书”。列举过去的一年,新华文轩在主题出版、文学出版、少儿出版、传统文化出版和巴蜀地方文化出版等板块都推出了一大批好书。在主题出版方面,复杂多样的地形特征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四川孕育了丰富的红色文化,新华文轩旗下的出版社充分利用本地历史文化的积淀,将以长征为标志的红色文化作为主题出版的特色和重点,《入党》《红船》《航天七部曲》《红军长征过草地(雪山)行军路线详考》等一批弘扬主旋律主题出版物应运而生。

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巴蜀地方文化的过程中,新华文轩2016年储备了一大批重点出版项目,《辑补<旧五代史>》《巴蜀文化通史》《羌族石刻文献集成》《雪域精工——藏族手工艺全集》等30多个项目入选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项目、2016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16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等国家级项目。

文轩出版在2016年大众图书市场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以文学板块为例,不仅策划出版了《白鹿原纪事》《欢乐颂》《中国文学史》《杨绛传》等一批有市场影响力的精品图书,在好书的市场营销和推广上也充满创新之举,带动了文轩出版在文学品牌市场地位的提升,《虹影重写海上花三部曲》《龙头凤尾》《妹方》《阿来的诗》《夜莺》等书成为年终各大好书榜或畅销榜上的常驻书目。很多早年与四川出版结缘的作家,如陈忠实、王蒙、阿来、虹影等重新结集到新华文轩的出版品牌旗下,并吸引来马家辉、张广天等著名学者的小说作品。在少儿板块,多年来被喻为川版第一畅销书的《米小圈》继续在2016年以IP的方式进行延伸读物的开发,使该品类图书销售总量超过千万册;DK少儿百科全书成为京东少儿百科类目的榜首书目,是数量庞杂的DK产品中的翘楚。

振兴出版的五子棋

 “文轩出版要加快发展步伐,就要制订较高的发展目标,并且要争取五年目标三年完成。”何志勇对此目标的设定心中有数,胸有成竹,这是因为集团在背后设计了系列配套的动力机制,赛马机制和资源支持体系。围绕振兴出版的目标,新华文轩采取了五步,“从战略上重视出版,从观念上变革,从体制上松绑,从资源上倾斜,从发展方式上协调”,这就好像下五子棋,纵横之间,连成一线,贯通一气。

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何志勇带领集团领导班子深入旗下出版单位,进行摸底,了解情况,并赴江西、浙江等省调研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他们认识到,文轩出版长期以来形成“重导向轻发展、重体制轻机制、重级别轻专业、重评奖轻市场、重省内轻省外、重编辑轻策划”等观念,成为拖累出版社走向市场的顽石。因此,除了在战略上重视出版之外,也要在观念上变革,在体制上松绑。集团调整管控模式,对出版社放权搞活。将经营自主权下放给各出版社,按照赛马模式对出版社实施目标管理,围绕“出好书”完善出版考核体系,对出版社强化横向和纵向两类考核指标,并以此作为出版社绩效奖励、资源投入、干部晋升的依据。同时赋予出版社更大的用人自主权。

集团利用回归A股的资本优势,在资源上给予出版支持,加大对出版的投入,增强出版发展后劲。何志勇说道,新华文轩正陆续对发展战略清晰、发展势头良好、现金流不足的出版社进行注资,他以四川文艺出版社为例,该社2015年处于亏损状态,2016年不但扭亏,并且盈利。集团决定对四川文艺出版社增资,目前增资已经完成。

“通过注资等出版反哺机制,能够为有困难的出版社解决当下发展中的资金问题。我期望出版社既要有压力,也要有动力,要用做好书来谋求长远的发展。”

发挥新华文轩的渠道优势支持出版发展,也是资源倾斜的重要手段。通过在实体书店和电商平台开设文轩出版店中店,实行捆绑考核等措施,今年1-10月,文轩的中盘、零售、文轩网三大渠道的文轩本版图书销售,分别同比增长32%、45%、49%。

何志勇认为,川人不爱出川,四川出版的局限之一是重省内轻省外。他说,“我国出版市场是全国性的统一市场,而国内出版资源绝大部分集中在首都北京。但是,长期以来,四川出版存在着用四川局部的出版资源去应对全国出版市场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轩采取内部资源整合的方式,对出版业务进行重新布局,天地出版社将采用子集团的模式在北京搭建出版平台,去争夺全国出版资源。除此之外,四川少儿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都有可能以子集团发展的模式进行内涵式发展。

与此同时,回归A股后,新华文轩利用资本杠杆,以资本运作的方式谋求文轩出版外延式的发展,以此获取更丰富的出版资源,增强文轩出版的影响力。

2017年是实现“十三五”目标的关键年,这意味着,文轩出版将要在更大的压力和动力下高速发展。振兴出版工作必然要上一个新台阶。 “继续推进资源配置优化重构,继续提升出版社经营能力,推出一批具有四川特色和全国影响力的精品力作。” 

全盘布局的文化影响力

新华文轩利用A+H的上市平台优势加大资本运作的力度,围绕公司战略,运用资本经营的手段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完善公司产业布局,这为新华文轩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不仅在出版上要重拳出击,新华文轩在其竞争优势业务模块,如文轩教育、文轩物流、文轩网、实体书店上也将加大投入,打通线上线下,巩固区域市场,拓展全国市场。文轩还将以重点市场、特色项目为突破口,推动文化“走出去”。出版单位开展版权贸易要聚焦重点区域进行精耕细作,提升“走出去”的质量;以四川少儿出版社为例,截至11月底,川少社版权输出完成双签48种,其中,《奇迹之旅万里长城的奥义》荣获第十五届输出版优秀图书。此外,建设“一带一路”文化贸易服务平台,大力实施海外汉语教育平台、海外O2O综合图书平台、海外灯展等特色产业项目,都将在全产业链布局下发挥新华文轩的文化影响力。

文轩教育

教育板块是新华文轩最有竞争力的业务板块。回归A股之后,新华文轩将持续开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服务业务,巩固省内教育市场的绝对优势,形成在全国中小学教育服务市场的领先发展优势。

因不断推动市场化转型和经营创新,2016年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新突破的一年。在连续38年实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基础上,教育服务板块业务范围不断扩张,从单纯的纸质教材教辅业务扩大到教学用书、教育信息化、教育装备业务,成功实现了从产品提供商向服务提供商的定位转变,并不断优化市场化运营机制,基本实现了对中小学校教学资源、教学设备的全环节、全过程服务覆盖。从2009年到2016年,以文轩智慧教室和文轩教学应用系统为核心产品已覆盖省内2千余所学校、4万余间教室,市场份额占比46%,惠及150多万师生及家长,确立了新华文轩在四川省内教育信息化行业的主导地位。

2017年,文轩教育将发挥教育服务板块供应链一体化的整体优势,巩固传统业务,大力拓展教育信息化、教育装备等新兴业务,构建了线上平台和线下渠道深度融合的教育服务体系。

文轩电商与供应链建设

2016年,新华文轩在电子商务方面实现销售新突破,影响力继续大幅提升。在2016年“双11”购物节,文轩网销售单日销售突破1.5亿码洋,连续六年蝉联全国电商平台图书销售冠军。这个业绩进一步坚定了新华文轩在数字业务领域推进战略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

拓展和巩固互联网销售渠道,加强商品经营能力和渠道网店经营能力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文轩网”。何志勇表示,文轩将加大对电商业务的投入,持续完善电商供应链体系建设,更好地提升用户网络购物体验,保持销售快速增长势头,力争进入图书电商业务第一梯队。文轩新建华北物流中心,与华东物流中心、西部物流中心,形成全国性的物流主干网络。华北物流中心的建成有效提升了电子商务和自有出版的物流配送支持能力,电商图书次日送达率80%以上,自有图书24小时出库率达到90%以上。

文轩物流在开展内部服务的同时,积极拓展第三方物流市场,通过开展对外战略合作进行新的产业布局,打造物流+互联网、物流+金融的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

文轩实体书店

何志勇谈到,新华文轩在传统书店门店上要加大力度,以大数据和新媒体为手段,从经营产品向经营用户转型。打造覆盖全川的垂直纵深网络体系,推进零售门店的业态创新和经营模式转型升级;通过控股子公司文轩商业连锁,开拓中国商超零售市场。

分步实施全省门店改造工程,优化网络布局,打造覆盖全川的垂直纵深网络服务体系;发挥文轩品牌优势,抓住国家有关政策机遇,创新门店经营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书店;推进实施“一店一策”,围绕市场需求开发实体门店新业态,提升多业态综合运营管理能力;加强零售门店的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书城,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他说,我们要做到“大型高端书城顶天立地,中小书店铺天盖地”。推进实体书店网络建设的具体做法上,他总结为“三靠”,“靠政府、靠市场、靠资本。”他说,我要打造的是影响力,我欢迎大家参与文轩实体书店建设。

在百道网对何志勇董事长的采访下篇中,将进一步聚焦文轩渠道的发展,敬请继续关注“专访新华文轩董事长何志勇(下)——新华文轩:做国内一流的文化消费服务品牌。”

作者:令嘉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