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寻路中国》姐妹篇《江城》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作者何伟英文名彼得·海斯勒,曾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人。《江城》是他中国纪实三部曲的序曲,记录了1996年至1998年他在涪陵师专任教的故事。其间夹杂着当地风景、历史以及人们的故事。何伟强调,“所有这些描述都是我还住在那儿时写下的,之所以写成这样,是为了让读者明白一个外国人在涪陵那样的小城里所扮演的两种角色——有时我是一个观察者,但另一些时候我又深深卷入了当地生活。这种距离感与亲密感的融合是造就我在四川两年生活的部分因素。”
“我从重庆坐慢船顺流来到涪陵……在涪陵没有铁路,没有高速路。它一直是四川省的一个穷乡僻壤,道路条件很糟糕。无论到哪儿你都得乘船,但基本上你哪里也不会去。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这个城市就是我的家。”1996年,何伟作为美国志愿者组织和平队的一员被派往中国,在四川涪陵师范学院任教,负责教授英美文学。那时,他还叫彼得·海斯勒——也是他的书上所印的名字。在涪陵,他有了“何伟”这个中国名字。这是志愿者们帮他起的,“何”是涪陵大姓,而“伟”则被他们视为“是个不错的汉字”。队友们希望这个美国小伙子可以靠这个名字拉近与当地人的关系。
不过异乡的生活开始并不顺利。因为何伟和同伴亚当是涪陵近50年来第一批定居的老外,他们的一行一动都会被关注。乡民们叫他们“洋鬼子”,还拿他们取笑。他对中国最初的了解大多也是来自学生的作文,学生们喜欢写自己家里的事情,坚忍和勤劳是学生共同关注的主题,国家大事经常让他们感到困惑,“我是中国人,但我很难看清我们的国家。”一个名叫埃蕾(何伟鼓励学生起英文名)的女生这样写道,“我相信许多年轻人像我一样困惑。”
和居民慢慢熟悉后,人们对他变得友善起来,尤其是他经常去吃抄手的米粉店老板家。他与这一家人已经熟稔到无话不谈的地步,还被邀请参加了他们家的春节晚宴——“他们明知道自家两岁的儿子见到洋鬼子就哇哇大哭,但还是邀请了我。”在此,何伟反思道,“我们美国人会邀请一个黑人或外国人来家吃圣诞大餐吗?也许会,但肯定出于某种目的,例如教育孩子。但黄家邀请我却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只是怕我孤单。”
两年后,在何伟准备离开涪陵时,他在美国的老师鼓励他写一写刚刚经历的生活。于是,在回到美国4个月后,他完成了《江城》。1999年,何伟为《江城》四处联系美国出版社,但没人帮他出版。他们的回复均是:书写得很好,但美国人是不会读的。两年以后,《江城》终于在美国出版,这本事先不被看好的书在出版第二年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还被译成多国文字热销海外,并被誉为“认识中国必读的一本书”,何伟也因为这本书和其后出版的《甲骨文》、《寻路中国》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但是何伟和涪陵的缘分并未因此中断。时隔多年之后,他再次回到当年走进中国的第一站,涪陵的变化让他惊讶:“那些变化让我有点怀旧,甚至还有一丝伤感,因为我记忆中的那个地方一去不返了。”不过作为变革的见证者,他还是对涪陵的发展心存乐观。“因为这座城市最重要的精神还在。”
来源:北京青年报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