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朱晓专栏】阅读《必然》,感触今天我们仍然看不清网络变成了什么样子!我们把网络绽放出的奇迹当作理所当然。不识网络真面目,只缘身在网络中。网络成为背景,人类的诸多模式都将改写。朱晓先生的阅读笔记与原文参照相对,收获对网络“形成”的新知。
《必然》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美]凯文·凯利
译者:周峰 金阳
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P6,在计算机与电话线连接之前,计算机时代并没有真正到来
人与人没有连接之前,社会主义也没有真正到来。
P7,因特网的形态——由网络组成的遍布全球的网络——是一种必然,但我们所采用的因特网的具体实现就不是必然……即时信息是必然的,但推特不是。
不必然,必所以然。
P7,因特网……可能是国家的,而不是国际的。
下一页,“本身就是无国界的”,P10“数字科技……独立于国家”
P7,好句子:我们发明新事物的速度已经超出了我们“教化”这些新事物的速度。
应对问题的速度也要超出学习的速度,新的学习呼之欲出。
P7,一项科技问世之后,我们需要大约十年的时间才能对其意义和用途建立起社会共识。就推特来示,我们还要五年的时间才能为其找到一个合适的栖身之所。
媒介嵌套即栖身:网络是电视的栖身之所。
P7,数字领域的必然是一种动能……这不仅适用于北美,也适用于整个世界……尽管表象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但其潜在的内因都是一样的。
这一动能增强到一定的程度,文化本身就会从名词转变为动词。
P9,变化是必然的。
变化也是不必然的,因为变化本身也在变化,总之,变化是永恒的。
P9,今天,我们生活中每一项显著变化的核心都是某种科技。
核心是人群新的联系。
P9,科技是人类的催化剂。
催化剂并非反应物本身。
P9,因为科技,我们制造的所有东西都处在“形成”的过程中。每样东西都在成为别的东西,从“可能”中催生“当前”。
妙!从“当前”里探索“可能”,就俗了。
P9,流程完胜产品。
“流”是线性的,流程是基于印刷的思维模式。在新时代里,产品和服务的拼接组合乃至演进将远胜流程。
P9,我们正在从一个静态的名词世界前往一个流动的动词世界。
妙!比如,文化由名词变为动词。
P9,汽车会变成一种运输服务,一个不断更新的材料序列……穿戴
汽车的变化之一:人的外骨骼。
P9,鞋子同样不再会是成品,而会成为塑造我们双脚的无尽流程。即使是一次性的鞋子,都会成为服务,不再会是产品。
书也不再是被固定了的成品,而是塑造我们的过程,所谓服务,是成品和互动之间的中间台。
P10,在无形的数字领域里,没有任何静态的东西,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所有一切,都在成为其他。
静态的东西包括0,1以及文字。
P10,(十二个动词)不仅仅是动词,还是一种“现在分词”,用来表达“持续动作”的一种语法形式。……这些趋势将持续三十年。
语法上,现在进行时不同于将来进行时。现在的现在,不会持续得太久,比如持续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会三年大变样,变到词汇或者用词的方式都迥异于今。
P10,我把这些元趋势称为“必然”,因为他们根植于科技的本质,而非社会的本质。
这取决于探索本质的深度,科技的本质浅于社会的本质,但是说到底,科技的本质就是社会的本质。
P11,这股迅猛的大潮会潜移默化而持续坚定地改变我们的文化。
潜移如何迅猛?坚定如何改变?在K.K这里,文化的词性一直都是名词。
第1章 形成
P004,由比特组成的无形世界也会分解。
时间逻辑不对,世界先是分解的,而后有比特,世界因比特而连接,比特的连接又是动态的、分分合合的,从某种角度看,比特的世界也会分解。
P005,无尽的升级都会把你变成一个菜鸟。
永恒菜鸟,人人菜鸟,谁比谁聪明谁比谁傻?
P005,永远是菜鸟是所有人的新设定,这与你的年龄,与你的经验,都没有关系。
永恒学习
P006,我们正在拓宽我们的边界,也在拓展存放自我身份的容器。
身分本来是社会人的外骨骼。
P009,我们被束缚在短视的现在,被困在视野不超过下一代人的当前。
希望在下一代。普朗克科学定律,死人就是进步。
P009,或许在文明和科技进步的这个阶段。我们进入到了一种永恒而无止境的现在,不会有过去和将来。乌托邦、反乌托邦和进托邦统统消失,只有盲目的现在。
永恒当下。
P010,变化因此是一种能自我掩盖的动作。
好句子。蒙昧也是自我掩盖的。
P010,最早拍摄出来的电影,都像是戏剧表演一样,而最早的虚拟现实又制作得好像电影一样。
《定军山》。最早的虚拟现实只是电影里的小玩意儿,《星球大战》。
P010,我们察觉不到“形成”的方向,是因为我们并不认同这个方向。
妙!下一代认同就够了。
P011,聪明人对互联网说的糊涂话……天体物理学家、网络专家克里夫·斯托尔(Clifford Stoll)认为在线购物和网络社区有违常识。
聪明人说昏话、听信昏话,从来就不少见。
P012,生活在互联网里的人们一直在说,互联网会毁掉他们的生意。(梦游者)
P012《连线》杂志对未来的展望,和ABC这样的广播、出版、软件和电影行业所希望的一样。在这种未来里,网络基本上是以电视的方式运作。
P012,(5000个电视频道)为宜不确定的是,谁会给互联网填充内容?(新媒体初创公司)
网络总被人们预设为空白。
P014,科技评论家深忧网络空间会变为网络郊区(cyburbia)——所有东西的从属和运营,都成为私有。
美国的郊区。
P015,互联网这个新兴的并行文明
“并行”二字可圈可点。
P016,泰德·尼尔森(Ted Nelson)确信,世界上所有的文档,都应该是其他文档的注脚。(文档宇宙docuverse、著作权转回、嵌入、互偶)
书和关于书的书。
P016,关于超文本和人类知识相关的变革,只是网络变革的边缘。这场变革的核心,是一种全新的参与方式。这种参与方式已经发展成了一种建立在分享基础上的新兴文化。通过超链接所实现的“分享”方式,有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思想。这种思想一部分来自人类,一部分来自机器。
透彻!可惜最后一句,机器的思想都是来自人类的,K.K看机器带着我执。
P016,今天,我们仍然看不清网络变成了什么样子!我们把网络绽放出的奇迹当作理所当然。
不识网络真面目,只缘身在网络中。“绽放”,跟“涌现”一样的好词。
P017,这种从一点一毫积攒出来的奇迹,会让我们对已取得的成就感到麻木。
要找到一个与温水煮青蛙类似的好例子。
P017,这种视角如上帝般不可思议。仅需几下点击……我怀疑,天使观察人类的视角是否能够比这更好。
神的视角意味着凌驾于万民之上,不是与人们打成一片。
P017,我能肯定的是,没有任何人把这种物质全面丰富、按需取用而且完全免费的时代考虑进它们对未来20年的计划当中。
共产主义。
P018,大部分工作是用户完成的……保证公平的主要方法,则是一个由用户产生评价的系统。
以用户评价代替审查、把关或过滤。
P018,亚马逊的崛起令人咋舌,原因不是它变成了“万货商店”,而是因为亚马逊的顾客(其中就包括你和我)争先写下的评论。
重要的不是货,而是一件意见意见背后的人际关系。
P018,通过普通用户组成的巨大杠杆,谷歌公司得以将每月900亿次搜索所带来的流量和链接模式转变为新经济中有组织的智能。
自组织的智能。
P019,所有人都觉得写作和阅读已死……在21世纪最初10年的开端里,5000万个博客几乎瞬间爆发出来……这些用户创造出来的频道在经济方面毫无意义。制作它们的时间、能力和资源来自哪里呢?答案是,来自受众。
P019,几年前的一项研究发现,只有40%的网络内容是以商业形式创造出来的。支撑人们创造其余部分的,不是责任,就是激情。
其余的60%里,应该是激情的成绩大于责任的成绩,激情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P020,朝着用户参与的突然转变,从那个认为规模化生产的商品优于任何手工产品的工业时代走出来……“我们曾经以为业余爱好者自己动手制作东西这件事,在那个马和马车的时代就早已消亡了。”对于制作东西和更加深入互动的热情,而不只是做出选择,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DIY以及DIY互动的本地化。
P020,这种对于参与的原始冲动已经扭转了经济,并且还将在社交网络的氛围(众愚成智、蜂巢思维和协作行动)中稳步转换成社会的主流。
主流。括号里的内容比正文重要。说“蜂巢”不如说“蜂群”。
P020,互联网不是,也从来不是青少年们的国度。2014年,互联网用户的平均年龄大约是44岁……
青少年们到2014年都人到中年了。
P021,2050年的网络不会是更好的网页,它会变成别的东西,和今天网络的差距就像是最初的网络和电视的差距一样。
2050年还有没有“网络”这么一个词?
P021,严格来说,今天的网络从技术角度上可以被定义成我们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的一切。
搜索和纸媒上的引用同有一个缺陷:把语词和语句从语境里脱离出来。所以,今天网络难免是一个语意混乱的场所。
P021,在今天,数字世界的大部分都不能用搜索引擎搜索到……在未来的30年中不会是这样。超链接的触手会不断延伸,把所有的比特连接起来。
标签多少就能搜索到多少;要论连接的广度,链接的延伸不如链接的分叉。
P022,只有说出你想从手机里找到姐姐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网络就会帮你搜索出来。
用音频搜索视频?这是个大事。
P022,超链接还有延伸到实体当中,无论人造还是天然……网络将会延伸到这个星球的各个物理维度。
在这之前,人与人之间都连接了吗?每一个人。
P022,(超链接)它还会延伸进时间。今天的网络显然忽视了过去……2050年的网络也会充满了来自过去的内容。而网络本身也会延伸到未来中去。(时间机器)
去来今的时间链接是同样的格式或者模式吗?
P023,网络会越来越像是一种存在,而非20世纪80年代大名鼎鼎的赛博空间那种你会前往的地点。它会像电一样,成为一种低水平的持续性存在。它无处不在,永远开启,暗藏不现。到2050年,我们会把网络理解成一种场景。
网络成为背景,人类的诸多模式都将改写。
P023,数字世界已经膨胀出了许多选项和可能。在未来几年里,网络似乎已经没有全新事物的落脚之处了。
苟日新日日新。
P023,1985年,也就是互联网时代的黎明……互联网还是一片广袤的处女地。无论你选择做什么,都能轻而易举地成为第一。
轻而易举地成为第一预言家。
P023,现在看来,前几波的开拓者好像已经开疆拓土,把每一个可能的角落都开发得一干二净,它们留给今天这些后来者的,似乎只有困难和苦涩。
不可能的角落里还有无限的可能。
P023,30年后,互联网似乎会充斥着……远远超过我们未来一百年的注意力所需求的内容……
注意力恐慌。把注意力量化为一种资源,就会预支30年后的悲观。30年后所注意的事物,是今天的人们不可想象的。
P024,仅就互联网而言,什么都还没有发生呢!互联网仍然处在开端的开端。它只不过在变化而已。
先知的声音。
P024,未来的人们查看的会是全息投影,佩戴的会是虚拟现实隐形眼镜……
前半句是先知的声音,后半句受今日之累。总有一天,虚拟即现实,眼镜将软化为视觉电脉冲。
P024,(未来的人)它们回溯时会说,哦,你们那会儿还没有真正地拥有互联网呢(没准互联网在未来已经有了别的名字了)。
我们有互联网,后人们一定有新名堂。
P024,那些奇迹般的发明都在等着一个狂人以他的卓识远见来点化我们去采摘那些累累果实。
K.K是在调侃。世人却真的在期待K.K的点化。
P024,在2050年,会有另外一个白胡子老头问你:你能想象在2016年当一个发明家会有多棒吗?那是一片广袤的处女地!
处女地常有,而猛士不常有。
P024,真相就是:此时此刻,今天,2016年,就是创业的最佳时期。
“创业”二字足以吓退屌丝。“业”是书面时代的观念,在网络时代,不必有“业”,有激情去做就好了。
(本文编辑 eliza)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