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系列读本》出版项目由中国科协牵头、纲要办成员单位共同组织实施,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农民、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中学生、小学生等六类不同读者对象的需求和阅读习惯量身打造。科学普及出版社负责其中的中学生分册和小学生分册的编创组稿工作,以及全套6册图书的出版工作,对读本进行1+X的开发。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系列读本-中学生科学素质读本》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作者: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系列读本编写组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中国科协2015年9月发布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了6.20%,比2010年的3.27%提高了近90%,进一步缩小了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到“十三五”末期,目标是将这一比例提高到10%。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中国科协牵头、纲要办成员单位共同组织实施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系列读本》出版项目,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农民、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中学生、小学生等六类不同读者对象的需求和阅读习惯,量身打造科普读物。科学普及出版社负责其中的中学生分册和小学生分册的编创组稿工作,以及全套6册图书的出版工作。该项目是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 是围绕“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上新台阶、实现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达到10%的奋斗目标来开展的重要的行动计划。
我们采访了科学普及出版社大众科普编辑部主任郑洪炜,她负责本书编辑出版工作,为我们介绍了本书的出版情况。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系列读本-小学生科学素质读本》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作者: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系列读本编写组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百道网:在科普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系列读本》的纸质出版物会不会显得不合适宜呢?
郑洪炜:科普信息化是未来的方向,通过“互联网+科普”的形式,信息化手段比较方便、快捷、覆盖面广,相较纸质读物而言具有独特优势。但是我们国家的情况比较特殊,还有6亿左右的人不能够充分使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所以要实现全覆盖,特别是针对老少边穷地区的覆盖,还需要“读本”这样的纸质出版物。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丰富普及基本科学素质的手段,所以同时立项了这样一套纸质图书的出版规划。这个项目的出发点其实是要针对这部分人群,用纸质的图书,辅以网上的资源,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立体开发的资源。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系列读本-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读本》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作者: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系列读本编写组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百道网:读者如果想要阅读数字版,是否有更多的选择?
郑洪炜:中国科协科普信息化工程也就是“科普中国”这个品牌下,不仅有我社的科学传播网,还汇集了光明网、腾讯网、百度、果壳网等资源建设单位。《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系列读本》的所有电子版都可以在科普中国的导航页上呈现,这套书以问答形式为主,每一个问题我们都开发了微视频,一共有350多条这样的微视频,每条微视频两分半钟左右,以动漫的形式或手绘简笔画的形式呈现,这些视频将来会直接进入社区,可由社区大屏幕进行滚动播放。科普资源进社区也是中国科协主导的一个项目,包括数字资源,也包括一些图文的、杂志的、图书的资源,不仅进社区,还包括移动交通、办公楼宇的大屏幕等。所以这些微视频,也是一种科普宣传的手段,或者说一种资源的建设。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系列读本-农民科学素质读本》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作者: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系列读本编写组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百道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系列读本》涉及多个领域,如何选择作者?
郑洪炜:每一个分册的作者都是由我们自己组织的编创团队,都基于他们工作上的优势,比如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分册,牵头的是中国科协和纲要办成员单位,具体实施的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他们是专门为领导决策提供科技信息资讯的。我们社这些年一直坚持做青少年科普特别是原创科普,因此承担了中学生分册和小学生分册的编创组织工作。
从作者团队的建设来说,基本上是老中青三代合作的思路——既有像卞毓麟这样的老一代科普作家,也有像罗会仟、邢立达这样的新生代作家。我们的作者有很多是一线工作者,比如从事科学教育,包括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专家,也有科学家、教育家,还有科普作家。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系列读本-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读本》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作者: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系列读本编写组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百道网:读本在编写上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郑洪炜:《小学生科学素质读本》针对小学生的好奇和探索心理,多以自然现象的发生为设问,科学解答小学生的疑问,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中学生科学素质读本》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为目的,向中学生展示科学的“新、奇、实、美”,吸引中学生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和热爱科学。
读本的编写是根据中国科协科普研究所牵头开发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学习大纲》进行的。这个大纲很快将发布面向公众的征求意见稿,将来可以供公众进行自主的学习。同时,我们科普文化单位可以依据大纲来开发不同的产品。
相较于读本而言,大纲里面的知识点会更多,覆盖所有人群。读本把大纲的知识点进行了浓缩和遴选,大纲里面的知识分六大学科,每个学科下分为三级知识点。但作为公众来说,对大纲可能没有很大的阅读兴趣,读本就是先挑大纲里最具优先级的知识点,进行可读性比较强的转化。读本的另一个功能就是导航。一个读本涉及60条左右的问题和回答,不足以供读者掌握所有的科普知识,但它可以激发读者对科普知识的兴趣,然后把读者导航到更丰富的科普资源上去,让读者再自主地进行学习。读本跟大纲就是这样一个关系。
在我们负责的两个分册中,每一个科学设问都是由编辑团队拟订的,我们跟大纲的团队联合工作,比如说他们列出了知识点,我们会请他们给一个优先级的推荐,我们又增加了其他几个维度来确定收录进书中的知识点,比如参考国外的科学教育标准、国外对这个年龄段的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中国的科学课标准、相关学科的标准、国家科技部相关的标准等。
读本的6个分册在开展工作的时候,都进行了充分的读者调研。所以针对不同人群的分册,知识点就不太一样,中小学分册选择的是更贴近青少年的,或者青少年认为最需要、最感兴趣的。有一些知识点会是重叠的,但各个分册阐释同一个知识点的方式和切入点都会不同,像中小学生主要从激发兴趣这个角度,领导干部就是注重科技前沿和发展前景。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系列读本-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读本》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作者: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百道网:如何把读本送到相应读者群的手里?
郑洪炜:我们研发的时候是精准开发,所以配送也提出精准配送,就是希望能够有效地送达受众手里。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像有些地区,特别是对老少边穷,主要是征求了他们的本地需求之后,我们定点进行配送。比如说西藏地区,大概需要多少册,不同分册可能需要的数量不一样,我们会根据当地的需求进行一个比较精准的配送。在经济发达地区,我们会在一定量的读本的基础上,给他们配送一些活动资源和线上的服务资源。比如说,科普中国网上有公民科学素质自测这样一个测试平台。我们会推荐给使用读本的机构,他们可以依托我们线上的资源,开展知识竞赛。另外我们会有一些活动资源,比如“科普图书公益漂流”活动,也有一个在线平台,可以支持他们围绕读本的使用,开展不同的活动。最终的目的,一个是精准配送,第二是希望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发挥读本的作用,提升读本使用率。
我们的配送分为三轮。第一轮是配送给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因为这个读本虽然是中国科协牵头,但它是纲要办33家成员单位一个共同的行动。在2015年全国科普日,包括一些国家领导人在参加科普日活动的时候,也都对读本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还向科普日活动主场到场的公众进行了发放。
第二轮配送重点是老少边穷地区。在这个基础上,再覆盖全国,像省级科协,包括一些二级城市的科协,我们进行了对需求的征询,免费配送了一定量的图书。
第三轮配送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在我们免费配送的基础上,有更多的需求,结合活动给他们一个相当于是成本价的配发,同时提供在线资源以及活动资源的支持与服务。另外,在网络书店、实体店,也有一些样书。但是这类读本更多的是要依托活动来组织进行使用,所以主要还是一些定点定向比较精准的配送。
百道网:作为出版这套书的负责人,您有哪些感悟与大家分享?
郑洪炜:最初我个人是有一些疑惑的,像现在大家都在接触网络上的东西,我们还编这种纸质的读本,而且发放范围还比较大,是不是有这个必要。但经过多方调研、接触了读者之后,觉得确实有这个必要。在读本出版之后,看到实际使用的效果,就更加坚定了信心。我现在感觉科普还是需要资源的立体开发,需要多方协同作战。
我们国家不同人群的需求太多样化了,像这种读本针对手机族来说,更多的是需要把资源进行转化,转化成微信、视频或者是手机里的小测试,这样才能吸引他们,才能使读本的效果发挥得更好。如果说我们开发的这些核心内容是1,它应该是1+X的开发,当1做到足够精的时候,X是不同的表现手段,要找到不同人群的兴奋点,开发这些X,以不同的形式呈现。
(本文编辑 时间)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