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学科论文写作”系列(进阶书系)
“牛津学科论文写作”系列(进阶书系)
内容简介
《人类学写作指南》
本书是牛津大学出版社从2015年开始,为大学各学科写作课程策划出版的一系列学科写作简明指南中的一本,该丛书作者都是各学科领域的教授或专家,他们在书中会向学生介绍其所在学科必须掌握的写作规范。牛津大学人类学专业排名长期位居世界前三。 本书首先介绍人类学家的各种写作类型,以及人类学老师对学生写作的要求与期待;其次指导学生完成短篇习作(评论文章、阅读心得、书评和影评)、观察类习作、参与观察类习作、短篇民族志、基础田野笔记和反身性写作;接着,揭示了文献综述和研究性论文的写作技巧; 介绍引用参考文献的方法,以及将原始资料整合进写作中的策略。 如果你是一个在读人类学本科生,本书可以帮助你了解人类学家如何思考,不同人类学分支领域中的研究与写作有何区别,如何用有效的方法来进行人类学写作,以及如何遭循人类学在引用和文风方面的规范。你是一名刚入学的研究生,特别是如果你在大学时期没有主修过人类学,你可能会发现本书对你也大有裨益,本书明确了人类学写作的要求,并提供了实用的策略来帮助你达到甚至 这些要求。
《工程学写作指南》
本书是牛津大学出版社从2015年开始策划出版的一系列学科写作简明指南中的其中一本,该丛书作者都是各学科领域的教授或专家。本书作者是多伦多大学工程沟通项目的创始人,长期致力于工程学领域的沟通与写作研究。 本书首先揭示了成功工程师对于沟通的核心逻辑的思考,使工程学专业的学生和在职工程师明白推动写作的思维逻辑、进行论证的五大公理。其次,介绍了撰写设计报告、文献综述、实验报告、海报、用例场景、代码注释和技术说明等的写作方法。 ,介绍了从段落到句子的写作风格和文献引用方面的方法。 无论你是为三行字的邮件头痛不已,还是为几个G的工程提案焦头烂额,你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启发。本书既涵盖工程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各类写作,也涵盖在职工程师面向客户的各种写作类型,因此,通过阅读本书,学生可以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和各项课程作业,在职工程师可以写出能够说服客户和老板的各种文件。此外,写作教师也可以用此书作为课程教材或相关参考书。
哲学写作指南
本书是牛津大学出版社为大学各学科写作课程策划出版的一系列学科写作指南中的一本,该丛书作者都是各学科领域的教授或专家,他们在书中会向学生介绍其所在学科必须掌握的写作规范。本书作者刘易斯?沃恩长期致力于哲学教科书写作,出版过几本有影响力的哲学教科书,本书便是其中一本,自第一版2005年问世以来,增补修订两次。 本书首先从哲学阅读开始讲起,介绍了哲学这门学科,以及读懂哲学文本的规则;其次,介绍了论证类文章写作的基础知识和可以快速习得的写作技巧,涵盖了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从提出论点、搭建提纲,到完成终稿,以及逻辑论证相关的知识; 以好记、易用的规则形式阐述了文章的组织、句子的结构、文献的引用方式、避免剽窃、语法、拼写和词语用法、格式等方面的技巧。 本书是一本适合学生自学的哲学写作教材,以规则手册的形式概括出良好写作的核心原则,从而使学生快速习得写作技巧,而无须教师投入过多精力。对于哲学写作课教师来说,本书也可以作为他们上课的写作教材。对于爱思考哲学的读者来说,也可以阅读这本书来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历史学写作指南》
本书是牛津大学出版社为大学各学科写作课程策划出版的一系列学科写作指南中的一本,该丛书作者都是各学科领域的教授或专家。本书作者曾在哈佛大学教授写作,现担任米尔萨普斯学院历史学教授。 《历史学写作指南》 初源于哈佛写作课程, 版出版于1999年,本书是 第六版。其不仅是一本关于写作的指导手册,还包括技术层面的写作建议。书中汇集了历史和写作两方面的实用方法,涵盖了历史学写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寻找和研究课题、解读原始史料、从史料中得出推论以及构建论点。 三章讨论了如何写出有效的句子、如何精准选词,以及如何修订和编辑论文。 本书引用了大量文化、政治和社会历史学家作品中的实例,适合书评、分析性论文和研究性论文等各类历史学写作。本书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史料解读、论点构建的方法,从而顺利完成文献综述与研究论文;帮助初级史学工作者与史学爱好者 好地分析史料,再将分析与推论发展成连贯的论点和叙事。写作教师也可以将此书作为课程教材或相关参考书。
《政治学写作指南》
本书是牛津大学出版社从2015年开始,为大学各学科写作课程策划出版的一系列学科写作简明指南中的一本,该丛书作者都是各学科领域的教授或专家,他们在书中会向学生介绍其所在学科必须掌握的写作规范。本书作者米卡·拉瓦克-曼提是密歇根大学终身讲席教授,讲授写作课程,并且获得多项教学奖项,丹妮尔dian拉瓦克-曼提在密歇根大学有过五年教授学术写作的经历,他们在教授写作方面,经验丰富。 本书首先介绍了政治学家的思考角度,区分了不同分支学科的差异,在区分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后,介绍了各类政治学写作方法;其次,介绍了撰写和修改论文、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书的方法;接着,介绍了政治学其他常见文体的写作方法,包括读后感、案例类文章、倡议性论文、博客文章; 聚焦于语言、文风以及参考文献和引用问题。 如果你是政治学专业的本科生,本书将帮助你理解政治学家的思维方式,把握政治学不同子学科之间的研究与写作差异,了解政治学的写作方法。如果你是研究生新生,特别是未曾在本科期间主修政治学,或没有在美国完成本科学业,这本书可以帮助你认识政治学和政治学的写作要求,顺利完成学业。如果你是职业政治学家,如指在智库工作的政策专家、政府外交事务顾问等,阅读本书也会大有益处。如果你是大众读者,本书可以让你 成熟地思考政治问题。
作者简介
《人类学写作指南》
[美]珊-埃斯特尔·布朗(Shan-Estelle Browm)
罗林斯学院人类学助理教授兼 健康项目主任,美国人类学协会执行委员会成员。此前,她是耶鲁大学医学院艾滋病项目的博士后研究员。她是一位采用混合研究方法的医学人类学家,接受过质性研究和写作教学方面的培训。她著有《人类学写作指南》(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等。
杨秋月
南京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现为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化人类学等。接受过系统的人类学训练具备扎实的社会调查基础,写作功底扎实。曾参与翻译了《人类学》(第 13 版)(中信出版社出版)。
《工程学写作指南》
[加]罗伯特·艾里什(Robert Irish),多伦多大学工程沟通项目的创始人。1995年至2008年期间,他一直担任该项目负责人。在多伦多大学期间,他曾在工程学院的各个系任教。他 近的工作是探索世界观、伦理学和工程学的交叉点。著有两本教科书:《工程沟通:从原理到实践》和《工程学写作指南》。 译者简介 曹柳星,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原主任、副教授,清华大学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写作教学、通识教育、工程教育、人因工程等。 马靓,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长聘副教授,清华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双联硕士,法国南特中央理工博士。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因工程,疲劳风险建模及其管理,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的状态评估与预测,智能人机交互与协同。
曹柳星
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原主任、副教授,清华大学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写作教学通识教育、工程教育、人因工程等。
马靓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长聘副教授,清华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双联硕士,法国南特中央理工博士。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因工程,疲劳风险建模及其管理,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的状态评估与预测智能人机交互与协同。
《哲学写作指南》
[美]刘易斯·沃恩(Lewis Vaughn)是一位独立学者和自由撰稿人,现居纽约阿默斯特,他著有多部哲学类教科书,包括《哲学写作指南》《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做伦理学:道德推理、理论和当代问题》和《伦理学入门:道德哲学导论》。
葛四友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规范伦理学与现当代英美政治哲学,兴趣领域为元伦理学与法哲学,主要研究制度正义,特别是正义、人性与运气之间的关系,目前主要兴趣在于帕菲特的道德哲学及相关著作的翻译。著有《正义与运气》《分配正义新论:人道与公平》,译(合译)有《运气均等主义》《合理性的本质》和《论重要之事》等。
金琦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伦理学专业博士,主要研究政治哲学曾发表论文《作为集体责任的民族责任如何可能?——以戴维·米勒的社群主义解答为例》,翻译《苏格拉底论不服从法律》《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负责?》等。
《历史学写作指南》
[美]威廉·凯莱赫·斯托里(William Kelleher Storey),曾任哈佛大学写作教师,现任美国米尔萨普斯学院历史学教授兼文理学院桑德森讲席教授,曾被美国教育促进与支持委员会和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联合授予“全州年度教授”荣誉。
王涛 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史学研究中心主任,担任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德国史、数字史学、教会史等方向。韩茜 德国海德堡大学硕士,现为南京大学世界史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德国近现代史。
《政治学写作指南》
[美]米卡·拉瓦克-曼提(MikaLaVaque-Many)
密歇根大学终身讲席教授(Arthur F.ThurnauProfessor)兼政治学副教授,也是密歇根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他曾荣获多项教学奖项,最近的一项是2013年获得的“教务长教学创新奖”,教授的课程涵盖政治理论和政治学研究设计,其中许多课程注重写作训练。著有《政治学写作指南》《伊顿的运动场:现代精英制中的平等与卓越》等。
[美]丹妮尔·拉瓦克-曼提(DaniclleLaVaque-Manty)
在密歇根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曾在密歇根大学斯威特兰写作中心教授学术写作和写作教学法课程五年,目前从事学术编辑工作和担任写作顾问。
李君然 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讲师,清华大学 21世纪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曾获评清华大学课程思政示范教师(2022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国有企业改革等。
姜子莹,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长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国家理论、科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