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南方石窟窟前建筑的考古学研究
网店购买
内容简介
"石窟随佛教传入中国后,在我国形成了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延续时间最长、体系完整的石窟寺发展序列,它们既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文化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历程留下的重要文化遗产。中国南方石窟是中国四大区域石窟序列之一,主要指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石窟和摩崖造像,其中有95%集中在川渝地区。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南方石窟的分布、特征和重要价值,借助考古学方法、以川渝地区为重点,对中国南方石窟窟前建筑、遗址和历代保护性设施等进行了考察分析,填补了南方区域佛教石窟调查的空白,重建了南方石窟及摩崖造像的保护性设施历史档案,提出了今天中国南方石窟保护性试试建设诸多建议。
本书为2024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
作者简介
雷玉华,女,汉族,重庆涪陵人,四川大学考古系博士毕业,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曾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参加或主持邛崃龙兴寺、成都城墙等重要遗址发掘。主要从事佛教考古田野调查与研究,长期围绕川渝地区佛教石窟寺、摩崖造像和石刻佛经开展考古工作。出版过《巴中石窟内容总录》《广元石窟内容总录》《川北佛教石窟和摩崖造像调查与研究》等专著。
黄能迁,男,汉族,重庆大足人,大足石刻研究院文博副研究院馆员。主要从事石窟寺考古学研究,先后参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多次参加川渝地区部分石窟寺考古调查,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合作出版《大足石刻全集》《大足石刻志》《大足石刻总录》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