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中国经济改革进程

网店购买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国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变迁的历史维度,分专题考察了40 年中国经济改革的前因后果和演化路径。其中,贯穿始终的是法治的市场经济和国家管控的统制经济这两种不同的制度模式之间此长彼消的冲突,以及市场化和法治化改革停顿会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重大风险。

中国在20世纪末宣布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是,由于统制经济旧体制遗产的严重存在,现有的体制具有很强的过渡性质:它既包含新的市场经济的因素,又包含旧的统制经济的因素;既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又可能通过统制的强化,回到旧体制去。

尽管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和2013年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推进市场化、法治化改革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作出了庄严承诺,但是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并不意味着市场经济取向与回归统制经济模式之争会就此消失。两种前途之争仍在继续。因此,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仍然对国运兴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作者简介

吴敬琏:1954年自复旦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后称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84年转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现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荣誉终身教授,中国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荣誉成员,乐平公益基金会创会常务理事,《比较》辑刊主编。

1984—1992 年五次获得中国经济学最高奖项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04年国际管理学会(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Management, IAM)授予他“杰出成就奖”。2005 年获“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2011 年国际经济学会(International Economic Association,IEA)授予他荣誉会长称号。

吴敬琏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他倡导并努力推进市场化、法治化、民主化的改革,是“整体改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作为我国比较制度分析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引介传播了许多对中国改革和发展有益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和国际经验,对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出的改革应当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放手发展民营中小企业,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以及体制改革是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等主张,对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