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哲学典籍丛刊·荀子增注校正
网店购买
内容简介
久保爱(1759—1835)的《荀子增注》(刻于1825年)是日人《荀子》注的集大成之作,与清代王先谦《荀子集解》被视为《荀子》注的双璧。并且《荀子增注》最早利用了最好的传世版本“台州刊本”的孤本(此孤本后来也失传),此孤本由中国流传到日本,后为著名的藏书家狩谷望之(1775—1835)获得,久保爱从狩谷处借得该孤本。而清代以来,国人校勘《荀子》利用的都是“台州刊本”抄写本的复本。
张觉教授以1825年水玉堂刊本《荀子增注》为底本,进行全方位的整理。体例为:1.《荀子》原文,用大号宋体,并根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张觉《荀子译注》分段、加篇章号,如《劝学篇第一》第一段标为“1.1”;2.注文用小五号宋体夹注,其中杨倞注径接正文,久保爱增注冠以增,将猪饲彦博所著《荀子补遗》中的“补遗”插入相应地方并冠以补遗;3.原刻本上栏久保爱的标注改为脚注,本书整理者张觉的按语列于脚注并冠以“觉按”。
作者简介
杨倞,唐代学者,所著《荀子注》为《荀子》最早的注本。
久保爱(1759—1835),日本江户时代后期的著名汉学家,著有《学庸精义》《论语集义》《淮南子注考》,《荀子增注》被誉为日本荀子注的集大成之作。
猪饲彦博(1761—1845),日本江户时代后期的汉学家,著有《管子补正》《史记历书管窥》等。
张觉(1949—),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一生专注于古籍整理,尤其对荀子、韩非子有深入的研究,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荀子译注》《韩非子译注》有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