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人类还有希望吗: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启蒙和教育

网店购买

内容简介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文 启蒙已进入“后康德”阶段, 对经历了传统启蒙的人们而 言,这也是一场思想的再启 蒙。长期以来,启蒙的核心 理念“知”——即康德倡导的“ 敢于知”(Sapere Aude)— —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亟需 革新。面对算法与机器的卓 越计算能力,我们需要以人 类 的“智 能”(intelligence)重新定 义“知”,并将其作为启蒙与 教育的新核心。这不仅意味 着“敢于知”, 要求我们探 寻和培养人工智能难以企及 的品质——那些让人类 善 良、 的情感、创造力 与道德智慧。教育因此肩负 重任: 单纯的知识积累 ,激发人性的深度与广度, 个体自我优化、自我超 越,成为 完善的人。这正 是人工智能时代 深刻的启 蒙与教育使命。

作者简介

徐贲,美国加州圣玛丽学院英文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著作包括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1992)、Disenchanted Democracy(1999)、《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 (1996)、《文化批评往何处去》(1998,2011)、《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2005)、《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2008)、《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2009)、《在 和英雄之间:群众社会的两张面孔》(2010)、《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2011)、《统治与教育:从国民到公民》(2012)、《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2013)、《政治是每个人的副业》(2013)、《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 (2014)、《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2014)、《颓废与沉默:透视犬儒文化》(2015)、《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2015)、《经典之外的阅读》(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