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中的哲学:让孩子重回思考
内容简介
儿童哲学强调对教育的彻底重塑,关注和顺应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和趋势,运用哲学的智慧来改变学与教的方式,在集体共同的探究过程中实现儿童思维、道德、品格等全面发展,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发展学生思维、推进学科教学、增强道德教育、提升教师水平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这本书是“儿童哲学之父”李普曼的代表性著作,对于儿童哲学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实践案例等进行了系统表述,为我国理解和实践儿童哲学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引。
全书对于儿童哲学的教育理念和开展方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特别是强调了以下四个主张: 第一,逻辑思维有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使他们能够以结构化和条理清晰的方式把握并考察自己的思想。第二,儿童哲学不仅能够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够作为一种方法应用于学科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学习的关键技能。第三,道德教育不应局限于灌输道德规则,而应在引导儿童参与伦理道德的探究过程中,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敏感性,使之能应对具体情况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第四,教师是儿童哲学能否成功开展的决定性因素,首先教师自身要投入哲学探究之中以掌握相关知识和方法,表现出对卓越思考、卓越创造的热爱,在情感、价值观和哲学思考方面为儿童树立榜样。
作者简介
马修·李普曼(Matthew Lipman)是哲学家、教育家,“儿童哲学”(Philosophy for Children)的创始人。李普曼原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1972年到新泽西州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任教,专门从事儿童哲学的理论研究、文本创造、课程开发、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工作,建构了系统的儿童哲学教育体系,因此也被誉为"儿童哲学之父"。
安·夏普(Ann Sharp)是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家,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教授,与李普曼密切合作开创了儿童哲学,致力于儿童哲学与教育哲学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共同撰写了多部重要著作和教材,特别是对“探究共同体”教育模式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弗雷德里克·奥斯坎扬(Frederick Oscanyan)就职于伯里亚学院哲学系,曾在耶鲁大学哲学系担任哲学讲师,与李普曼、夏普等共同出版了多部儿童哲学的研究著作和实践教材,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儿童哲学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是儿童哲学的重要推动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