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药文化与生活丛书(共7册)
中医药文化与生活丛书(共7册)
内容简介
丛书介绍
内容简介
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起源于远古先民的生产生活实践,贯穿了中华文明全过程,书写了中华文明独特的历史篇章。回顾中医药文化的前世今生,不仅能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追求、基本理念、理论基础,还能够感受中华民族宽广深厚的人文情怀,了解中医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整体性。中医药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汲取了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确立了“医乃仁术”的价值取向,建立了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中医药理论是中医学对人与自然、健康与疾病等生命现象及其调控规律与法则的理性认识,是中华民族独特自然观、生命观、疾病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中医药文化与生活丛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贴近日常生活,“读得懂,用得上”的中医药文化读本,共7册(《岐黄春秋——中国医史揽胜》《生生之道——中医理论概要》《本草延年——中药与健康》《谨和五味——饮食与健康》《明堂知要——穴位与健康》《动静相宜——导引与健康》《精神内守——情志与健康》),涉及中医药学的方方面面,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生动形象的案例和插图,将深奥的中医药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领略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分册介绍
岐黄春秋——中国医史揽胜
书号:978-7-5723-2375-1
定价:45.00元
内容简介
想要了解中医药所深藏的文化,首先要了解中医学的历史。《岐黄春秋——中国医史揽胜》以时间为序,从远古时期人类对医药的懵懂探索讲起,择取古代中医史上有代表性的医家、著作与事件,以点带面,展现中医发展的历史画卷。阅读时,仿若搭乘时光机,穿越千年,见证中医从萌芽到形成完整体系的波澜壮阔历程。除了叙述历史,编者还希望读者在了解医史知识的同时,感受中华人民的伟大智慧,古代医家的高尚医德与求实精神,同时从史学的角度去理解中医如何认识生命、人体与疾病,如何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等问题。
生生之道——中医理论概要
书号:978-7-5723-2376-8
定价:45.00元
内容简介
《汉书?艺文志》中提到“方技者,皆生生之具”,这里的方技指医药,这句话意为医药是使生命健康存续、生生不息的方法和技术工具。中医学对生命的认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观一脉相承,认为生命就在于“生生不息”,所体现的是崇拜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生生之道”。本书从医道之本、医理之基、生命要论、病从何来、诊病之法、祛病智慧、养生有道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以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为切入点,用通俗的语言为大众揭开中医神秘的面纱,让想了解中医的人不再因晦涩难懂的术语望而却步,让中医养生观念融入大众生活。
本草延年——中药与健康
书号:978-7-5723-2377-5
定价:40.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了中药学的核心理念与实际应用,系统性介绍中医药文化,从中药的起源谈起,到道地药材的介绍、中药配伍的原则与意义、中药炮制技巧及应用,再到经典药材的具体应用,从补虚益损、祛湿通腑到药食同源,以丰富的内容展示了中药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书中涵盖了中药学从古至今的传承与发展,旨在让读者了解中药的起源、特点,以及它在健康养生中的独特价值。让读者在了解中药学原理的同时,学会在生活中运用中药调理身心,享受自然的馈赠,实现延年益寿的美好愿望。
谨和五味——饮食与健康
书号:978-7-5723-2378-2
定价:45.00元
内容简介
民以食为天,《谨和五味——饮食与健康》将中医药文化与日常饮食完美融合,大力倡导“药食同源”这一古老智慧理念,介绍了许多生活中常见且具药用价值的食物,如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绿豆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等,并讲解了不同烹调方式下传统美食的养生功效、因时食养的奥秘、饮食调养方法以及食疗误区,实用性极强。
明堂知要——穴位与健康
书号:978-7-5723-2379-9
定价:45.00元
内容简介
针灸作为中医学诊疗疾病的方法之一,有着器具简单、操作方便、疗效快而确切的特点,在疾病防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丰富的诊疗技术和文化精髓。后世医家将标明人体经络、穴位的图称为“明堂图”或“明堂孔穴图”。本书主要向大众普及中医经络及穴位的相关知识,故命名为《明堂知要——穴位与健康》。本书分为四部分,力求将穴位的相关知识点讲清楚、说明白,将人们难以理解的古今医学术语转为易懂、易记的文字,选择简便易行的针灸操作方法,配以相关图片,便于读者在生活中应用穴位,以达到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动静相宜——导引与健康
书号:978-7-5723-2380-5
定价:39.00元
内容简介
中医导引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与针灸、中药、砭石、艾灸并重。一提起导引,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八段锦和易筋经等传统功法,但导引其实是一种疾病治疗方法,同时也是预防疾病、促进人体健康长寿的手段,是我们亟待挖掘、推广的医学宝库。本书全面介绍了导引的来源与概念,深度挖掘和解析导引的特点和作用并结合常见的慢性疾病开出宣导良方,旨在加深大众对导引的认识程度,让大众了解并爱上导引,真正让这个古代上工首选之法传到千万家,发挥好导引在防治疾病、维护健康方面的特色优势,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伟大征程。
精神内守——情志与健康
书号:978-7-5723-2381-2
定价:39.00元
内容简介
现代社会,情绪对身体的影响日渐凸显,《精神内守——情志与健康》着眼于身心疾病,对中医“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作出阐释。书中介绍了中华心理文化与中医情志理论、中医特色情志判读和调适方法技术、情志病症诊疗与生活调护的知识,并辅以经典情志相关医案,指导我们可以将情志理论运用于日常生活调护中,以情胜情。
作者简介
主审简介
张立祥,山东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研究员。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负责党的建设及干部队伍、意识形态、思想政治、人力资源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曾任山东省卫生厅办公室主任,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王振国,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岐黄学者,山东省政府“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兼任科技部国家973项目中医理论专题第三届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主任、《中华医藏》学术办公室主任、中医药古籍文献传承专项管理办公室主任、中医学术流派重点研究室主任、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医药文献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等。
总主编简介
宋咏梅,医学博士,教授,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儒医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儒医文化分会秘书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优秀中医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文献整理与应用研究、历代中医名家学术经验整理研究、中医心系疾病的防治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90余篇,主编及参编学术著作10余部。
刘更生,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荣誉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中医药文献与流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与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医案研究、中医古籍整理、中医学术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编写各类著作5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