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怀天下——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内容简介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学习借鉴又超越了西方现代化模式,开创了文明古国、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路径,而且以“苟日新,日日新”的文明底蕴赋予现代化人类文明形态的内涵:文明如何适应时代之变、世界之变,如何回应人民之问?立己达人,中国还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开创世界共同现代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告别单向度现代化、异化的现代化以及摧毁传统文化的线性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是对“现代化”作文明审视,将其置于人类文明史、西方文明史、全球化史、中华文明史视野中予以考察。中国其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世界共同现代化,写就中国式现代化由内而外、立己达人的世界意义。
作者简介
王义桅,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欧盟研究中心研究员、主任,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兼任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察哈尔学会、春秋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新疆师范大学及塔里木大学客座教授。先后担任天津联合化学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中国驻欧盟使团外交官、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出版专著《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简体中文、繁体中文、阿、英、韩、德、波、土、印地、日等文版,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向党员干部推荐第十一批学习书目)、《海殇——欧洲文明启示录》(中英文版)等12部,合著《天命:一种新的领导型国家的诞生》,译著《大国政治的悲剧》等3部;主编“中国北约研究丛书”(10卷本)、《全球视野下的中欧关系》。在《中国社会科学》、《美国政治和社会科学学院年刊》等15个国家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在《求是》、《人民日报》、《欧洲的世界》等国内外媒体发表时评700余篇,接受CCTV、BBC等国内外媒体采访1000余次,参加博鳌亚洲论坛、香格里拉对话会、慕尼黑安全会议等国际论坛5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