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探知无界·人与自然的共生之道

内容简介

在中国 的支持下,北京大学与 外多所中学联合启动的“亚洲青少年交流计划”自2021年开始,接收来自 高中学生共同参与 课堂,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此项计划不仅凝聚了教育、科技界的智慧和资源,而且着眼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次大学与中学深度融合、共同育人的创新尝试,致力于在真实的科研课题学习与实践中,为中学生打造一个 、跨学科的学习体验。 北京大学的教授团队亲自设计并讲授的课程,不仅旨在巩固中学生的学科知识, 重要的是引导中学生培养跨学科思维和科学家精神,激发对科技前沿的热爱,并在科学探索的旅途中播下探究与创新的种子。 这些课程内容经过北大教授的严格审定,依托“北大A计划”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再由北大附中的教师团队根据中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了适度的调整与拓展,包括增加了延伸阅读和实践活动, 终获得 的正式批准出版。本丛书暂定为“北大名师讲科普系列”。 本册内容简介:生态退化,物种 灭,气候变暖,灾害频发,瘟疫肆虐……无论是地球的可持续还是人类发展与生存的可持续,都在呼唤一个良性的解决方案。在2030年前扭转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2050年前实现人与自然共生,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愿景,也是全世界各国承诺的未来。这样一个宏大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如何实现?吕植教授将通过过去30多年在自然保护领域(特别是在大熊猫保护工作中)研究和实践的案例,分享她的观察和见解。本书通过引人入胜的大熊猫保护故事和科学研究,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本质。读者将了解到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做什么。

作者简介

吕植 ---------------------------- 丛书主编:方方,马玉国 方方,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现任北京大学党委 、副校长,兼任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部部长、师资人才办公室主任等。曾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等。 马玉国,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化学会理事。 本册主编:吕植,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2021—2030)”顾问委员。致力于自然保护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行动研究,并在研究与实践之间搭建桥梁,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基于证据的实用解决方案。研究领域包括:动物学、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发表论文90余篇,主编系列丛书3套,出版专著21部(含英文专著3部)。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杰出青年科学奖、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奖、杰出女科学家奖、爱心奖等,被《纽约时报》评为“The Bright Young Stars of China's Future”(中国未来的璀璨新星),被关键生态系统合作基金评为“Hotspot Hero”( 热点地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