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朱永新教育作品(珍藏版)20册

内容简介

各册简介

1. 《我的教育理想——让生命幸福完整》(珍藏版)

作者:朱永新

印张:19.5

开本:16

成品尺寸:240 mm *170 mm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一部振奋人心的新世纪教育经典,一幅让所有人向往的教育蓝图,一首洋溢着理想主义情怀和浪漫主义气息的教育诗。

本书上篇从理想学校、理想教师、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等十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心中的理想教育,用深远的理念探寻教育未来的方向,用精辟的语言勾画教育殿堂的辉煌,阐述教育的伟大使命和责任,重建人们对教育的信心,点燃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激情。

下篇是关于教育活动中若干重大问题的沉思录。围绕教育现代化、创新教育与民族凝聚力、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的趋势和方向、中国教育的未来展望等问题,进行冷静的分析与深入的思考。理性的思考使理想的火花更加灿烂。

本书被专家学者及广大教师举荐为教师、校长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必读名著。

2. 《新教育实验——中国民间教育改革的样本》(珍藏版)

作者:朱永新

印张:18.5

开本:16

成品尺寸:240 mm *170 mm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内容简介

新教育实验是由朱永新教授发起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行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本书涵盖了新教育实验最全最新的资讯。

新教育实验自2000年萌动,其理论和实践让无数教师感动、感奋,显示出非凡的感召力,让诸多身处应试重压下疲于应付的教师找到了努力的方向,看到了真切的希望。新教育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学校、广大师生投身其中,教育改革已成燎原之势。

什么是新教育?怎样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本书全方位阐释新教育实验的理念和观点、方法和步骤,展示美好愿景,解答疑难问题,是新教育实验的入门向导,是新教育实验的经验总结,更是教师改变生活方式、发现自我、创造价值的行动指南。

3.《我的教师观——做学生生命的贵人》(珍藏版)

作者:朱永新

印张:17.75

开本:16

成品尺寸:240 mm *170 mm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朱永新教授及新教育实验二十多年来在教师成长方面所做的探索,是广大教师的职业成长指南。

朱永新教授以书信交流的形式,就许多一线教师提出的职业成长、专业发展、职业成就等方面的问题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全书分《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借我一双好教师的慧眼》《愿我书写一部教师的生命传奇》《让我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四辑,详细论述了如何寻找教师职业的魅力、如何享受教育生活、如何进行专业阅读、如何成长为名师、如何做教育科研、如何写论文、如何进行教育创新、如何开展新教育实验的各项活动等问题,以帮助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获得成长和成就。

本书是一本实用的教师成长指导书,它既为年轻教师指明了发展方向,又为中年教师提供了远离职业倦怠的方法,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条专业发展、职业幸福的路径。

4.《我的阅读观——改变从阅读开始》(珍藏版)

作者:朱永新

印张:20.5

开本:16

成品尺寸:240 mm *170 mm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内容简介

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推动全民阅读事业,本书是他的阅读观和新教育实验阅读项目的成果汇集。

在本书中,朱永新教授用宏观理念和微观体验论证了阅读的价值,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他还就全民阅读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营造书香校园与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学习型城市的建设与群众性阅读活动的开展、新教育实验“共读共写共同生活”项目等问题,做了理论解读和概念辨析,系绕地阐述了阅读与个人、社会、民族发展之间的关系。书中还有专门给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教师的推荐书目,对广大读者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5.《做一个行动的理想主义者——新教育小语》(珍藏版)

作者:朱永新

印张:17

开本:16

成品尺寸:240 mm *170 mm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内容简介

闪烁思想光芒的小语,充满教育智慧的片断。

本书精选了朱永新教授的教育箴言,分为《让孩子创造自己》《梦想因阅读而生》《人生没有最高峰》三辑。第一辑是他的教育观点的总结,包括新教育的理念、主张,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看法;第二辑是他的阅读观的集合,包括阅读的重要性,阅读对个人、学校等的作用;第三辑是他对教师职业成长的指导,包括如何为人处世、保持身心灵健康等。在本书中,他提纲挈领地对自己的教育观、家教观、阅读观进行了阐述,让读者可以见微知著,较快地领略他的教育主张和教育思想,掌握其内涵精华,并受到精神的鼓舞。

6.《享受教育——新教育随笔选》(珍藏版)

作者:朱永新

印张:18.25

开本:16

成品尺寸:240 mm *170 mm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的教育随笔选,集合了他的成长故事、与亲友的交往以及对阅读和教育问题的思考等方面的文章。全书共分四辑,第一辑《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记录了他自己的成长过程、对父母的回忆、与孩子的交流,以及与教育界师友及领导的往来等;第二辑《把生命读成传奇大书》,收录了他近年来对阅读问题思考的文章;第三辑《世界应是四月天》,集结了他近年来写的读书笔记以及为他人著作撰写的推荐序等;第四辑《教育,一起向未来》,主要收录他对于教育问题,尤其是对未来教育思考的文章。

朱永新的随笔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有着对教育的理性思考和深入探究,体现了一个教育家的独到眼光和开阔思想。在他的状物述人、谈文论道中,有思想的片段、心灵的偶得、精神的探究,读者可以被其所触动,所启发,跟随着他一起思考教育,思索未来。

7.《成长与超越——当代中国教育评论》(珍藏版)

作者:朱永新

印张:26

开本:16

成品尺寸:240 mm *170 mm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朱永新教授对中国当代教育的观察性回顾和总结性思考的著作。主要分析和研究中国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阻碍,以期能唤醒人们的教育危机感与忧患意识;同时又以改革开放后教育的努力与突破、变革与发展,形成人们的教育自信心和希望意识。

朱永新教授用事实和数据阐述了国内教育的发展探索历程,以客观诚恳的写作态度,丰富翔实的资料,扎实中肯的论述,将当代教育的利弊呈现给读者。作者既肯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也不回避问题,客观指出教育的各种乱象,通过国际大视野下的横向对比,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指出了现阶段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努力方向,以帮助读者了解当代教育历史、现状,梳理当代教育思考的要点,从而为助力解决教育的问题,发展壮大中国教育提供思考蓝本和变革依据。

8.《春天的约会——给中国教育的建议》(珍藏版)

作者:朱永新

印张:17.75

开本:16

成品尺寸:240 mm *170 mm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朱永新教授对教育一线多年调研、观察与思考的结晶,更是针对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关于教育所提新建议的集结。全书共分九章,对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义务教育办学质量、职业教育与民办教育发展、乡村教育公平、实施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等方面给出了简明但可供操作的实施路径。作者用热情去唤起教师学生,用心去发现教育的诸多问题,并及时地以提案、建议等方式反馈,其中很多建议被采纳,并在教育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9.《教育如此美丽——中国教育观察》(珍藏版)

作者:朱永新

印张:20.25

开本:16

成品尺寸:240 mm *170 mm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作者朱永新这些年来走访祖国大江南北百余所学校的足迹及其观察和思考,客观呈现了中国教育的现状,深入探索了中国教育的未来。

北京、哈尔滨、苏州、延安、香港、澳门,前元庄、定边、苍南、宝应、金州……从闻名遐迩的大都市到地名陌生的小城市,从北京四中、人大附中、苏州十中、台北薇阁这样的名校,到延安老区、贵州山区的农村学校,作者背着教育的行囊一路行走,一路观察,一路记录。

这样的行走,让他知道,中国如此之大,任何教育政策的制定都必须因地制宜;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应该是政府教育政策制定的主要出发点。这样的行走,也让他发现,一线干部、校长、教师身上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量,他们的故事让人不禁感叹: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美丽!

10.《滥觞与辉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成就与贡献》(珍藏版)

作者:朱永新

印张:21.5

开本:16

成品尺寸:240 mm *170 mm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朱永新教授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史的梳理和回顾。中国古代文化之所以辉煌灿烂,同我们古代教育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是分不开的。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非常重视教育的一个民族,教育思想历史悠久且蕴含丰富的教育智慧。朱永新教授的这本书梳理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轨迹,阐述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质、理论基础,进而分专题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德育观、教学论、教师说、读书法、科举制度、书院和蒙学等内容,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成就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读者阅读本书,可以对中国古代教育形成一个基本的认识。

11.《嬗变与建构——中国当代教育思想的传承与超越》(珍藏版)

作者:朱永新

印张:23

开本:16

成品尺寸:240 mm *170 mm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阐述1949年至2010年这60多年间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和教育思想的嬗变,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史,全面探讨了中国当代教育的基本课题,并对教育发展战略做了历史反思和运行研究。

一至六章分阶段介绍了中国当代教育思想的初创时期(1949—1956)、探索时期(1957—1963)、混乱时期(1964—1976)、重建时期(1977—1990)和发展时期(1991— )的状况,并总结了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七、八章介绍和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历史阶段领导人的教育理想,系统、精辟地阐述了中国当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发展;九至十二章介绍了中国当代的教学思想、德育思想、教育心理思想、教育改革理论的探索;十三、十四章阐述当代教育发展战略和未来发展趋势。

本书参考了海量权威资料,是一部体系完备、与时俱进的教育学著作。至今,本书已经过五次修订完善,并根据当下教育发展现状,及时补充、完善了数据,同时根据历史的发展增加了新的内容。每次出版皆受到广大教师读者的欢迎和喜爱,也被一些学校指定为研究生或本科生的参考教材。

12.《为中国而教——新教育演讲录》(珍藏版)

作者:朱永新

印张:26.5

开本:16

成品尺寸:240 mm *170 mm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朱永新教授围绕“新教育”主题的一系列演讲的合集,悉数收录了朱教授在各种新教育会议与活动上的演讲,其中有部分演讲内容为首次整理出版。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为《新教育实验的缘起、理念与行动》,第二辑为《最好的姿态是在路上》,第三辑为《相信、坚持与创造》,第四辑为《写出每一个生命的华章》,清晰地呈现了新教育的理念与行动、新教育教师与学校的成长和发展脉络,展现了朱教授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新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

13.《为中国教育探路——新教育实验二十年》(珍藏版)

作者:朱永新

印张:16.75

开本:16

成品尺寸:240 mm *170 mm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新教育实验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总结,介绍了新教育实验的酝酿期、初创期、建构期、深化期四个阶段的发展情况。此外,朱永新教授还以理性又热情的笔触书写了新教育实验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阐明了新教育实验的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并系统介绍了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 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最后,以务实和诚恳的态度总结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贡献,反思面临的问题,思考未来发展等。新教育实验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为我国教育探路,改变了教育生态,激活了课堂,让师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让教育工作者过上了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14.《我的家教观——好关系才有好教育》(珍藏版)

作者:朱永新

印张:19

开本:16

成品尺寸:240 mm *170 mm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内容简介

教育始于家庭,只有重视家庭教育,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本书集中展现了朱永新教授在家庭教育上的探索和思考,系统诠释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一生的重要性。本书共分为三辑:第一辑针对中国当下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宝贵建议和教育启迪,强调教育孩子是为人父母者最重要的职业,倡导“智慧爱”的家庭教育思想;第二、三辑是关于《园丁与木匠》《儿童的人格教育》两本教育学专著的读书笔记,朱永新教授对话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艾利森、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就亲子关系、儿童人格问题展开跨时空讨论。

本书引导父母、老师认识到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对于儿童的重要意义,并发现当前家庭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实现家庭、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

15.《我的写作观——写作创造美好生活》(珍藏版)

作者:朱永新

印张:22

开本:16

成品尺寸:240 mm *170 mm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内容简介

写作能创造美好生活,写作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朱永新一直提倡写作,新教育的发展及未来更是离不开写作。20多年前,新教育在第一所实验学校启动了“师生共写随笔”和“培养卓越口才”等项目,正式开始了新教育写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0多年后的今天,在全民写作、互联网写作方兴未艾的时代浪潮中,在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背景下,新教育人重申写作的价值,系统总结新教育写作的理论与实践,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本书能让读者深入认识写作,并拿起手中的笔书写人生的精彩。

16.《心灵的轨迹——中国本土心理学思想研究》(珍藏版)

作者:朱永新

印张:20.25

开本:16

成品尺寸:240 mm *170 mm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应用心理、人物学派、评论综述三大部分,分别梳理介绍了古代的各种心理思想、心理学派,并做出了精当的分析和评价,非常适合对中国古代心理学发展历程感兴趣的读者学习参考。

朱永新教授在书中分别阐述了中国古代的人才心理思想、犯罪心理思想、军事心理思想、医学心理思想、管理心理思想、关于梦的学说,以及教育心理思想。同时,又以学派为分类,介绍了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王廷相、陈确、王夫之、颜元及一些玄学家的心理思想。读者通过本书可以获得对中国古代心理学发展历史的框架式认识与了解。

17.《寻找教育的风景——外国教育观察》(珍藏版)

作者:朱永新

印张:23.75

开本:16

成品尺寸:240 mm *170 mm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朱永新教授在国外考察期间的教育学手记,记录了沿途各国“教育的风景”,也系统反映了其对中外教育的分析与思考。考察期间,朱永新教授到访了日本、美国、巴西、挪威、丹麦、肯尼亚等国家和地区,将经历、见闻、所感整理成了《灿烂樱花——日本教育记行》《热情桑巴——南美教育印象》《童话之境——欧洲教育探寻》等系列篇章。在本书中,朱永新教授深入探析世界各国的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实践,总结各国的教育特征,研究和分析国外可供借鉴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并进行中外教育比较研究,最后结合中国教育实际提出了颇有助益的教育策略。

本书是兼具文学气质和理论思辨的教育学著作,既有生动质朴、亲切自然的游记散文,生动地描写了作者的所见所感,也有科学严谨的学术论文,呈现了作者对中外教育的深刻洞察和理论探寻。

18.《沟通与融合——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的起源与发展》(珍藏版)

作者:朱永新

印张:17.5

开本:16

成品尺寸:240 mm *170 mm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朱永新教授对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梳理和总结,他巧妙地通过国际国内、古往今来的广阔视角剖析了中国近现代教育,带领着读者同他一起追寻先贤的踪迹,流连于东西方教育文化交汇的源头。从洋务运动到解放区革命教育,教育界的先贤在探索中砥砺前行,让中国学子有机会在种种教育思想的熏陶中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新式人才。全书共分十章,总结了中西教育思想的会通与融合,并分别论述了中国现代的个性教育、职业教育、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生活教育及“活教育”思想,有利于读者进一步掌握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脉络。

19.《我的学校观——走向学习中心》(珍藏版)

作者:朱永新

印张:14.25

开本:16

成品尺寸:240 mm *170 mm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内容简介

构建未来学习中心是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本书中,朱永新教授阐述了学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未来学习中心的框架,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教育手段的改变,教育管理方式的新变革,考试与评价的新走向,家校社合作共育的新格局等十个方面的内容,描绘出一个未来的学习共同体,以及未来教育的蓝图。这样的学习共同体将让弹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潜能,并使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由此,教育公平也将跨越地域,得到真正实现。本书展现了朱永新教授对学校和教育的深刻思考和分析,为未来国内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改革建议。

20.《校园里的守望者——教育心理学论稿》(珍藏版)

作者:朱永新

印张:23.75

开本:16

成品尺寸:240 mm *170 mm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朱永新关于教育心理学的一部重要论著。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其一是学校心理咨询。作者对学校心理咨询的准备、实施、内容、原则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其二是学生心理分析。作者通过书信的形式,对学生十分关心且经常会遇到的46个问题进行分析,并给予解决办法,有效地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其三是学习心理研究。作者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动机、兴趣、意志力等,对张载、王夫之、毛泽东等人的学习心理进行了深刻解读,对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法进行探究,诚恳地评述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并展望未来。

本书对于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认知、培养积极的情感、锻炼坚强的意志、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行高效的学习等有积极的意义,对于学校的心理教育有指导意义,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是适合广大师生阅读的心理学读物。


作者简介

朱永新,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朱永新教育作品”(20卷)等,著作被译为英、法、日、韩、俄、蒙、阿拉伯语等28种文字。主编有“当代日本教育丛书”“新世纪教育文库”“新教育文库”等30余种图书。先后多次主持承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曾被评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国教育十大风云人物”、“中国教育60年60人”、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等,先后获得国际儿童读物联盟首届“IBBY-iRead爱阅人物奖”、全球最大教育单项奖“一丹教育发展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