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国际大奖儿童文学经典系列(第二辑)

网店购买

内容简介

《驼鹿汉克》

一个寒冷的冬天,比瓦比克市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只饥肠辘辘的驼鹿溜进了一户人家的马房里偷吃干草。两个小男孩韦诺和伊瓦尔发现了它,却不忍心射杀这只可怜的驼鹿。它的出现惊动了城里的警察、议员,甚至市长,大家围在一起,商量着这只驼鹿的命运。驼鹿会被赶走吗?它能平安度过这个寒冬吗?

《吹号手的诺言》

两个世纪之前,在波兰的克拉科夫城,有一位忠诚的吹号手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两个世纪之后,男孩约瑟夫一家来到这座城市,寄居在一位炼金术士的楼下,因缘巧合下,约瑟夫的父亲获得了吹号手的职位。

约瑟夫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他并不知道自己一家由于一件不断引起纷争的珍宝——塔尔诺夫大水晶球,而被卷进了一场邪恶的阴谋里。千钧一发之际,约瑟夫吹响的号声将会由谁来响应?这个水晶球最终又将何去何从?

《金篮子旅店》

科格索尔先生带着自己的两个女儿在比利时布鲁日的金篮子旅店度过的一段有趣的时光。在古城布鲁日一条铺满鹅卵石的街道上,一家屋顶上挂着金篮子的旅店接纳了三位疲惫不堪的旅行者:科格索尔先生及他的两个女儿——塞莱斯特和梅丽桑德。第二天清晨,姐妹俩在来到新国家和结识新朋友的兴奋中醒来,其中包括旅店老板的儿子和勤劳热情的旅店老板卡内瓦莱先生。住在旅店里的姐妹俩每天都能发现新的乐趣,有时是在旅店里,有时是在风景如画的城市中。

《牧牛马斯摩奇》

斯摩奇原本是一匹出生在荒原上的野马,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从第一次睁开双眼,它便贪婪地认知和学习世上的一切。故事记录了它的第一声嘶鸣、第一次站立、第一回遇险……这匹小马非常强健漂亮,是原野上一匹出类拔萃的马。后来,斯摩奇被一位名叫克林特的牛仔所捕获,被训练成为一匹牧牛马。斯摩奇生性聪慧,很快就成为一匹远近闻名的牧牛马,这也引来了居心叵测之徒的觊觎。终于有一天,它被人偷走了。随着主人的几经更换,斯摩奇也经历了种种磨难。

作者简介

菲尔·斯通,美国作家、记者、好莱坞编剧。他的小说《州博览会》曾被改编成电影和百老汇音乐剧。菲尔·斯通出版了近四十本书籍。他曾写道:“当我两岁在浴缸时,就注定要成为一名作家。我不可能做其他的工作。”

王芬芬

女,硕士,宜春学院讲师,教学之余从事儿童文学翻译,完成和出版译作多部,计百余万字。代表作品有《棚车少年·露营迷案》《棚车少年·比萨店迷案》《棚车少年·灰狼湖之谜》等。

埃里克·凯利,美国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曾任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英语系教授。1925年,他来到波兰,在克拉科夫大学担任了一年讲师。就在这短暂而珍贵的一年里,他深深地爱上了古老而美丽的克拉科夫城。他在城中漫步、游走,在图书馆中查阅资料,最终为这座古城以及城中流传的圣母玛利亚教堂吹号手的传说,写下了这样一个精彩的冒险故事。1929年,埃里克凭借这部优秀的《吹号手的诺言》摘取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的桂冠,为世人留下了一部经典之作。

高琼

女,硕士,宜春学院副教授,江西翻译协会会员;教学之余从事儿童文学翻译,完成和出版译作多部,计百余万字。代表作品有《棚车少年·动物收容所》等。

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美国知名儿童作家和插画家,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和凯迪克金奖、银奖得主,创作“玛德琳”系列作品共6本,被誉为“玛德琳之父”,玛德琳也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小女孩形象。其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千万册。除创作儿童图书以外,他也参与电影与音乐剧创作,还为《纽约客》等杂志绘制封面和插图。

潘华凌

男,宜春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获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的“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完成和出版译作和学术译著五十余部,近千万字。代表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动物农场》《一九八四》《消失的地平线》《夫妻关系》等。

威尔·詹姆斯,美国西部作家、艺术家,1892年出生于加拿大,15岁时独自去美国闯荡。初到美国,他做过很多种工作,在美国服过兵役,还曾以卖画为生。1922年开始,詹姆斯陆续出版了几本书,然后用稿酬在内华达州买了一个小牧场。在这里,詹姆斯写出了其代表作《牧牛马斯摩奇》。《牧牛马斯摩奇》出版于1926年,随后荣获1927年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这本书还多次被改编成电影。詹姆斯共创作了24部作品,并为自己的作品画了插图。詹姆斯的晚年是在他的牧场里度过的,直至1942年去世。

曹幼南,女,硕士,宜春学院讲师,教学之余从事儿童文学翻译,完成和出版译作多部,计百余万字。代表作品有《棚车少年·废弃的图书馆》《棚车少年·神秘消失的朋友》《棚车少年·消失的沉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