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士解锁中国科技(全16册 平装版)
内容简介
“院士解锁中国科技”丛书是在中宣部出版局的指导下,以产业领域及中国新科技为主要划分标准,邀请我国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主笔创作,内容涉及林草、环境、气象、石油&天然气、矿产、农业、化工、医药卫生、材料与制造、信息、交通运输、电力、水利、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
本丛书主要以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生为读者对象,每册均以问题的形式导入,内容既涵盖该领域的基本概念及其常识,又包括中国在此方面科技发展的亮点、实力,以及生动体现科学家精神的故事。旨在通过聚焦我国科技事业,营造浓厚科学文化氛围,展现我国科技实力,培养少年儿童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弘扬自立自强、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传承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
作者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匡廷云、高福、金之钧、王会军、朱永官、房建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栾恩杰、金涌、王浩、向锦武、孙凝晖、刘加平、傅廷栋、刘吉臻、毛景文、潘复生、邓文中
1.《看得见的信息世界》 孙凝晖 主笔
孙凝晖,计算机系统结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学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1997年至2000年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中心研发部副主任、主任;2000年至2005年担任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0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2011年担任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小绿叶中的大天地》 匡廷云 主笔
匡廷云,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我国光合作用光合膜色素蛋白研究领域的开拓者。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次,及省部级奖多项;与合作者合作在《自然》和《科学》上发表多篇论文,成果入选“2019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2019年荣获国际光合作用及氢能研究可持续发展大会杰出成就奖和亚洲-大洋洲光生物学学会杰出贡献奖,2022年获中国植物生理学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终身贡献奖。
3.《点亮矿物百宝箱》 毛景文 主笔
毛景文, 矿床地质与矿产勘查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稀土学会矿产地质与勘查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副主席。作为首席科学家或项目负责人, 先后承担多项国家“973” 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找矿项目、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基金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等项目。
4.《“七十二变”的化工王国》 金涌 主笔
金涌,化学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工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流态化反应工程,生态工业工程。获1987年国家发明奖,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2007年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讲座教授奖,2016年11届光华工程奖,2017年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2019 年国际CFB突出贡献奖。
5.《关上疾病之门》 高福 主笔
高福,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院长。他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现者,是研发全球首个临床获批使用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药物和第一个获批使用的新冠肺炎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的先锋者。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跨宿主传播、感染机制与宿主细胞免疫、抗病毒手段等研究以及公共卫生政策与全球健康策略研究。
6.《给“发烧”的地球降降温》 朱永官 主笔
朱永官,1967 年 8 月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市,生态环境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曾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历任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工作之余热心科普创作。现为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因长期从事环境土壤学和环境生物学研究,并取得突出贡献,2022 年获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授予李比希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
7.《农田里的科学魔法》 傅廷栋 主笔
傅廷栋,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曾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农林学部主任,国际油菜理事会(GCIRC,巴黎)主席等,现任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曾获“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称号;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一项,国际油菜界最高荣誉奖——GCIRC杰出科学家奖,TWAS农业科学奖,印度MRPC“油菜研究终身成就奖”等。
8.《钢筋铁骨成大道》 邓文中 主笔
邓文中,广东肇庆人。德国达姆城工科大学工学博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被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十余所大学授予名誉教授称号。2007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重庆市荣誉市民”。2008年获中国政府颁发“国家友谊奖”。邓文中院士是著名桥梁工程师,他先后主持和参与了百余座桥梁的设计工作,多项工程创造过世界桥梁之最。
9.《天有可测风云》 王会军 主笔
王会军,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世界气象组织世界气候研究计划联合科学委员会委员。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十余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导师奖等荣誉。
10.《藏起来的“能源之王”》 金之钧 主笔
金之钧,石油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外籍院士。主要从事深层油气成藏机理与海相油气地质理论研究及勘探实践工作。在有机无机复合成烃、“突发式”成藏、油气资源定量评价方法与油气分布规律、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评价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2004年和2006年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6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9年获第十一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12年获第二十一届孙越崎能源大奖。
11.《飞天神器逐梦太空》 栾恩杰 主笔
栾恩杰,中国工程院院士,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工程管理专家。现任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委名誉主任,中国科协荣誉委员。曾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主持参与首型潜地战略导弹和首型陆基机动中程战略导弹研制,提出陆基机动中程战略导弹型谱化、系列化发展思路;主持参与首次探月工程,提出深空探测“探、登、驻(住)”和“绕、落、回”的技术发展路线,开辟了深空探测新领域。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多项。国际永久编号为102536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栾恩杰星”。
12.《神奇璀璨的电世界》 刘吉臻 主笔
刘吉臻,1951年8月出生,山西岚县人,能源电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校长、华北电力大学校长。长期从事发电厂自动化、新能源电力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取得了具有开创性、系统性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培养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200余名。
13.《天生我材必有用》 潘复生 主笔
潘复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院长、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荣誉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镁及镁合金技术委员会主席、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荣誉教授、俄罗斯矿业科学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JCR一区国际刊物主编。主要从事储能材料、金属结构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获得国家、部省级科技奖励10多项,授权发明专利170多项,制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20多项。是“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得何梁何利奖、(美国)杜邦科技创新奖。
14.《打开奇妙的房子》 刘加平 主笔
刘加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他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重大项目,以第一完成人荣获多项奖励,包括华夏建设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他还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如全国模范教师、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刘加平教授现任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并兼任多个职务。他曾担任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等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副组长等职务。
15.《一飞,再飞的大国重器》 房建成、向锦武 主笔
房建成,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从事惯性定位与导航、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极弱磁场测量及医学应用研究。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和奖项。
向锦武,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无人飞行系统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飞行器设计技术研究、型号研制与人才培养工作,担任多型无人机系统型号总设计师。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创新奖等荣誉。团队入选教育部“长航时无人机关键技术”创新团队、国防科技工业十大创新团队。
16.《小小水滴办大事》 王浩 主笔
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水资源学家。他创建了“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理论,推动了水文水资源学科的发展。曾获全球人居环境绿色技术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中国图书奖1次;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