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临床研究理念与实践

网店购买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中国科学院刘允怡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陈灏珠院士共同整理、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临床医学研究必备的理念、开展临床研究前重要的准备工作、临床研究的种类和如何执行、临床研究常用的统计学方法、临床研究的监察和数据管理制度以及临床研究论文的撰写,并结合实际错误案例对常见的临床研究类型判断或选择错误、临床研究中常见统计学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内容科学、实用,有助于解决临床医生在临床研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指导临床研究的规范开展。

作者简介

  刘允怡,1947年6月生人,中国香港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卓敏外科研究教授、和声书院院长。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院士 (FRCS Edin),英国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 (FRCS Eng),英国格拉斯哥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 (FRCS Glasg),澳大利亚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 (Honorary FRACS),香港外科医学院荣誉院士(Honorary FCSHK),香港医学专科学院外科院士 (FHKAM Surgery)。2002—2004 年任国际肝胆胰协会主席,2002 年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第七届全国外科学组资深委员,2003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2011 年任亚太肝胆胰协会会长。2012 年获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金章,2013 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银紫荆星章,2015 年获亚太肝胆胰协会特别贡献奖,2017 年获国际肝胆胰协会杰出贡献奖。

  陈灏珠(1924.11-2020.10),广东省新会人,内科心血管病专家。1949年毕业于前国立中正医学院。曾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副总主编等职。曾任全国第七、八、九届政协常委,上海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和上海市委员会主委。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从事医、教、研工作71年,为推动我国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治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在国内率先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腔内超声检查,率先用电起搏和电复律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在国内外率先应用超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救治奎尼丁引起的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历年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和学术性文章700余篇。主编《实用内科学》等专著12本、参编书30余本。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9位。医疗工作中立功2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奖2项,部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2009年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