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自唐来 : 唐代诗歌及其有形世界
内容简介
唐诗研究经久不衰,成果汗牛充栋。倪健著作的**特色在于历史性地还原诗歌的物质存在,并以此启发读者思考“经典”生成的历史过程。诗不再是固定的字符,而是有特定视觉、声音,甚至位于特定地点的“物体”。本书以唐代诗歌的物质生命为核心,梳理“唐诗”复杂交错的口头、书面传播过程,进而揭示中古时代文学缤纷驳杂的文本现实。今天,唐诗以稳定的书面形式存在,并被认为如实反映了诗人的原始意图。但实际上,唐代的诗歌文化基于多变而短暂的手抄写本和口头表演;而我们已几乎无法像唐代人那样体验这些诗歌。倪健在借鉴欧洲中世纪诗歌批评方法的同时,对敦煌文书、野史笔记、文集序跋等各类唐五代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向我们传递了这样的道理:为了进一步了解“唐诗”的生成,我们要关注唐人如何创造、体验和传播诗歌,而挖掘其中的记忆、手抄、读者参与等要素则构成了我们理解这一动态过程的关键。
我们今天读到的“唐诗”,往往并非唐代诗人写下的原初面貌。 它们的原貌是什么,又是怎样演变而来的?从敦煌写本《秦妇吟》开始,著名汉学家倪健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与今日印刷文化乃至数字文化迥然不同的文本世界。我们习以为常的“唐诗”其实是完全不同于“唐代的诗歌”的事物。作者以唐代诗歌写本为例,讲述它们背后不同的、可能的故事。通过使用一系列公认为标准的文献资料,从序言到个人诗歌、文集,再到逸事故事集,作者重构了诗歌生产与流传的物质背景,而正是这些背景铸刻了唐代广阔诗歌世界中那些有形的痕迹。在这里,每一首诗都因其抄写者和吟诵者的差异而变得“独一无二”,而唐诗正是从这样纷繁复杂的抄写文化中一步步向我们走来。本书于2012年荣获列文森图书奖,是海外中国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几乎成为美国大学里中国古代诗歌研究领域的“书”。
作者简介
倪健(Christopher M. B. Nugent)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学系博士,现任美国威廉姆斯学院教授。专业研究领域为唐代文学文化、敦煌文书、写本文化。代表作Manifest in Words, Written on Paper荣获2012年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中国研究书籍奖。并曾在《通报》(T’oung Pao)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冯乃希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毕业于北京大学、芝加哥大学,2019年获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学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明清文学史、近现代思想史。译作包括《玉山丹池》《有诗自唐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