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科学的转型:有关"跨时代断裂论题"的争论

网店购买

内容简介

  计算、工具、机器人技术、数字成像和仿真建模等方面的进步使科学变成了一个技术驱动的事业。政府、工业和社会对科学的影响日益显现,对传统的科学的价值和客观性提出了严肃的挑战。某些深刻的变化使得许多人推测,我们正处在科学史的跨时代突破之中。本文集从哲学、历史、社会和文化等角度对这种跨时代断裂论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根据科学目前的案例或哲学目前的理论,本书的作者们对这一命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主要争论的问题包括:科学还是一种纯粹的认识论事业吗?科学的需求与技术的需求交织在一起了吗?如果后者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否也发生了变化?如何看待大学科学走向市场化的做法?等等。总之,对于科学理论、实践和方法论是否已经出现了历史性断裂,本文集集中反映了相关的争论。这些争论会为当前和未来的科学事业中的认知、体制和道德问题提供重要的新视野。


作者简介

  艾尔弗拉德·诺德曼 在德国汉堡获得博士学位,而后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哲学系任教,于2002年成为德国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的哲学和科学史教授。目前诺德曼正致力于一种综合性的技性科学哲学的发展。作为欧洲专家组的报告员,他编写了关于欧洲知识社会融合技术的报告(2004),还编辑了几本关于纳米技术研究的哲学方面的书籍。 

  汉斯·拉德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科学和技术哲学教授。他的主要工作领域是科学观察和实验,概念的历史、认识论和本体论本性和作用,科学实在论问题,以及科学和技术的规范和政治的意义。 

  格雷戈·希尔曼 德国伍珀塔尔大学哲学系历史和科学哲学教授。拥有物理学文凭和哲学博士学位。其专业领域包括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历史和哲学以及自然的概念。

 

  武天欣 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

  蔡仲 哲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